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
yoyo知你心|改变源于不想改变

yoyo知你心|改变源于不想改变

作者: yoyo_tt67 | 来源:发表于2017-03-01 16:12 被阅读0次

    C小姐年轻有实力,自己经营得不错,和老公的感情也不错,孩子可爱美好,在别人眼中应该是“人生赢家”,但是自己隐隐感觉内在有些不平安。

    和她谈话的过程中,发现她很喜欢讲故事,这些故事背后会带一句:我今天这样,我不知道是不是当时那些事情的原因。

    也许我们看过一些书,参加过一些微课,但是我们总容易听到一些自己想听的:因为曾经经历过xxxxxxxxx,所以大家现在xxxxxxxxx;我可以xxxx,然后我就可以xxxx。忘记书上或者微课上强调的:过程。

    过程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看C小姐的案例。

    C小姐看到这张卡牌之后,觉得卡牌里的ta颓丧,无精打采,压力重重,想轻松一些。C小姐第一反应想对ta说:挺起胸膛来。

    我问:ta跟你说什么?

    C小姐:好累

    其实从这一问一答间,已经能够看到C小姐有一个部分是觉得:我好累,另一个部分在说:挺起胸膛来

    当我引导C小姐看到这一点时,C小姐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胸口,无法大口喘气,于是我们做了一些呼吸和身体的调整。C小姐说,感觉到“开心”,同时,我注意到她的语音语调,并没有感染到她的开心,反而有一种疲累感。

    我好奇:你平时开心的时候,也是这样的状态吗?

    C小姐:不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平时开心的时候,是打从心底觉得开心的。最近看了武志红老师的书,书里说到:要多和自己连接。于是我最近每天都有听自己的声音,照镜子看自己。我发现自己的声音小,语调比较平,于是我开始改变,开始让自己大声,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有抑扬顿挫。

    从C小姐的描述中,我感受到她内心的拉扯——不断在批判自己这里不够好,那里不够好,恨不得让自己从头到尾都改造一遍。

    武志红老师的本意是,建立与自己的连接而不带批判这里的重点在于不评判。建议是一个解决方案,我们在看书或者听微课的时候,很容易抓住一个解决方案不放,忘记老师的本意是什么。

    这个建议蕴含几层意思。

    第一层,我们需要和自己建立连接。因为心灵成长的开始,我们是在处理自己和物的关系,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心灵成长到一定的阶段,我们必然会开始处理自己和自己的关系。所以,我们需要和自己建立连接。

    第二层,我们建立起连接的时候,容易出现自我评判/批判。正如上文C小姐在与自己连接的时候,就是一个反复自我评判的过程,内心会有一种声音:你看你讲话那么小声,你看你语调那么平淡,讲到学生上课都睡着了!你看你长得也不好看!于是C小姐更加没办法接纳这个“不完美”的自己,更加用力去“改正”,最后就像C小姐说的状态:好累。

    第三层,我们建立起连接的时候,要换一种眼光去看自己。也许有人看到这里就在想:那是不是要换欣赏的眼光?接纳的眼光?其实我们需要的是孩子一样的眼光:带着好奇心,探索欲望的眼光。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除了用我们的眼睛看,还可以用耳朵听,鼻子闻,舌头舔,触碰身体,感受直觉

    换一种眼光对于我们来说,特别重要,这是我们在和自己连接的时候,是否带着小我去连接。所谓小我的连接,就是我们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是为了逃避一些感受,逃避一些真相。

    比如C小姐的案例,她决定与自己连接的时候,已经是带“我不够好”“我希望改造自己”的评判。当她这样做的时候,只是再一次印证:看,你果然可以更加好,果然可以做得如何如何。这与武志红老师最终想要带给我们的“接纳自己”相背离

    所以,我们在看过一些书,上过一些微课之后,抓住的那些方法,不过是变成一个紧箍咒,让自己越来越被压抑,越来越痛苦,越来越累。真正的成长,不是一个做加法的过程,而是一个逐渐放下的过程

    我微课里的小伙伴说:每次我一听课,我就想睡觉。

    我说:那你就好好睡吧。

    ta说:不行,我要成长。

    当成长变成一个任务,只会把我们压得越来越重,越来越无力。只有我们逐渐愿意看到我成长背后的目的,是为了逃避什么、是为了掩盖什么、是为了保护什么的时候,我们才真正开启了成长之路

    开通树洞简信,欢迎大家来倾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yoyo知你心|改变源于不想改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gnq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