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好书推荐」尤瓦尔•赫拉利《今日简史》

「好书推荐」尤瓦尔•赫拉利《今日简史》

作者: 鸭狗之恋 | 来源:发表于2018-08-29 13:11 被阅读0次

    本书简介:2018年8月出版,《今日简史》是尢瓦尔·赫拉利继《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之后的第三本书,在前两本书,作者讲述了人类是如何从一种毫不起眼的猿人成为地球统治者的故事,同时透过生物科学和计算机的发展趋势,预言了人类的终极命运。

    《今日简史》和前两本书有所不同,本书的重点在于当下,作者关心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着哪些变化,各种事件背后的深层含义到底是什么?他挑选了21个全球性议题,用一如既往的深刻洞见为我们逐个深刻剖析、娓娓道来。

    世界正在发生一系列的重大转折,当你读了这本书之后,一定会觉得恐慌,甚至会颠覆你的三观。不过,人类社会就是在一系列恐慌中发展和成长起来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却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你常常面临的可能是,判断对了困境,但却关心错了问题。

    这是一本你2018年必读的书。

    作者简介:尢瓦尔·赫拉利,青年怪才,畅销书《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作者,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教授,国际上受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他从宏观角度切入的研究往往得到颇具新意而又耐人寻味的观点,引发国际广泛关注。

    本书共21章,下面分五部分进行分享。

    一、科技的颠覆

    (一)理想的幻灭

    在《人类简史》中有瓦尔赫拉利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那就是人类是靠故事组织起来的。我们相信家庭,相信国家,相信宗教,相信纸币。这些虚构的东西让我们超越其他动物主宰地球。

    1.自由主义故事遭遇了怎样的危机

    自由主义的故事讴歌自由的力量和价值,核心是民主优于独裁,只要让个人思想和商品自由流动,保护人权,建立自由市场资本主义。让政治和经济体系不断自由化、全球化,就能为所有人创造和平与繁荣。

    自由主义这个故事不仅听起来美好,而且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因为自由主义并非是唯一的故事。在上个世纪柏林和莫斯科分别提出了法西斯主义与共产主义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可是在西方人眼中,这两个故事并没有存活太长的时间。法西斯主义被毁灭,共产主义也转入低潮。自由主义故事战胜了它最危险的对手,证明了自己的力量。

    20世纪90年代,甚至有人声称自由主义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形态。因此,人类的历史就此终结,但是,历史发展到今天,这个理想似乎已经破灭了。历史并没有为中结。

    金融危机以来,民族主义日益回潮,英国脱欧和特朗普上台,这些看上去不和谐的事情让很多自由主义者开始怀疑自由主义的神话。而这一次自由主义的对手不再是帝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和是共产主义这种实实在在的对手。而是浓浓的虚无主义。

    这个敌人并不提供什么正面的愿景,它只是对自由主义表达各种不满,但并不承诺做的更好。各种各样想要在传统故事里寻求庇护的人,也面临一样的问题。你也许有时忍不住也要为普京的统治技术赞叹。但那那和你一要移民去俄罗斯是俩儿回事儿。同样的,土耳其也会将民族主义和传统宗教结合起来,为国民提供一个怀旧梦想。但无论如何,我们能看到的情况是,想要从土耳其移民到德国的人要比相反的人多的多,人们会用脚投票的。自由主义曾经的代表之一奥巴马只出了一个这样的事实,虽然自由主义和人权资本主义这些套装组合存在许多缺陷。但在历史上的表现还是远远优于其他方案的。这便是我们眼下的真实情况。

    自由主义的故事,尽管受到许多挑战,看上去有些衰败。有些支持者因此心灰意冷,但我们并没有更好的方案,自由主义仍然是我们最好的故事。

    2.我们的历史会不会终结

    作者并不认为历史就此终结。因为在他看来,自由主义有它深层的危机。如今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生态崩溃和科技颠覆。而自由主意对此却没有明确的答案。

    生态崩溃,传统上自由主义需要搭配经济增长才能缓和矛盾,只有蛋糕在不停地变大,才能为分配过程减少冲突。但是对于生态环境,经济增长恰恰是破坏生态的成因。自由主义往往承诺更好的生活,而这种承诺,未来可能越来越难以达成,更严重的问题是科技颠覆。

    生物技术和信息科技正在瓦解自由主义的基石,那就是我们这些独立的个体生命。个人的人格、自由意志、自由选择能力,这些都在科技面前逐渐消解。在大数据时代,也许投票已经是多余的了。Google能根据你的日常行为来选出总统。那政治还有意义吗?人工智能越来越发达,所需要的劳动者越来越少,社会将出现庞大的无用阶层。他们甚至不能像以前的产业工人一样,通过罢工彰显自己在政治生活中的存在。

    那社会秩序该如何构建?所以第一章的标题叫理想的幻灭,共包含了两个重点,第一,自由主义的理想并没有终结历史,能取代自由主义的新故事并不在目前所看到的选项里;第二,真正的问题在于科技颠覆,只有能处理好这个问题的故事,才有可能取代自由主义。到那个时候,历史也许就真的终结了。

    (二)你长大之时,就是失业之际

    1.人工智能会导致大规模失业潮吗?

    历史告诉我们,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会为就业形势带来巨大的变化。如果我们把时间拨到2050年,恐怕也没有人能够知道那个时候的就业形势会变成什么样子。

    有人认为最多十几、二十年,就会有超过10亿人沦为无用人口。而另一些人认为AI这场革命会创造出新的繁荣与新的工作机会。面对这个议题,作者的看法大致可以归结为三点。

    首先,过去的技术革新,虽然代替了一些人的工作,但是也创造出来了一些新的工作机会。这使得失业者能够很快找到代替的工作。其次与过往不同,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也许会使许多人从此以后彻底失业。最后,对于将来有可能出现的失业潮,作者提出了三个解决的方案。

    首先过去的技术革新,虽然带来了工作机会的变化,但并没有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要知道技术革新,不是今天才出现的,早在几个世纪以前,蒸汽革命以及后来的电气革命,都很大程度的改变了这个世界的就业形势。比如说吊车代替了码头工人,收割机代替了拿着镰刀的工人。但是这些技术革新,并没有为人类带来灭顶之灾。因为技术革命虽然导致了一些人失业,但是也会创造出新的工作机会。

    1920年后农业机械化制造出了拖拉机,拖拉机代替了农场工人的工作。而失去工作的工人们就去拖拉机工厂找到一份新的工作。同样1980年失业的工人们经过简单培训之后,就可以去超市里面做收银员。所以从历史上看,虽然每次技术革新使得一些人失业,但是工作机会并没有因此大幅度减少。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会有人认为今天的AI并不会带来严重的失业潮,但是这次人工智能的革命很可能会造成和过去不一样的结果。

    2.认知能力能被AI替代吗?

