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里有爱,兜里有钱

心里有爱,兜里有钱

作者: 大寶天天践 | 来源:发表于2023-11-22 19:34 被阅读0次

        一个人的金钱观很大一部分是在他的原生家庭奠定的。这个人在一生中,能否和代表物质需求的金钱有相对融洽的关系,与他的父母对金钱的态度有很大关系。

        中国家长似乎不愿意主动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或者说,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更有一种情况,家长和金钱的关系尚且很不融洽,他们哪有能力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金钱观?

        下面这个故事里,不知道有没有熟悉的影子:“在我幼年时,我母亲和我父亲赡养着我的曾外祖母和祖父两位老人,还抚养着我和妹妹两个孩子,家里经济状况不富裕,因此我母亲格外节俭,对我和妹妹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很多年过去了,我家的经济情况越来越好,我妈仍然保持她一贯的生活习惯,并且时常会批判我和妹妹‘大手大脚’。

        我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不知不觉中,产生了病态的‘花钱罪恶感’。我参加工作后,经济完全独立,每年都给家里添置大件商品,比如空调、彩电等;但只要一给自己花钱,就会浑身不舒服,总有后悔自责的心理感受。

        这一病态心理,我自己并没意识到,是在结婚后被我先生发现的。他觉得,我好像每次买完新衣服就会情绪低落好几天。他问我:‘你不满意自己买的衣服吗?’我被问住了。我不是不满意我买的新衣服,只是无法毫不歉疚地享受买东西的快乐。

        在先生的提醒下,我慢慢有了觉察,我发现我的内心一直有一个严厉的声音在谴责我,那是我的内在母亲。虽然我已长大成人,经济完全独立,但我心理上仍然没有脱离我的原生家庭,我害怕自己的购买行为被节俭的母亲称为‘大手大脚’,也为自己没有把更多的钱用在父母身上而自责。

        母亲有个保持多年的习惯,就是经常要让我和妹妹看她的袜子,同时指着袜子上的补丁对我们说:‘你们看看,我的每双袜子都是补过的,你们怎么好意思乱花钱?’每次的现场教育都让我和妹妹羞愧地低下了头。

        不能不说,我妈用‘袜子’当道具,对我和妹妹进行了‘血淋淋’的金钱教育。教育的后果当然让我学到了节俭,但也变得无法享受生活,被‘花钱罪恶感’折磨得失去了购物的快乐。这其实是一种矫枉过正,并没有帮助我和金钱建立良好的关系。

        我认识到这个问题后,决定不再被我妈的心理暗示影响,理智地花钱,而不是带着负罪感花钱。有一次我去看望母亲,当她又拿补丁袜子对我说教时,我毫不犹豫地打断她:‘妈,现在不比从前了,袜子破了就扔了,明天我就给您买一打新袜子。’我说到做到,第二天就把十几双新袜子给她老人家送过去了。从此之后,我们家才不再上演这出‘一双袜子引发的节俭课’。 ”

        反思这位母亲对孩子的金钱教育,我们能体谅她的难处,但也看到了——病态的节俭,其实是对缺钱的恐惧,正所谓“穷怕了”。而孩子也许要用很多年时间才能治愈自己的“花钱罪恶感”。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类从学龄期开始逐渐学会了“社会比较”。上小学之后,孩子们开始根据身边小伙伴的情况来评价自己。如果达到同类平均水平,就会感觉一切正常;如果达不到同类平均水平,就会认为“我的生活很糟糕”。

        这就和父母的认知差别过大,父母是拿孩子和当年的自己比,孩子是拿自己和别的孩子比。有些父母不理解这是孩子的正常心理,认为孩子们爱“攀比”,他们想参照几十年前的标准。但是,孩子的参考坐标已经和时代接轨了,孩子看不到父母的过去,看到的只是周围的同龄人,他们心里有一把新尺子。

        如果,父母和孩子的“尺子”相差太大,就会产生矛盾。按照父母当年的标准要求现在的孩子,对孩子是不公平的。这种脱离现实的比较也不会帮助孩子更好地审时度势、量入为出,与金钱建立融洽的关系。

        把正常抚养孩子的花费当作需要孩子铭记一生的恩情,这是很多父母的集体潜意识。不得不说,这样的潜意识只会让家长花了钱也“买不来好”,他们期望的领情和报恩是一厢情愿的。这样的做法,让孩子只会觉得——我被“道德绑架”了。

      对孩子进行健康的金钱教育,既不是“忆苦思甜”,也不该放任不管。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爸妈在金钱上管教和约束你的目的,是帮助你学习如何和金钱处好关系。

        以下几个对待金钱的原则,大家可以做个参考:

        给孩子花钱后,不拐弯抹角感叹物价,不数落孩子,不提出附加要求

        无论给孩子交学费,还是添置衣物、购买玩具,或是外出旅游之后,坚决不提和“钱”有关的话题,避免孩子“多心”致使他产生歉疚感。比如学费如何昂贵啊,衣服花了多少钱啊,旅游一趟花了妈妈两个月的工资啊。

