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堂
白镕
知水仁山,在此堂宇;
经神学海,发为文章。
一、注释
1.学海堂——在广东广州越秀山。为阮元督两广时所创办。
2.白镕——清顺天通州人,字小山。嘉庆四年进士,授编修。道光间,督广东、江苏学政,官至工部尚书。
二、赏读
1.格律
知水仁山,在此堂宇;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经神学海,发为文章。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上下联各分句:单联内24节奏点平仄交替,上下对应24节奏点平仄相反。
上联句脚:平仄,下联句脚:仄平。
2.对仗
上下联一分句:
“知水”和“经神”偏正结构词组相对;
“仁山”和“学海”偏正词组相对。
上下联二分句:
“在此”和“发为”是三字领相对;
“堂宇”和“文章”并列结构联词组相对。
3.联意
学海堂
白镕
知水仁山,在此堂宇;
经神学海,发为文章。
智水和仁山,都在这学海堂边;
所以,应当向经神郑玄和学海何休学习,提升自己的学问。
4.评赏
这幅联题的是《学海堂》,学海堂在广东广州越秀山。越秀山,亦称粤秀山、越王山,位于是白云山的余脉,由主峰越井岗及周围蟠龙岗、桂花岗、木壳岗、长腰岗、鲤鱼头岗等七个山岗和东秀湖、南秀湖、北秀湖三个湖组成。
上联,切题‘堂’字,写在学海堂,可以学得智慧和仁德。周围的环境。一分句,“知水”,知通智,智水也,智慧之水;“仁山”,仁德之山,取“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意。二分句,仁山智水在哪呢?“在此堂宇”,在学海堂旁边呀。意思是,学海堂周围有仁德之山越秀山,和智慧之(东秀湖、南秀湖、北秀湖)水,在这里修学,可以增加智慧,学得仁爱之心。
下联,切题‘学’字,写在学海堂,可以学得高深的学问。一分句,“经神学海”,东汉何休著《左氏膏肓》、《公羊废疾》、《谷梁墨守》,郑玄起而论难,与之抗衡,二人闻名当世,求学之人不远千里而来,京师称郑玄为“经神”,何休为“学海”。二分句,“发为文章”,‘发’,启发,传扬;“文章”,文辞,这里引申为学问。意思是,学海堂有像何休和郑玄一样的好老师,在这里可以提升自己的学问。
整幅联,从智仁经学扣题立意,勉励学子益知居仁,笃学敏行,极切学海堂之主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