    尤瓦尔认为人类的能力可以归为两类。一个是体力,也就是我们自身的肌肉力量,另一个则是我们的认知能力,以前机器主要代替的是人类自身的体力。比如吊车代替码头工人,收割机代替了拿着镰刀的工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机器几乎能够代替我们完成所有的体力活儿,但是在认知方面却没有给我们带来太大的危险。那些需要脑力完成的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认为是安全的,无法被代替。

    过去,我们常常会觉得那些优秀的司机、银行经理和律师在认知能力有着某些过人之处,无法被机器替代。因为司机能够又快又稳地开车,还能处理各类突发情况。银行经理能够一眼辨认出那种拿到款就蒸发的人。而律师则能像孙悟空那样火眼金睛般识破罪犯。我们会把这一种本领,看做什么种直觉,或者特殊能力。

    但是实际上,这些反应依然是大脑神经元计算的结果,并不是什么神秘的第六感。随着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的融合,人工智能已经能够完成司机、银行经理与律师的工作。同样,人工智能还可能在将来代替医生、作曲家,看上去很难被取代的职业。

    因此,人类的认知能力也遭到了严峻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人会失业。虽然新技术也许会催生新的工作,但是像过去那种简单的工作将会变得棘手。因为那时候的工作需要各种技能。你很难想象,沃尔玛的收银员在失业之后马上就跑去美国空军操作军用无人机。

    虽然说人工智能大量代替人类的现象在近几年甚至近几十年不会发生,同时也会有新的工作出现。但不应盲目乐观,因为一旦大规模失业现象发生,社会将会受到致命的打击。

    3.面对可能再发生的失业潮,我们又应该如何去应对呢?

    在作者看来,面对这一次可能发生的失业湖,有以下三种解决方案。第一,如何避免工作机会消失;第二,如何去创造足够的新工作,安置失业者;第三,即便我们拼尽全力,消失的工作依然远远多于新创造的工作时,我们应该如何应付这样一种可能。

    第一种解决方案。虽然听上去很吸引人,但这个方案是不现实的,就像过去工业革命以及电气革命一样,工作被取代是一种趋势,并不是靠行政命令等人力可以组织的。而第二个方案也并不太可能。因为即便我们能够创造新的工作机会,工作岗位对劳动者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而我们目前并没有让全球所有人都一直进步的方法。那么最后事实会按照第三种可能发展,而我们应该怎么办?有人提出了全民收入概念,也就是说政府向控制算法与AI的亿万富翁征税,然后再把这些税金用来进行全民补贴,保证大家能够生活下去。

    比如说政府把亚马逊和谷歌这类企业缴的税用来补贴失业矿工或者司机的日常生活,同时政府也提供各种免费的服务。比如说免费的教育、医疗、交通等等,但是即便做到这样,民众依然会对贫富差距不满。而且这样的社会流动性机会就不存在了。

    (三)算法主导世界

    1.你的感觉靠谱吗

    就自由主义看来,所有权力都来自个人的自由意志。在政治上,自由主义相信,选民能做出最好的选择;在经济上,相信顾客永远是对的;在个人方面,相信聆听内心的声音,随心所欲,只要不侵犯别人就行。

    自由主义不在于你怎么想,在意的仅仅是你的“感觉”。所谓的“感觉”不过是大脑里面数百万个神经元计算的结果。比如你看到蛇感到恐惧,并得出死亡的可能性很高,就是大脑生化计算的结果。那为什么我们意识不到各种感受是运算的结果呢?

    答案是这些快速的运算不在人类意识阈值范围内。

    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算法很快就会给你比“你的感觉”更好的建议。

    2050年的一天早晨,你在音乐环绕声中自然醒来。旁边的AI保健助手说,主人,你好!根据对你半年以来身体数据的监测,参照全球与你年龄类似的1亿中年人的实际情况,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超过标准值,从今天起需要每天定期服药。 那么,请问,你吃还是不吃?你可能会说,我先去医院检查一下。不要忘了,这是大数据时代,一切数据都在云端共享,去哪儿结果都一样。

    你的“感觉”是不靠谱的。

    算法能做的远不止这些。只要在电影院安装一个足够好的摄像头,通过监控你的眼部及脸部肌肉的动作来判断你的情绪。当你看《低俗小说》时,算法可能会发现,那个强奸场景让你起了一点难以察觉的性兴奋;文森特不小心一枪爆了马文的头,你知道不应该笑,但却笑了。当别人都在笑时,你不懂,却也正跟着假笑,这也会被算法监控到,因为假笑运用的肌肉与真笑并不相同。

    如果你看到一个国家领导人的照片,而生物传感器发现你有愤怒的迹象:血压升高,杏仁核活动增加,你可能被抓进监狱。

    也许算法并不完美,但只要能做到比你强就行了。

    2.汽车也有道德

    两个小孩在追逐玩耍,忽然冲到了一辆AI自动驾驶汽车的前方。AI立刻计算得出结论:要避免撞到这两个小孩的唯一办法就是转进逆向车道,但这就可能撞上迎面而来的卡车,而根据运算结果,70%的可能性是卡车的司机一命归天。算法怎么决定?

    这样的“电车难题”,对人类而言,一切都由情绪和直觉处理。

    而特斯拉却把它交给市场,直接生产两款汽车,“利他”款和“自我”款。遇到紧急状况时,“利他”款会为了整体利益而牺牲主人;“自我”款则会不顾一切保护主人,撞死两个小孩也成所不惜。

    最终的选择权,交给消费者。

    你会选择那款车型呢?

    答案是,大多数人,选择“自我”款,因为这涉及你生死攸关的大事。

    3.机器人有没有意识

    科幻小说常常把智能与意识混为一谈,认为只要有智能,机器人就必须发展出意识。实际上,智能和意识是天差地别的两个概念。智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意识则是感觉痛苦、喜悦的能力。

    尤瓦尔认为,至少在未来几十年里,不用担心机器人产生意识。

    但人工智能并不是绝对不可能发展出感受。这取决于意识与有机生化的关系。具体说有以下三种可能:

    (1)意识与有机生化相关,只要是非有机生化的系统,就不可能创造出意识。

    (2)意识与有机生化无关,而与智能有关,则机器人就能发展出意识。

    (3)意识与有机生化或智能无重要关联,机器人有可能发展出意识,但并非绝对。

    4.精英统治世界

    很多人之所以害怕人工智能,是因为他们不相信人工智能一直会听命于人类。然而,恰恰相反,我们该害怕机器人,但原因是它们永远只会服从主人,绝不会反抗。

    盲目听从没有问题,但前提是主人得是个好人。机器人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它们的人工智能,而在于人类主人天生的愚蠢和残酷。

    2100年,某个专制的政府要求所有公民进行DNA扫描,再将所有医疗数据提供给中央机构。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政权能对公民进行绝对的控制,它不仅能掌握你的感受,还能控制你的感受。

    而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银行、企业运用算法来分析数据,做出与我们相关的决定。当你向银行申请贷款时,是由算法审核的,而不是由人审核。一般说来,算法比人类银行职员表现更佳。但问题在于,如果算法里藏着某种不公,你将很难察觉。

    算法歧视你,并非因为你的收支状况,而仅仅因为你就是你。关于你的特质,算法不喜欢。就算你知道是什么特质,也找不到人和你一起抗议,因为没有其他人会遇到与你一样的偏见。

    人不再需要进行道德决策,算法预先设定好选项。人不再需要偏好决策,算法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人会被驯化为生产数据的动物 ,不再有谁关心你的感受。

    无论哪种政体的国家,都极为重视国民的健康、教育、福利,因为它们需要健康的劳动者来工作,需要忠诚的士兵来作战。而当生物工程和人工智能发展后,人类会分裂成为两个群体:超人类和无用的智人。

