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吃了个瓜,说因为一部纪录片,英国王室要和BBC“开战”了。
原来,BBC最近播出了一部关于英国王室的纪录片《王子与媒体》(The Princes and the Press),这其中爆了一些王室的黑料。
这部片子遭到了英国王室的猛烈抨击,认为BBC歪曲事实、无中生有、哗众取宠。
英国女王发表声明说,如果不把片子立刻下架,就要封杀BBC,并终止和BBC的一切合作。
而BBC则硬刚到底,认为真实性没有问题。目前事情还在发酵当中。
好,消息就是这样,我们来看看能学到点啥知识。
纪录片的核心是什么?
就两个字:真实。
但是,到底什么叫真实?
这个问题从纪录片诞生到现在,就一直争论不休。
比如《舌尖上的中国》,拍摄老百姓怎么做菜。
那么,是主角当天正好要吃那道菜,还是为了配合摄制组特地做的?
观众心知肚明,肯定是特意做的嘛。那么问题来了:你说它真实吧,这个场景其实是“演”出来的。
你说它虚构吧,里面的人物是真的,他也确实会做这道菜。
真实性到底怎么界定?
这样笼统地看,确实想不清楚。
其实,我们可以把“真实性”分成两个维度:一是画面的真实性,一是故事的真实性。
根据这两个维度,把纪录片分成四种类型:
第一类,画面真实,故事也真实。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帝国大厦》。
这部纪录片长达八小时,镜头没有任何的删减和修改,完整记录了帝国大厦八小时内的变化,在画面和故事上都保留了最大的真实性。
但是,这类片子往往观赏性极低,你根本看不下去。
第二类,画面不真实,但故事真实。
BBC纪录片《蓝色星球》中有这样一幕:
几千上万只明黄色的玩具小鸭子漂浮在蓝色海面上,非常壮观,观众过目难忘。
影片里说,这是1992年的时候,有一艘货船遭遇了风暴,上万只玩具小黄鸭掉到了海中,并随着洋流漂到了全球各地,近些年才被陆陆续续发现。
但是,影片播出之后,观众很快就发现了破绽,这些小黄鸭看起来非常新,一点也不像在海上漂流了很多年的样子。
BBC剧组后来承认,片中的小黄鸭确实是为了拍摄,现倒进海里的。
这种“摆拍”,其实是纪录片的常用手法。
世界上的第一部纪录片,1922年拍摄的《北方的纳努克》,就是摆拍出来的。
这部纪录片讲的是,在北极格陵兰岛上,因纽特居民的生活片段,包括他们怎么用冰块盖房子,怎么用干海苔生火等等。
听起来平常的生活故事,但拍起来没那么容易。
比如,拍摄时发现当地人的冰屋很小,老式摄像机根本转不开,于是他们现造了一个比平常大两倍的冰屋。
建好之后,又发现冰块挡住了光线,啥都拍不出来,只能拆掉屋顶。
纪录片中因纽特人的生活日常,都是在这个寒风刺骨的冰屋中摆拍出来的。
当然,在纪录片术语里,这不叫摆拍,而叫“非虚构搬演”。
第三类,画面真实,但故事不真实。
比如,著名导演陆川拍过一部自然类纪录片,叫《我们诞生在中国》,其中讲了一个雪豹妈妈的故事。
影片中这个雪豹妈妈名叫“达娃”,她在捕猎牦牛的时候不幸受伤,最后丧生了,观众很唏嘘。
但是后来,有专业的动物研究者发现,现实中根本没有“达娃”,影片中的“达娃”,是七八只雪豹分别扮演的,而捕猎牦牛的那一幕是一只雄性雪豹扮演的。
这引发了观众的质疑:这种“编故事”的纪录片还是纪录片吗?
有人认为,虽然“达娃”的故事是编的,但拍摄的画面是真实的。
也就是说,画面是由专业野生摄影师在自然状态下抓拍的,展现的是野生雪豹的自然行为状态,而并不是在驯兽师的口令下“演”出来的。
陆川把真实的素材剪辑成虚构的故事,是为了让影片更吸引人,同时也让观众更完整地了解雪豹生活。
这种剪辑手法可以理解。
第四种,画面不真实,故事也不真实。
比如纪录片《人类星球》中,有一集讲热带雨林里面的一个原始部落,那里的人生活在离地面30多米的树屋里,相当于10层楼那么高,画面很震撼。
当时我就纳闷,当地人为啥要住在那么高的地方?
上上下下多不方便?万一掉下来怎么办?
但片子里解释说,因为这样可以避免洪水和蚊虫的侵扰,还可以防止敌人入侵,我就信了。
结果播出后被人发现,当地人根本不住在树上,树屋是现搭的,故事也是编的。
现在我们知道了,“真实”有很多层次。
当我们讨论纪录片的真实性的时候,最好能落到具体的维度。
到底是画面的真实,还是故事的真实,还是人性的真实。
纪录片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记录真实”,而是通过呈现某个维度的真实,引发你对这个世界的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