新疆沙依横布拉克牧场入冬后有漫雪盈山。
雪,它是纷纷扬扬、飘飘洒洒、晶晶莹透亮的六角形,飘飘悠悠地从天空中落下来,结成冰,化成水,就像一面面镜子一样。一片片小小洁白六角棱柱,每一片都是相似的,每一片又都不尽相同,在阳光下析透出一种对未知命运、对青年爱情尚且稚真的思索。进而融化成清亮的水滴,融汇入一片李娟笔下《九篇雪》的土壤里,自其中莽撞开出一片灵气扑朔的文字,如花般盛开。
阿勒泰李娟。很多人因为李娟认识了阿勒泰,而阿勒泰也让很多人记住了李娟。这是人与自然的幸事。
李娟。最早知道这个名字,是一位新晋中国作协的朋友推送给我的一个链接,是李娟的公众号。彼时的我正踌躇满志地想要阅读、想要写作,满满地表达欲,写了几篇豆腐干发这位朋友。一来希望能点评指点一番,二来是希望能推荐一些读本来阅读和提升一下自己的写作。
于是有了开头提到的链接,他说我的文字有点那个风格。
彼时,我并不认识李娟,打开的公众号,随意地翻了几篇,清清冷冷,别具一格,李娟坐在一个雪人前。清冷但别有一番天地。就一种风来了吹吹,雨来了淋淋,下雪了就堆个雪人。随性顺成,却不随波逐流的无根落叶。
我并没有沉下心来读李娟的书籍。偶而,我还是会去翻一翻她的公众号,有一天被逗笑了,是她的评论区,读到他和书迷互动,关于怎么抵制盗版的问题,就一种儿童的味道,童年 和偷瓜的猹啊 獾啊 斗智斗勇一样。
单薄,冷清,热烈、真实。好像可以同时在一个人身上。那就是我对李娟的印象。
后来知道她更多一些碎片化的信息:很早辍学、很早就有发表文章、深入阿勒泰腹地旅居,写出了好几部畅销作品。
书的封面,依旧是我的打开她公众号时的第一印象,清冷、别具一格的随性顺成,却不逐流。
只是那种清冷感,我始终没有捧起书本来读,但我知道那清冷的封面后 自有天地。
几次习作,那位新晋作协的朋友,无意间又提到散文可以看看李娟,她的文字有属于她的特质。可以看作散文叙事小小说。
在有限的自然意象中探寻无限的精神境界。李娟说:“我们只知道年年岁岁都在落下一些东西。一次幸福、一些年轻、一个孩子、一场车祸,或一块陨石。就像雪从铅灰虚茫的天空落下,这些事物的来处也同样渺茫未知。”雪是多么脆弱,但雪又是多么坚强,只因为李娟给予我们的雪,已成为生命的意象,哪怕在寂地,心有太阳,雪花也就耀着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