    更危险的是,一旦民众不再具有经济价值,因为工作和战争全由机器人代替,你就成了多余的人。不平等的状况会迅猛发展,全球化非但没有让全球统一,还会造成“种化”。

    上层物种聚集起来自称为“文明”,用城墙与外界的“野蛮人”隔开,在文明区里,作战生化人使用的是逻辑炸弹,而野蛮人用的是砍刀和AK-47突击步枪。

    谁该拥有数据,显然是文明的精英人。

    现在,最富有的1%人群已经拥有全球一半的财富。更让人警醒的是,最富有的100人所拥有的财富,已经超越了最贫穷的40亿人。

    你可能会说,我拒绝大数据,这仅仅是你的一厢情愿。未来人类已经完全和机器整合,一旦与网络断开便无法生存。当你还有子宫的时候,就连接上了网络;如果日后断开,雇主会拒绝雇用,医疗机构会拒绝提供服务。

    在健康与隐私这两个选项,你一定会选择健康。

    更让人忧虑的是,生物工程一旦破译人大脑的深层机制,拥有永生的方案。如果不能阻止精英垄断永生的技术,不平等也将公开长期存在。社会政治制度可能面临崩溃。

    二、全球化的挑战

    (一)科技让我们与身体越来越远

    尽管你可以在脸谱网炫耀有许多朋友,但是真正了解你的不会超过150个。虽然整个地球连接得更加紧密,但每个人的生活却比过去更孤独。

    你在北京家里生病,远在纽约的朋友虽然能和你在线说话,却没有办法帮你递一碗热汤。你要和巴黎的朋友说话比以前任何时候更容易,但要在晚餐的时候和爱人说话却比较困难,因为她总是不看你,而是盯着智能手机。

    你有身体,但科技让你与身体的距离越来越远。人一旦与身体、感官和真实环境越来越疏离,就会感到孤单、迷失方向。很多权威评论人士把这种疏离感归于宗教和国家的凝聚力式微,但实际或许与你的身体失联才是根本原因。

    请你不要把自己变成这样的一个视听动物:只有两只眼睛,两个耳朵,十个手指,一个屏幕的木偶。

    当生物传感器和脑机接口真正与人体无缝连接后,或许就能操纵我们的身体,到时候,我们只能怀念过去没有科技的美好时光了。

    (二)文明的冲突

    1.文明的本质

    西方想把民主、人权引进伊斯兰国家,于是引发伊斯兰世界的激烈反抗。只因,人类向来就分为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世界观,无法兼容。所以文明之间的冲突就不可避免。

    那文明的本质是什么?

    欧洲人创造的文明是欧洲文明,基督徒创造的文明是基督教文明,穆斯林创造的文明就是伊斯兰文明,犹太人创造的就是犹太文明。而近百年来,这些文明都有过非常大的转变。但根本上都是依靠讲故事的技巧,为自己创造出远古的身份认同,融合新旧,让故事自成体系。

    当你说德国人的本质时:曾经是纳粹,现在是和平的民主主义者,而不用去问谁是威廉二世、希特勒、默克尔,所有“德国人的本质”正是那些重大的改变,定义了现在德国人的身份认同。

    2050年,世界又该如何定义德国人的本质呢?

    变化决定身份认同。

    人类常常拒绝承认这些变化,尤其是核心政治或宗教价值时,总是声称自己的价值观是古代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但我们之所以能这样做,因为祖先已经仙逝而无法反驳。

    扭曲古代传统的情况,其实所有宗教皆然。

    “伊斯兰国”夸口自己要回归纯正的伊斯兰教,但事实上是对伊斯兰教提出自己全新的诠释。因为这种诠释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

    2.现代人的同质

    今天,不管你住在刚果还是伦敦,每天日常生活的经济财富都遵循同样的经济理论。如果以色列和伊朗的财长共进午餐,他们能够用同一套经济语言沟通。

    当“伊斯兰国”占领叙利亚和伊拉克大片国土后,杀害数万人,炸毁历史遗迹,毁掉过往政权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后,看到美元上美国总统肖像,却不会烧毁美元。

    为什么?

    因为美元超越了政治和宗教分歧,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1018年时,你生病了,你的住地对你的生命影响重大。如果你在欧洲,神父会说你让上帝不悦,想要恢复健康,需要捐钱给教会,到圣地朝圣,祈求上帝饶恕你。如果你在中东,医生可能会说,你四种液体不平衡,需要饮食调节。如果你在印度,医学专家会建议你用草药、按摩及瑜伽来治疗。每个国家、部落都有自己的疗法。

    时到今日,如果你生病了,无论你在哪里,所有的医院都大同小异,有着相同的治疗流程。

    (三)全球的身份认同

    1.核挑战

    英国、美国、俄罗斯正走向孤立,回归民族主义,是逃避现实还是让整个人类陷入灾难?

    尼罗河沿岸的部落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建大坝、开挖运河,驾驭伟大的尼罗河。人类之所以不知辞劳地打造出国家这种共同休,目的是为了应对部落无法独立面对的挑战。

    问题在于,有时候良性的爱国主义会摇身一变,成为盲目的极端国家主义。人们不仅相信自己的国家独一无二,更相信自己的国家至高无上,而其他人对自己来说就不那么重要了,这样就容易出现暴力冲突。

    只要国家让多数公民享受前所未有的安全和繁荣,人民就愿意以鲜血为代价。

    1945年核武器的出现,极大地削弱了民族主义的平衡。人们不再害怕民族主义导致战争,而是担忧核战争的爆发。在核时代,全球社群逐渐超越了各个国家的层面,因为只有成立更大的社群才能控制核战争。

    美苏冷战结束后,人类进入前所未有的和平时代,不仅核战免于爆发,各种战争的数量也在减少。但当人类习惯这项成就后,又开始玩火自焚。美、俄又开始了新的核军备竞赛,把人类重新带到核毁灭的边缘。

    2.人造肉与全球变暖

    目前,肉类产业不仅给十亿动物带来无尽的苦难,同时也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肉类大量使用抗生素和有毒物质,是污染空气、土地和水的一个元凶。每生产1公斤牛肉需要15000升淡水,而生产1公斤马铃薯只需要287升淡水。

    想要说服中国人和巴西人别吃牛排、汉堡,显然很难。

    2013年,第一片人造汉堡肉经细胞培育成功,造价是33万美元,经过4年的研究,价格已经降低到11美元。再过10年,估计比屠宰肉更便宜。

    这项技术不但可以拯救数十亿动物的生命,还有助于避免生态崩溃。

    想保护上海、香港和东京不受洪水和台风侵袭,中国和日本就得说服俄罗斯和美国政府放弃“业务一切照旧”的作风。要避免气候变化,各国必须提升到全球层面考虑问题。

    3.科技改变人类本质

    核战争和气候变化威胁的只是人类的生存,但破坏性创新的科技却可能改变人类的本质,从而与人类深层的伦理道德和宗教信仰产生矛盾。

    一些相信未来可以将意识从有机结构中抽离,从而自在悠游于网络空间。而智能与意识一旦完全脱离,就创造出一个由具备超高智能但完全无意识的实体支配的世界。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想对生命的未来做出明智的抉择,就必须以远高于民族主义的观点,从全球甚至宇宙的观点来看待事物。