        养育孩子花费的金钱,应该是为人父母者在生孩子前就慎重考虑的。既然决定要生孩子,养孩子的过程中,花多花少看个人能力,花完之后总念叨,总想让对方记着,以便日后报恩,就显得特别不成熟,还有点不地道。这种念叨除了让孩子内疚或厌烦,并没有什么正面的积极作用。

        有些家长给孩子花完钱后,常常爱说:“你看,我们在你身上花了这么多钱,你再不好好学习,你对得起谁?”这种看似激励的话语,会让孩子反感至极。如果为孩子花钱是出于爱,就不该有那么多的附加条件。

        用这样的方法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会让孩子的内心常常处于冲突之中,他们对于满足正常需要的花费会没来由地产生负疚感,并且担心日后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得到新衣服或新玩具的喜悦总要和内疚、恐惧交织在一起,这一幕在他们长大成人后会一次次重演,既想要又害怕,很多心理问题由此产生。

        给孩子零用钱后,允许孩子自由支配

        很多家长喜欢让孩子把钱花在“正经事”上,买书啊,买文具啊,不然就不高兴。孩子知道家长的心思后,为了讨好家长,不得不把钱花在家长喜欢的事上,而不是自己喜欢的事上,内心的愿望被深深压抑。

        其实,在不妨碍他人的前提下,每个人都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支配金钱。这无关道德。但是,从小被家长暗示要把钱花在“更道德”的事情上,孩子会觉得很憋屈,有的会反抗,有的会渐渐认同。后一种孩子长大后,很可能就变成这样一群人——当某些地区遭遇天灾人祸之时,在网上不遗余力地“威逼”明星、名人捐款,数目都给定好,要求不被满足就疯狂谩骂。他们没有搞明白:你的钱你自由支配,别人的钱别人自由支配。他们对于金钱支配权的归属混乱,也许就缘于父母的教养不当。

        给孩子在划定的范围内充分的自主权,可以让他/她有当家做主的责任感,也给他/她犯错的机会,决策权在他/她,犯错后的反思才能帮助他/她成长。如果真正的支配权一直属于父母,孩子只是执行“老板”命令的“出纳”,他/她怎么获得花钱的经验值?

        当孩子有了挣钱的渴望,说明他愿意为自己的欲望买单了。家长千万别觉得孩子想挣大钱是麻烦,是做了金钱的俘虏;相反,如果等他成年后,丝毫没有想挣钱养活自己的渴望,宁愿在家里啃老,那才是大麻烦的开始。

        有位心理学家说得好,中国家长对孩子进行的不是金钱教育,而是“缺钱教育”。家长为了让孩子感恩、领情,感受父母挣钱不容易,有意无意之间对孩子渲染的是一种金钱的匮乏感和对于缺钱的恐惧感。他们在孩子身上花钱时流露出的勉强、心痛,常常被孩子误读为“爱的缺乏”。

        同样是给孩子花钱,拉长脸和给笑脸,孩子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只有后者才会让孩子有“被爱”的体验。父母一给孩子花钱就摆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只会让孩子产生这样的念头:“我是有多么没价值啊,不然怎么会让爹妈花一点钱就这么心痛呢?”这种体验多了,对自我的嫌弃感会阻碍他们身心的发展以及事业的成功,更有可能终身被金钱的匮乏感所累。

        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回忆他在原生家庭接受的金钱教育时,这样说道:“我从小家里并不富裕,但母亲从来不让我们觉得家里缺钱,她会早早地计划安排几个孩子的学费,也会教我们如何攒玻璃瓶、牙膏皮去卖废品换钱,教给姐姐织毛衣,既省钱又要穿得漂亮,让男孩子去稍远一点的地方帮助家里采购土豆、白菜,为的是省出不小的差价。她在金钱上的智慧让我对挣钱一点也不恐惧。大学毕业后从单位辞职创业,一想到我母亲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淡定从容地安排家里的各项开支,我觉得自己一定能应付各种挑战。”

        如果父母和金钱的关系良好,就会在孩子面前展现出对于金钱良好的掌控力,既不担心挣钱,也不害怕花钱。

        如果父母总强调自己挣钱多么辛苦,就会让孩子对于挣钱感到恐惧和无力;如果经常在为孩子花钱后表现出不情愿,孩子会觉得自己不配让家长“破费”,日后也羞于享受花钱的快乐。这样的孩子,和金钱关系很可能会拧巴很长时间,甚至是一辈子。

        没有爱,只有钱,心里不会有幸福感;只有爱,没有钱,幸福感也会被生存困境挤压到无法感知。只不过,“兜里有钱”的数目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标准,只要达到你想要的标准就行,并不是越多越好。

        心里有爱,兜里的钱才有意义,才有用途,不只是花在自家人身上,当我们捐给有需要的陌生人时,不也带着对他人困境的关心和牵挂吗?没有爱,兜里的钱再多,内心的匮乏感也会让人干渴难耐。

        心里的爱足够多,你就会有动力为你爱的人,为你爱的这个世界,战胜自己的软弱和惰性,克服重重阻力,去创造更大的价值,当然也会挣到更多的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里有爱,兜里有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ghw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