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别关上寒门学子的最后一扇门

别关上寒门学子的最后一扇门

作者: 小西丫头 | 来源:发表于2018-07-31 08:36 被阅读9次

    河南省近期出台了一项新规定,凡是录取后不入学的高考考生,再次参加高考时,将被限制填报志愿学校数量。

    简单说,最重要的是两点:

     1.来年高考志愿最多只能填两个

    今年录取后不入学实际就读等造成招生计划浪费的,2019年报名参加高考将限制其填报志愿的学校数量,在实行平行志愿的各批次,仅允许其填报志愿的学校数不超过两个。

     2.将记入其个人诚信档案

    考生失信事实将记入其个人诚信档案,并在高招时向高校提供,作为对考生品德衡量的依据,高校可以拒绝录取失信考生。

    每年一到高考季,不论是考题、录取率还是优秀考生,就连天气都是全社会重点关注的大事。根据调查,本科高校放弃报到的新生人数一般占新生总数的1%—2%。学历层次较低的高校,放弃报到的学生比例有的超过10%甚至更多。河南省这一政策无疑是解决问题的一记重锤。河南省出此政策,无非是要解决上述这一问题,但这个政策真的有效吗?政策的发布,是让考生、家长重视志愿填报,想好了再报,不要浪费教育资源,可河南高考志愿报名时间是6月25日-7月7日,最晚报名的专科也是7月9日到13日。政策发布于7月11日,不免有亡羊补牢的意思。而且高招政策与房地产调控等政策不同,更需要提前告知,让考生提前掂量,充分考虑,才能达到效果。河南省匆匆发布这一规定,看似能够解决不诚信考生的问题,却实实在在是懒政怠政。

     

    为什么这么说?胡适先生说过,做学问要明辨、求因,而后才批判。解决问题也一样,发现问题,明辨求因对症下药,才能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为什么高招放弃报道的比例高居不下?可能是估分失败,被调剂到不喜欢的学校,希望再拼搏一次;也有可能是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退而求其次复读一年;还有可能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将这些考生定义成不诚信考生未免有失偏颇。

    现在高考报志愿都是先估分后填报,每年每个学校分数线都在不断变化中。考生估分难免不准,为求保稳一般都会降档报名。而在这种“盲报”的情况下,被调剂成为大概率的事件。此政策一出,是不是考生都应该去读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呢?这样四年的大学生活很有可能在痛苦与混日子中渡过,毕业后的大学生又对社会有什么贡献呢?再者,如果不想入学的学生选择先报道再退学,这条规定就形同虚设

    再说有些考生也许无法负担现在高额的学费生活费而不得已选择不去。虽然有助学做贷款,但目前贷款范围较小,审核不够严谨,不少助学贷款不能送到需要的人手中,因贫辍学的情况仍有不少。将这些因为非主观原因的潜在大学生定义为“失信”,不是当政者希望一次性解决问题的懒政怠政吗?

    有人说,考上了不去上大学,浪费了每年珍贵的高招名额。没错,一个人不去,意味着另一个期盼大学的考生因此复读,甚至直接弃学工作。但这个才更应该是高招工作应该改革的地方。建立合理考试招录制度,优化志愿招录制度,提前进行家校沟通,给予考生自主调剂选择的权利和机会,让每一个考生做出自己不后悔的决定。如果自主调剂下仍然拒绝报道,再列入失信名单。社会已经为考生提供最好的条件,还不珍惜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还在浪费社会资源。

    再者,高招工作也可以借鉴研究生考试模式,研究生录入报道率一直很高,原因在于考生在考试前已经选定了目标学校和专业,学校也公布了招生的条件。就像恋爱双方,相互了解知根知底,一时冲动的爱情才转化成了不可舍弃的亲情。考生在报考时更多是“明选”,而这双向选择的招录工作,不仅让学生奋斗更有针对性,也让学校更有紧迫感,不好好提升办学质量明年可能都没人愿意考。

    高考一直是国人跨越阶层最好最快捷的方式,但高招一直被诟病。为政者,考虑政策固然无法面面俱到,但一刀切式的懒政怠政我们不要,人民群众宁愿你多下一线考察,考虑周全,政策详细可行,落地执行有力,问题闭环处理。这样即使慢一些,高招工作才会在不断改革下越变越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关上寒门学子的最后一扇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gkc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