    4.宗教靠什么确定身份认同

    每天5次,在集市、办公室里,宣礼员在悠扬跌宕的声音中呼唤穆斯林,暂时放下世俗追求的喧嚣,让自己触碰联结永恒的真理。印度教徒吟唱真言,达到共同的目标。每周五晚上,犹太教徒全家会共进晚餐,享受着特别的欢乐和感恩。周日早上,则由基督教福音合唱团为教徒的生活带来希望。

    这种仪式画出各个宗教间彼此明确的界线,来表明自己的特殊之处。

    日本将神道教发挥到了极致,将“国家神道”融合了现代的国家和种族观念,核心就是崇敬日本天皇,认为天皇是一位永生神。典型的例子就是神风特攻队。飞机装满炸药,飞行员与敌人同归于尽,其实融合了当时最先进的科技和最先进的洗脑术。

    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今天许多国家都还有学习日本:一方面,运用现代化共同的工具架构,另一方面,依靠宗教来维护自己独特的国家认同。例如,东正教在俄罗斯,天主教在波兰。

    那从《圣经》、《古兰经》、《吠陀经》中能汲取美好的愿景吗?

    遗憾的是,在技术领域,宗教败给了科学。在经济方面,现代世界只会用经济解释宗教,再不会用宗教解释经济。这一切,让传统宗教成为人类问题的一部分,而没有成为人类问题的解决方案。

    虽然许多传统宗教都宣称自己奉行的是共通价值观,且放诸四海皆准,但无论是在朝鲜、俄罗斯,还是以色列,传统宗教仍然只是一个婢女,侍奉着现代民族主义。

    (四)移民是责任还是怜悯

    欧盟成立时,承诺要超越法国、德国、西班牙和希腊文化之间的差异,但现在它却可能因为无法调和欧洲人与非洲、中东移民之间的差异而崩溃。

    叙利亚人想移民德国,而不想移民阿拉伯、伊朗、日本,并不是因为德国更近或更富裕,而是因为德国在接纳移民方面做得更好。

    移民的三个关键问题:

    第一条:东道国允许移民进入。

    第二条:作为回报,移民至少必须接受东道国的核心规范和价值观,甚至需要放弃自己原有的某些传统规范和价值观。

    第三条:如果移民同化到一定程度,就会慢慢成为东道国平等且正式的一员,这时“他们”就成为“我们”。

    首先,东道国允许移民进入,是一种责任,还是施舍。

    反移民者认为,除了对在邻国真的遭受迫害的难民外,并无义务敞开国门。土耳其或许有义务接收被逼到绝路的叙利亚难民。如果难民想去瑞典,则瑞典并没有义务接收他们。每个人类群体最基本的一项权利就是抵御入侵,不论入侵的是军队,还是人民。东道国有权决定自己的移民政策。可以要求移民家庭情况,甚至宗教信仰。

    麻烦的是,许多国家会对非法移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方面用于赚取廉价劳动力,一方面却拒绝这些人的合法地位。东道国想鱼与熊掌兼得。

    其次,支持移民的人认为欧洲的多元文化加上各个原生民族的多样信仰、价值观,才成就现在生机勃勃的欧洲。反对移民的担忧,许多移民群体,特别是伊斯兰国家的移民群体,不宽容、厌恶女性、厌恶同性恋、反犹太。他们认为,正因为欧洲的宽容,所以不能让不宽容的人移民。

    最后,移民究竟需要花多长时间,才能成为东道国的正式成员。支持移民的认为应该迅速接受这个移民,而反对移民的人认为则需要更长的观察期。如果你的祖父、祖母移民过来才短短40年,你现在就因为觉得自己还没有被当成当地人就吵吵闹闹,那显然是你的问题。

    其实在所有支持者和反对者的背后,隐藏着的本质是对人类文化的理解。所有文化在本质上都平等,还是东道国的文化更优越?

    生命科学家已经证明,欧洲人、非洲人、中国人、美洲人之间的生物差异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人种之间没有差异。

    但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行为经济学家表示,人类的各种文化之间确实存在显著差异。我们应该欣赏文化的多元性,并认为所有信仰和行业应该平等。不幸的是,在现实中却行不通。

    如果面对的是美食,人类确实能够接受多元化。但如果面对的是烧死女巫、杀死婴儿,大多数人不会认为这也是人类迷人的多元性。

    从生物之间的无差异到文化之间的无差异,这是个重大的转变。

    来自贫民窟的非洲裔美国人,即使一心想融入美国文化,也可能遭遇体制性歧视,而且还可能被认为自己不够努力。

    《大学之路》的作者吴军有一个很好的观点来说明,比如,20 世纪60 年代起,亚洲移民在美国数量剧增。由于亚裔普遍重视教育,他们的子女在美国私立名校中的数量不断上升,因此被视为" 新犹太人" 。起初,美国名牌大学并没有针对亚裔设置招生障碍,因为当时亚裔的绝对人数还很少。当时虽然对亚裔没有什么照顾,但也没有什么歧视。然而,当亚裔学生在这些名校中的录取比例不断上升,开始明显影响到其他族裔学生的录取时,迫于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压力,各名牌私校和一些好的公立大学开始悄悄地限制亚裔在学生中的录取比例。

    为什么要限制亚裔学生的录取呢?有人认为这是种族歧视,吴军认为这是没有在美国生活过的人想当然的看法。

    美国名校限制亚裔学生的背后有其深刻的政治和经济原因。经济的原因就是亚裔对美国的大学基本上是只使用不建设。虽然亚裔已经占到了美国私立名校本科生人数的20%, 研究生人数的1/3 甚至更多,但是亚裔给这些大学的捐款却少得可怜,而且无论是亚裔的家长还是校友也很少为大学的建设出力。亚裔对于美国私立名校的要求是录取时不考虑人口的比例,放开录取,而到了应该奉献的时候,回馈大学做出奉献的亚裔的比例,甚至比亚裔占美国人口的比例还要低。

    吴军给出的答案是,亚裔校友和亚裔家长们需要积极参与大学的各种活动,帮助大学与各地的工业办及政府进行合作,积极为大学捐款。只有当大量的亚裔都能进入到美国私立名校,并且日后成为美国各个领域的精英和领袖之后,才能影响美国的政策和价值观。半年多世纪前,犹太人开始这样做,如今他们的后裔开始收获父辈们辛勤播种耕耘后的果实。如果亚裔今天也开始付出这样的努力,那么下一代亚裔在申请美国大学就会比现在容易得多。

    中国企业家潘石屹和张欣夫妇为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捐款,专门帮助解决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的奖学金问题,这对于这两所学校多招收中国大陆的学生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很多人不理解潘石屹和张欣的善举,认为他们应该先捐给中国的大学,而不是并不缺钱的哈佛和耶鲁。但是这些人不知道,潘石屹张欣夫妇捐出的几千万美元,对提高全世界华裔的地位,对影响美国高等教育,为整个华裔群体提供更公平的教育机会的作用非常大,由此所形成的对美国社会的影响力,也远比在《纽约时报》或时代广场花几千万美元做广告,或在美国花几百亿美元购买房屋要大得多。

    欧洲能否找出移民的中间路线,,既能向移民敞开大门,又不会被不同价值观的移民影响其稳定,我们拭目以待。

    三、控制恐惧,应对挑战

    (一)对恐怖主义,切忌过度反应

    自2001年“9.11”以来,全球每年死于恐怖分子的人数约为2.5万人。相较于死于车祸的125万人,糖尿病的350万人,空气污染的700万人,我们更害怕恐怖主义,为什么?

    答案是,恐怖主义的核心是通过传播恐怖改变政治格局,而不是为了带来实质性的伤害。恐惧是主角,平民只是配角。

    恐怖分子如同一只苍蝇,想要摧毁一家瓷器店。最好的办法就是飞进一头公牛的耳朵,让这只公牛因恐惧和愤怒而发狂,在瓷器店里横冲直撞。

    刺激对方,让你过度反应,这才是恐怖主义的本质。

    但国家安全部门却安排了一场华丽的大戏来展示回应——过度反应。

    9.11事件攻击的目标除了世贸中心,还有美国国防部的五角大楼。那为什么公众只记住了世贸大楼?

    原因是,五角大楼是一座低而不起眼的建筑,而世贸中心两座姊妹楼倒塌的视听效果,让人永生难忘。所以恐怖袭击的重点不在于如何影响社会实际,只在于左右人的理智和情绪。

    恐怖分子唯一能打败我们的,就是因恐怖主义的挑衅而过度反应。

    政府之所以难以忍受这些挑衅,是因为现代政权的合法性恰恰来自政府对公共领域不受暴力影响的保证。只要政府的合法性不对各种灾难作出承诺,就算遇上可怕的灾难,政权也就会默默承受甚至完全无视。

    如何打击恐怖主义呢?

    第一,秘密打击恐怖组织的资金网络。

    第二,媒体必须保持客观,避免歇斯底里。

    第三,公众要遏制内心过度的恐惧,别被恐怖分子俘获你的想象力。

    (二)人类的愚蠢

    1.现代战争得不偿失

    19世纪末,日本分别击败中国和俄国,成为地区强权;德国击败奥匈帝国和法国,确立了在欧洲的领导地位。

    在农业社会,打赢一场战争,就能促进经济发展,提升政治实力。

    为什么?

    因为在古代,主要的经济资产是土地、人口、矿藏等,战争是低损害,高利润的事情。

    现代战争还是如此吗?

    美国在尝到第一次海湾战争的甜头后,紧接着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发动战争,浪费了数万亿美元,困于战场难以脱身。俄罗斯在克里米亚取得成功后,想在乌克兰依样画葫芦,结果陷入僵局。就经济而言,俄罗斯仅靠克里米亚的旅游以及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的工业,显然是得不偿失。而相比于中国,维持和平,经济高速发展,俄罗斯的经济却是停滞不前。

    21世纪,主要的经济资产是科技和体制的知识,而不再是土地、矿产、油田,而知识是无法用战争来掠夺的。如果中国和美国开战,如何支付数万亿美国的相关费用。假如中国获胜,难道可以掠夺硅谷的苹果公司、脸普网、谷歌?显然不可能。

    因为这些价值依靠武力根本抢不到。21世纪的战争,是高损害,低利润的事。

    但人类往往是愚蠢的,因为政客、将领和学者会把世界视为一个棋局,他们认为,只要经过理性的计算,就能下赢这盘棋。但问题在于,真实的世界比棋盘要复杂的多,人的理性不足以完全理解。

    这就是理性的领导人,也经常做出非常愚蠢决定的原因。

    而治疗人的愚蠢,那你就需要得变得谦逊一点。

    2.地球不是绕着你转

    大多数人都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自己的文化是人类历史的关键。

    希腊人相信历史始于荷马、索福克勒斯和柏拉图。中国人认为历史从黄帝和炎帝开始。印度甚至认为飞机和核弹都是由印度先驱发明的。

    这些说法之所以错的原因,一方面是故意无视历史,另一方面是种族主义作崇。

    尤瓦尔以犹太教为例进行说明。

    以色列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就开始教导,犹太教是人类历史上的“超级巨星”。但他们的课程里从不提中国、印度或非洲。即使提到了罗马、法国,也不成体系。

    事实是,在人类物种的编年史中,犹太教的影响并不大。犹太教只是一种部落信仰。这种信仰看的只是一个小国的命运,而对其他国家却并不关心。有以下三个方面错误:

    一是犹太教通过影响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而影响世界历史,所以它是特别的。而实际上犹太教在人类故事中的角色,类似于弗洛伊德的母亲在现代西方史中的角色。弗洛伊德的影响力很大,但历史并不属于他的母亲。

    二是以色列人认为所有主要的宗教和伦理传统源于犹太教,这就好比说在亚伯拉罕和摩西之前,所有人都要到十诫之后,才衍生出当代所有的道德观念。

    石器时代的狩猎采集者部落,早在亚伯拉罕之前几万年,就已经有了道德规范。欧洲第一批殖民者在18世纪抵达澳大利亚时,当地原住部落虽然对摩西、耶稣和穆罕默德一无所知,但早已发展出完善的伦理道德观。

    三是认为一神论是犹太教的首创,是史上最早的一神论。这可追溯到埃及法老阿肯那顿在公元前1350年失去的宗教革命。但一神论不但不会让人类的道德标准有任何的提升,而且是人类历史上最糟糕的概念。因为一神论让许多人比以前更狭隘。

    四是认为犹太教在科学文化上有远超其人口比例的贡献。尤瓦尔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这是犹太人重视教育的结果,而与犹太教义无关。

    爱因斯坦是犹太人,但相对论并不是什么“犹太教物理学”。要说相对论是犹太教对人类的贡献,好比说进化论是基督教的贡献一样荒谬(达尔文是基督徒)。

    (三)不要拿神说事

    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神,有信仰的人会说宇宙如此神秘莫测,而人类的智慧又如此有限。目前科学仍然无法解释大爆炸的原因,那这一定是神的作为。

    事实上,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圣经》、《摩门经》、《吠陀经》的编写者就是决定E=mc2r 神秘力量。就目前所知的科学而言,所有这些经典都是由富有想象力的智人写的,它们都是祖先发明的故事,目的就是让各种社会规范和政治结构合法化。

    那神可以指引我们的道德规范吗?

    20世纪60年代,牧师泰德·麦基尔文纳关注同性恋的社会问题,并最终成立“宗教与同性恋理事会”,是忠于基督教慈悲精神的重要体现。

    然而,虽然神能令我们发挥同情心,但就算没有宗教信仰,我们仍然能够做出合乎道德的行为。从黑猩猩到老鼠,一切有社交行为的哺乳动物都有道德规范。至于人类,虽然基督徒不信印度教的神,但仍会以慈善行事;虽然穆斯林不视基督为神,但仍重视诚实待人。

    道德的重点并不是“遵守神圣的诫命”,而是要“减少痛苦”。

    你,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无需相信神,只要好好了解“痛苦”的内涵就行。这个“痛苦”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色欲或贪婪,而对他人和自己造成的影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信众的行为决定了神的价值,如果信众平和友善,信哪个神并不重要。

    (四)面对你的残缺

    世俗主义是什么?

    难道就是既不信神,也不信天使;不去教堂,不进神庙,不行礼仪,不做仪式吗?

    世俗主义并不认为首选和智慧是从天而降的,而是人类自然传承的结果。

    世俗主义的道德准则是:真相、同情、平等、自由、勇气和责任。

    如果你非常相信某个故事,或许它能反映出许多关于你的心理,但这一切仍然无法证明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因为,通常情况下,正是因为故事本身并不真实,才更需要强烈的信仰。

    世俗主义最重视的就是相信真相,这个真相是基于观察和证据,而非单纯的信仰。

    世俗主义之所以禁止杀人,不是因为神说不该杀人,而是因国杀戮会给民众带来巨大痛苦。对富人多征税来帮助穷人,是否合乎道德?是否让所有难民都进入自己的国家?世俗主义会仔细权衡各方的感受,找出伤害最少的中间路线。

    世俗主义的伦理并不在于神的教诲,而在于深刻理解各种痛苦——同情心。

    世俗主义质疑预设的阶段制度,他们认为除了对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尽一份义务外,还应该对全人类负起一些责任——平等。

    他们认为,如果没有思考、调查和实验的自由,人类就不可能寻求真相,走出痛苦。人类应当永远能够自由提出质疑,并尝试不同的道路。

    他们推崇伽利略,因为他敢于质疑地球是否真的一动不动居于宇宙的中心。世俗主义承认自己的无知,并走进未知的领域,这需要勇气。

    如果你相信有某种超越一切的力量会揭示绝对真理,就无法允许自己承认任何错误。然而,如果你相信一切就是充满缺点的人类尝试追寻真相,就能坦然承认这一过程中会犯的错误。

    尤瓦尔更愿意相信那些承认自己无知的人。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宗教、意识形态、价值观能引领世界,请问,你的宗教、意识形态、世界观过去犯的最大的错误是什么?如果你无法找到一个认真的答案,至少我不会相信你。

    四、世界的真相

    (一)理性其实是个幻觉

    民主的基础,认为选民能做出最好的选择,自由市场认为顾客永远是对的。自由主义认为个人是独立思考的“理性人”。

    石器时代,人类的思维适合当时的情况,但到了芯片时代,却无法匹配。

    行为主义经济学家和进化心理学家已经证明,大多数人类的决策是基于情绪,而非理性分析。

    一项拉链实验:请被测试者评估自己对拉链知道多少。大多数人都自信满满,但当被测试者尽可能详细描述拉链的原理时,却都毫无头绪,这就是“知识错觉”。

    每人个其实懂得很少,却以为自己懂得很多,原因就在于我们把存在于他人大脑的知识也看能是自己的了。从进化的角度看,这是对智人有利的事。

    但现在却成了问题。

    因为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人类却无法意识到自己对一切多么无知。

    当有人高谈阔论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转基因作物时,其实对于气象学和生物学一无所知。

    人一直生活在回声室的同温层里,交往的都是思想相近的朋友,接收到的也是肯定自己意见的各咱信息。

    人类大部分观点的塑造,都是群体思维的结果,而非个人理性。

    对于信息的真假,你如果没有可以浪费的时间,就永远找不到真相。

    更糟糕的是,强大的权力会扭曲事实真相。巨大的权力就像一个黑洞,会让周围的空间扭曲,而且越接近它,扭曲程度越大。

    为什么?

    尤瓦尔说,有一次他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共进晚餐,本以为可以听到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有所收获。结果大失所望,因为参加晚宴的30个人中,每个人都想引起总理的注意,耍聪明,拍马屁,想向总理索取点什么,最终,并没有什么显为人知的信息。

    因为所有人都想讨好你,或者从你那里得到些什么。他们知道只能拥有你一两分钟的时间,又担心讲的内容不适当,于是最后讲的一定是些无聊的话题。

    如果你真的想要真相,就需要逃出权力这个黑洞。革命性的知识很少能抵达权力中心,因为权力中心由现在的知识建构,周围有旧秩序守护者把关,于是各种好的想法通常会被拒之门外。

    人类,最好的选择,是承认自己的无知。

    (二)人类道德的困境

    几百万年的进化形成了人类的道德,并由此产生了正义感。这种正义感适合处理小型狩猎采集部落的社交和伦理问题。但面临叙利亚内战、全球不平等问题,就无法适应了。

    因为现代社会的因果关系高度分化且复杂。

    你可能要经过多年的研究,才发现自己投票支持的政府人偷偷把武器卖给另一个国家的独裁者。而在你投入时间研究这个问题时可能错过了另外一个重要的发现。自己吃了鸡蛋却不知道,生蛋的鸡怎么样了。

    当代世界大多数的不公平,并不是来自个人的偏见,而是来自结构性偏见。因为人类的大脑尚未进化出能够察觉结构性偏见的能力。

    作者以自己为例,当他在讨论全球性问题时,经常犯的错误是只看到全球精英阶层的观点,而忽略了各种弱势群体的想法。即使你本人属于某个弱势群体,也不代表你了解所有其他弱势群体的想法。所有群体或子群体,都会有自身的天花板、双重标准、隐晦的侮辱和体制上的歧视。

    如同你是一个30岁的非洲裔美籍男性,但你仍然不会清楚中国的女同性恋者会是什么滋味。

    面对日益复杂的全球问题,人类通常有以下四种应对办法:

    第一,缩小问题规模:把叙利亚内战想象为两个人在打架。

    第二,重点集中在某个感人的故事上。民众更愿意捐款一个叫萝琪亚的小女孩,而不愿意捐款给不知名的普遍贫困的大众。

    第一,编造阴谋论。

    第四 ,创造一套全知的理论。

    显然,这样的解决方案只是让我们从“个体无知”的刀山,掉到“群体偏见”的火海。

    因为面对全球性的问题,我们并没有一个全球性的社群。所有现存的人类群体,都还只是一心追求自己的利益,而非理解全球的真相和真理。无论是美国人、中国人、伊斯兰教徒、印度教徒,都无法建构“全球社群”,于是他们各自对现实的诠释也就难以令所有人信服。

    (三)后真想时代

    2014年2月,一批没佩戴任何标志的武装人员进入克里米亚。俄罗斯政府否认这些武装人员属于俄罗斯,说他们是“自卫团体”。你一定明白,俄罗斯在撒谎。

    简单回顾历史就会发现,政治宣传和假信息由来已久,甚至连整个国家的存在,都是假的。

    1931年,日军假装自己遭到攻击,以此为借口入侵中国。紧接着建立伪满州国,以合理化自己侵略的事实。

    事实上,智人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创造事故来征服地球。

    没有任何科学证据指出夏娃被蛇诱惑,所有异教徒死后的灵魂会在地狱燃烧。然而就是有几十亿人相信,相信这些故事,而且一信就是几千年。

    如果1000人相信一个编造的故事,相信一个月,这是假新闻。而如果10亿人,相信一个编造的故事,相信1000年,就是宗教信仰。而且会警告所有其他人不准说这是“假新闻”,否则就伤害其他信徒的感情。

    作者并不否认宗教的作用,因为宗教可能带来正面影响。通过宗教将民众聚集起来,得以让人类从事大规模合作。

    《圣经》故事既美丽还能鼓舞人,但并非所有故事都是善良的。

    2016年盛传希拉里是一个儿童贩卖网络的首脑,将儿童作为性奴关在比萨店的地下室。有很多美国人相信,从而对希拉里的选举造成影响。事实上,那家比萨店根本就没有地下室。

    看到可口可乐,你想到一定是年经人一起快乐运动,而非超重的糖尿病患者。然而可口可乐持续投入的十几亿美元,把产品与年经、健康、运动联系在一起。几十亿人潜意识也就这么信了。

    事实上,智人从来就不是那么在意真相。因为人类的合作取决于真相与虚构之间的平衡。

    如果“头头”说,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即使没有半点忠诚度的属下也会鼓掌同意。如果“头头”表示,太阳从西边升起,东边落下,只有信徒才会鼓掌同意。

    不依靠神话,就无法组织群众。只依靠现实,没人会追随你。

    这就是人类了不起的能力,既同时“知道”,又同时“不知道”。换句话说,人类如果认真思考,就知道一些事情,但大多数时候,人类就是没去想。

    如果你专心思考一下,就会发现,美元是虚构的。因为它就是一张绿纸上印着一个死去白人的头像,但你觉得这张纸本身就有价值,所以可以拿来用。

    细思极恐!

    你再想想看,“公司”呢?也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公司并不在于它拥有的建筑、员工、股东,而是一个法律概念而已。而我们就觉得公司就是一个实实在的实体,如同一个人一样,还称它为法人。

    当你身处弹片横飞的前线战场时,你有时间思考我为之付出生命的国家,究竟是什么呢?

    真相和权力,虽然可以携手共度一段时光,但迟早得分手。因为权力到了一定阶段就得传播虚构的故事;如果你想要看清世界的真相,到一定阶段就必须得放弃对权力的追寻。因为你得承认一些真相,比如你手中权力的来源。而真相会让盟友愤怒,让追随者伤心,让社会不和谐。

    而人类喜欢权力超过喜欢真相。我们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努力控制世界,而非努力理解世界;就算我们努力理解世界,通常也是为了更容易的控制世界。

    人类的痛苦来自相信虚构的故事,但痛苦本身仍然真实的存在着。

    我们应该区分故事与现实。所有人应该找出自己的偏见,验证自己信息来源的真实性:

    第一,想得到可靠的信息,必须付出昂贵的代价。如果你总是免费得到信息,你可能就是个产品。

    第二,如果你觉得某个问题对你特别重要,就应该努力阅读相关科学文献。科学虽然有其局限性,但近几个世纪,科学界仍是我们最可靠的知识来源。

    (四)未来不是科幻小说

    人类之所以能够控制世界,是因为有合作能力。而之所以有合作能力,是因为他们相信虚构的故事。

    我们相信购物能开心,是因为在网络媒体见识了资本主义的天堂。

    人们常常担心机器人与人类之间开战,这是科幻小说的误导。事实上我们真正担心的是,一小群精英凭借算法带来的优势,与大量底层手无权力的智人之间的冲突。靠谱的是卡尔·马克思的理论,而非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电影。

    《黑客帝国》中的尼奥吃下红色药丸并逃出母体时,他发现外面与里面没有什么不同。都有暴力冲突,人类也同样受到恐惧、欲望、爱的驱动。电影真正的结局应该是:他所处的现实只是个更大的母体,如果想逃离“真实的世界”,必须再挑选一次蓝色和红色的药丸。

    因为,真实本身也是虚幻。

    你逃离一个母体,来到了一个充满虚构故事的社会,你想找出这个世界用什么方式操纵你,最后却发现自己只是神经网络形成的一个复杂的幻象。

    如果尼奥继续困在母体中,楚门继续“生活”在摄影棚里,就永远不会到斐济、巴黎。而事实上,你在生活中的所经历的一切,都只发生在你自己的身体和头脑中。而无论你是否逃离出母体或在斐济,这,并无任何区别。

    你在巴黎的愉悦的感受,在梵蒂冈也能感受到。

    尤瓦尔在这里开了颠覆三观的脑洞:如果有一天发现,人类历史不过是来自锆石行星的老鼠科学家在超级计算机上的模拟,学者和宗教领袖将无地自容。但就算如此,尤瓦尔还是想问老鼠科学家一个问题,为何要有奥斯威辛集中营,这种模拟为什么会通过锆石伦理审查委员会的许可。

    即使毒气只是一个生物的电信号,但疼痛却是真实的。

    无论你感受到的是外部世界的原子集合还是计算操纵的电子信号,都无关紧要。想要探究你心智的真实,母体内外并无区别。

    你看过的电影,读过的小说,塑造了你的爱情观。浪漫之于爱情,正如色情之于性爱。如果你觉得按下一个删除键就可以去掉你大脑中好莱坞的痕迹,那你其实在欺骗自己。

    你的身份不属于任何一个单一的生物模块,而是被开心模块、忧郁模块、愤怒模块、社会认可等模块控制。

    你,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也从来没有做出什么过自由的选择。

    你,其实是由一组生化模块组成的机器人。

    你的情绪,本质上是由不同的生化角色操控而已。

    这就是迪士尼《头脑特工队》所呈现的神经学上的科学意义。

    尼奥想逃离母体,而《美丽新世界》却给出了答案,没有人想逃离。

    因为在“美丽新世界”中没有战争,也没有饥荒,只有永远的健康、繁荣、和平与快乐。在这个世界中,性、药物无限制,只以幸福快乐为终极目标。

    没有眼泪的基督教——这就是唆麻的魅力。

    利用爱和快乐控制民众,比用恐惧和暴力更可靠。

    你,愿意生活在这样的世界吗?

    五、日子还得过下去

    (一)改变是唯一的不变

    旧事故分崩离析,没有新故事来接续。传统教育是传承信息,而现在是信息过剩。老师给予学生的不是更多的信息,而是如何理解信息,让学生形成一套完整的世界观。

    如果这一代人没在对宇宙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生命的未来只能依靠随机演化。尤瓦尔给出的教育方法的是:1.批判性思考,2.沟通,3.合作,4.创意。也就是,随机应变,学习新事物,在不熟悉的环境中保持心智平衡。

    2048年,你,25岁,是个异性恋女生。当35岁,是非特定性别。45岁,你的另一半只需要算法帮你找……

    你,虽然无法确定细节,但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一切都会改变。

    你,得不断学习,重塑自己。而稳定的身份、工作,甚至世界观,将与你永远无缘。

    如果你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技术能帮助你实现。但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技术会为你塑造目标,控制你的生活。你会发现,是自己为技术服务,而不是技术在为你服务。

    街上的行人如同僵尸一样在游荡,脸贴在手机屏幕上。是人控制了技术,还是技术控制了人?

    跟着感觉走,越来越危险。亚马逊想触动你的心弦,只需按一个按钮。

    你见与不见,算法就那里看着你,它监视着你的每一步、每一次呼吸,它了解你的一切,它对你有决定权。

    所以,你得了解自己的操作系统,不断升级。你需要跑得比算法快。

    (二)人生没有意义

    《薄加梵歌》中的王子阿朱那是个英勇的战士,看到许多亲友都在敌方,于是产生怀疑,无法痛下杀手。他开始思考善恶之别和人生的目的。于是奎师那神便向阿朱那解释:宇宙的循环有其“正道”,这是每个人必须遵行的道路,必须完成的任务。只有实现正道,才能得到心灵的平静。如果你拒绝正道,就会扰乱宇宙的平衡,永远无法得到内心的平静。于是,阿朱那遵循战士的正道,带领军队获得胜利,成为印度教受人爱戴的一位英雄。

    对阿朱那而言,战士打仗,是永远不变的事,会持续千秋万代。

    在穆斯林的故事中,真主安拉创造了宇宙,制定出宇宙法则,通过《古兰经》告诉所有人。忠于安拉的教徒去惩罚背叛安拉的人。在最后的审判日,安拉会对每一个人进行审判,正义之人上天堂,邪恶的人下地狱。

    这个故事的隐喻是:我这辈子的角色就是遵循安拉的命令,传播他的法则。每天做五次礼拜,即使是洗手、喝酒、性行为,也充满了意义。

    《共产党宣言》指出:在现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场斗争将以无产阶级的胜利告终,代表着历史的终结,在地球上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社会,全民公有,而且每个人都享受完全的自由、完全的快乐。

    对共产主义来说,在圣诞节与丑陋的资本家争辩很有意义。

    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很少会暂停一下,思考无产阶级对于地球哺乳动物进化有何意义,或是对宇宙有机生命的意义。

    尤瓦尔以自己亲身经历说明,在他十几岁时也曾被民族主义承诺所迷惑,希望参加一个比自己更伟大的计划。愿意相信为国家奉献生命,就会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但他却无法理解“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

    在举行纪念仪式时,朗诵诗歌,摆放花圈、挥舞旗帜。如果自己牺牲了,也会有人纪念我。

    但作者想,既然我死了,就听不见了,感受不到了。这一切到底有什么意义?再过2亿年,还会有人为我朗诵诗歌吗?

    为人生赋予意义,只需要满足三点:第一,我在这个故事里至少要扮演一个角色。第二,一个好的故事至少要能延伸超出自己的视界。第三、故事是开放式的。

    虽然故事没有完整的时间、空间、生命进化,仅仅是整个真理和真相的一部分,但人们就是无法看穿。

    也许,你认为自己需要“留下些什么”,让自己的故事超越自己的死亡,只求自己的安心。“什么”指“灵魂或个人本质”。

    也许,你并不相信灵魂,认为死后应该留下诗歌或基因,待后人在100年后阅读你的诗歌或延续你的基因。至于后人的人生意义,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你能做的就是击鼓传花。遗憾的是,这种想法几乎无法实现,比如恐龙、尼安德特人,在智人接手后就灭绝了。

    也许,你只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儿,传递善良。但人与人之间连接起来的善意和一串海龟并没有差异。有位智者被问到人生的意义,他说:“我知道的是,我在这里,为了帮助他人,我不知道的是,为什么其他人会在这里?”。

    也许,你会相信伟大的爱,就像罗密欧看着朱丽叶的脸颊斜倚在手上,便愿自己化身那手上的手套,来抚摸那脸颊。而事实上,你爱的这个人,相较于一个在火车站擦肩而过之人的本质并无区别。

    如果以目前的科学知识来判断,世界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宗教的故事,没有一个是真实的,只是人类自己的发明。那人类为什么会相信?

    第一,我们个人的身份认同是以这些故事为基础的,而且从小就被教育相信这些事故。

    第二,人类整体的机构体制也是建立在事故上的。

    其实,整个世界都没有意义。

    故事之所以屹立不倒,并不是地基稳固,而是屋顶的重量。因为一旦故事崩溃,就会引发个人和社会的灾难。你,必须得相信,故事是真实的。

    为了让你相信故事的真实性,靠的是什么?

    仪式,各种各样的仪式。仪式能让抽象变得具体、虚构变得真实。

    仪式的精髓,就是咒语。“天灵灵,地灵灵”就能让你愿望成真。

    拿破仑的说过:只要一枚勋章,就能让士兵就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

    对中国儒家而言,尊礼是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的关键。如果国家遭遇危机,儒家就认为必定是哪里失礼了。这就如同打了一场败仗,长官认为是士兵没有擦亮自己的靴子的原因。

    当你面对国旗咏唱国歌时,国家就从一个抽象的故事变成一触可及的现实。

    如果禁食是上帝让你这么做,那饥饿感会让你真切感受到上帝的存在。

    如果你为国家失去双腿,轮椅会让你觉得国家是真实的。

    显然,这是逻辑错误。因为,你被困在一个概述里了。

    你为一种信念牺牲得越多,这个信念就越强烈。这就是牺牲神奇的魔力。

    如果你质疑某个宗教戏码、民族主义神话或革命传奇,立刻会招来责骂:那么多值得尊敬的殉道者为此献出了生命!你敢说他的死没有意义?你以为英雄都是笨蛋吗?

    今天人们相信,不论是耶和华还是国家、革命,都并不完整,充满矛盾。所以,人类很少把信念都投注在单一的故事上,于是产生了“信念组合”。里面有不同的故事,不同的身份认同,根据需要任意切换。

    这就是典型的认知失调。

    如同自由主义认为,只要你在超市里呆的时间足够长,一定会想出人生的意义。因为,这是你通过自由选择和自己的感觉,为一切赋予了意义。

    宇宙其实就是一群原子组成的大杂烩,本身并没有意义。是人的感觉让它变得如此。苹果诱人,粪便恶心,也是人的感觉,如果摘掉感觉,一切都只是一堆分子而已。

    自由主义信守创造和自由,其实选择和创造就是几十亿个神经元交换生化信号的结果。所以,自由意志并不存在。

    人类自我探索由易到难,开始发现无法控制外在的世界,比如没办法控制什么时候下雨。后来发现,没办法控制自己的身体,比如血压。再后来发现,大脑也无法控制,比如你大脑跳出来的一个想法,你就无法控制它的出现。

    意识到这一点,可以让我们不再执迷于自己的意见、感觉、欲望。

    要了解自己,你得明白,“自我”也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叙事“自我”来解释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而你需要知道的是,你并不是一个故事。

    在古代佛教看来,宇宙没有意义,人生也没有意义。宇宙不过是短暂的振荡。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所以人也不要去创造任何意义,所以就会不再依恋,不再追求空的事物,于是得到解脱。

    但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并不是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而是如何摆脱痛苦。

    因为人类依靠故事征服世界,是源于拙于判断故事和现实的差异,但正因为无视二者之间的差异,人类才得以生存。过于计较,就会痛苦。而世界上最真实的东西就是痛苦。

    如果想知道宇宙的真相,人生的意义,最好是从观察痛苦开始。

    你可以试试“冥想”:专注当下,方能着眼未来。

    本书讲了理想、就业、自由、平等、社群、文明、民族主义、宗教、文化、恐怖主义、战争、谦逊、神、世俗主义、无知、正义、后真相、未来、教育、人生意义、认识自我,共21个全球性热点议题,共28万字,我将它浓缩成2万字的知识大餐,分享给你,这就是我的价值。

    最后,我用一句话来总结这本书,想要适应未来,你得先屏蔽掉身体的感受。想拥有真正的自由,你得与宇宙融为一体。

    正如《超体》结局所言:

    Life is a billion years ago given to us。

    十亿年前我们被给予生命。

    Now that you know what you should do with it。

    现在你知道用它来做什么了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书推荐」尤瓦尔•赫拉利《今日简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gih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