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都挺好》那点臭钱是怎么赚回来的?

《都挺好》那点臭钱是怎么赚回来的?

作者: 瑞仕登猎头 | 来源:发表于2019-03-14 11:48 被阅读18次

    《都挺好》上腾讯视频首页那天,我就开始追着看。

    但我喜欢这部剧的原因,不是因为大部分人所说的“太真实了!”,而是我打心眼里,真的太喜欢姚晨了。

    作为苏家最小的女儿,她并没有受到掌上明珠的对待。从小就被重男轻女的母亲偏心对待,连一张家庭合照,都是拍成这样的:

    很明显,老大是个正经端着的高材生;

    老二是个靠混靠啃的二世祖;

    女儿是个不受待见的受气包。

    而一家之主的老爹,威严强大更像是故作声势。

    果然,现实中,老大苏明哲是一个远隔重洋用电话遥控弟妹照顾父亲的指挥家。

    老二苏明成,啃老族、妈宝男、没担当、无能自私、恃强凌弱……能用的贬义词基本上都能给他用上。

    而姚晨饰演的小妹苏明玉,明明有机会上清华,父母却因为“没钱供读书”让她读了个师范;最后还把她的房间卖掉了,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而她那个懦弱成性的爸爸,连气儿都不吭一下。

    真心同意网友们所说的一句话:真想让苏家的三个男人孤独终老,女人们愉快地生活在一起吧。

    然而,苏明玉这样一个一无所有的女孩,混成了集团公司的总经理。住个大房子,开着奔驰车,日理万机,很有钱。

    看了十几集,我发现,这部戏更真实的点,不是重男轻女。

    而是:钱是人生矛盾的焦点。

    “有点臭钱”的姚晨还真的不是随随便便当上有钱女强人的。我总结了她身上两点特别有用的财商思维。

    卖不卖基金?

    先搞清楚你的目标

    知乎上有一个高赞回复我特别认同:

    真正有着长远目标和人生规划的人,很年轻时就认清自己想要什么。这种人和我们的区别在于:他们掌控了主动权,而我们被现实外力推着走。所以他们最终接近目标,实现目标,而我们却在不断被动接受不情愿的变故和人生,再理所应当地把它当做自然。

    很明显,这两种人生就是从零启动的苏明玉,和那个混吃等死的老二苏明成的对比。

    苏明玉很早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跟大哥一样,出国留学。

    家里人不供养她上好大学,她就打兼职,争取奖学金,就是为了走近人生目标——攒够30万出国。

    哪怕她的目标可能是错的,她始终在排除噪音和困难,走在向上生长的路上。

    其实,这个世界就分为两种人,一种目标明确,一种自由散漫。

    自由散漫的人永远没有紧迫感,但是也永远迷茫。

    就像最近,股市特别好,有的定投了大半年的学员竟然开始慌了。他诚惶诚恐地来问:

    我定投的基金亏了两年,现在竟然赚了!我是不是要走?

    中国的熊市那么长,漫漫长夜都感受不到的恐慌,原来一到天明就被戳穿。

    不奇怪,没有目标就特别容易手忙脚乱。

    其实,对于普通人最简单的卖点判断方法,就是目标倒逼——如果你期待的定投收益率是每年赚10%,现在因为2500点到3100点的小阳春已经达到了,可以轻轻松松卖掉一半先看看。

    千万别小看10%这个收益率。

    回顾一下过去6年的股市,如果算净增长的话,从2300多点,净增长到2600点左右,6年期间只涨了7.8%,平均到每年的收益率,只有1.3%而已。

    然而如果这段时间如果你采用定投的方式,年化收益率的变化曲线是这样的:

    这期间,一共有6次机会,达到定投年化收益10%。这已经是一个很高级的结果了。

    股神巴菲特也不过年化20%,你达到他的一半还不赶紧开瓶红酒庆祝庆祝?

    所以,有目标的人会懂得收手。收手之后再涨到天上去,那都跟你无关。静候一个再入市的时机,重新定投布局,再期待下一个10%才是正道。

    这就是为什么:有目标的人永远在达成目标,没有目标的人永远在迷茫。

    因为,目标让人忘却了情绪,忘却了自怨自艾,忘却了环境的喧闹或者悲伤。

    要不要跳楼?

    量化你的每一步

    到了13集,那个软弱敏感又多戏的苏家老爹,竟然因为投资损失,吊着针玩起了跳楼。

    看上去是没几个人能劝得住的架势了,苏明玉来了,一句话:你跳吧。

    这话真的是大不孝了,然而话锋一转,她接着说:

    您想想,以您身体情况,至少还能活20年,每个月退休金5000块钱,一年6万块钱,20年就是120万。您要现在跳下去,损失的就是120万,您要不跳呢,只损失了6万。还没算上儿女给您的钱。这笔账你好好算一下。还跳吗?

    这一段我真的是看得目瞪口呆。

    用亲情,用未来,用希望来劝说别人别跳楼的桥段多了,用量化的数字来劝说的我还是第一回见。

    我想起了最近认识了一个知名电商的数据分析师,他可是一个知乎大V,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用数据挖掘的方式给店铺安排上新。

    也就是说,以后电商老板也没什么地位了,说要上新的产品,还得先让数据分析师给审核一遍。

    数据说了不好卖的东西,老板再喜欢也没辙。

    可见,量化是决策上多重要的一件事。

    现在这些事已经早就屡见不鲜。据说阿里的程序员,都是根据女生购买的牛仔裤数量给她们推荐一种新型的险种“碎屏险”的。

    那是因为程序猿哥哥们推测,穿牛仔裤的女生把手机放在屁股的口袋里,屏幕比较容易挤碎。

    除了商业上,理财投资,哪怕买个房,量化都是最基础的思维。

    雪球上有个大V,超级喜欢数据分析,他的方法是通过地区房产的涨幅,来决定自己买上海哪个区域的房子。

    下面一幅图,就是他扒下来的数据分析模型:红色是涨幅已经超过20%的,蓝色是没有。

    所以,在决策上,应该选择涨幅暂时没那么高但是周边涨幅已经很高的区域。

    ↑来自雪球刘轶南《一条数据狗的上海买房攻略:量化思维模型经典案例》

    量化,是投资你的金钱,哪怕仅仅是投资你的时间也需要的判断工具。

    举个例子,《都挺好》里面的苏明玉,曾经想着自己打工每个月攒2000块钱,就可以在很多年之后攒够30万出国读书。

    但是她幸运的是,遇到了她的师傅。师傅告诉她:

    你一个月攒2000块,毕业后只能继续攒钱,打工一个月只能攒3000多块,那也得攒个10年以上是不是?你省吃俭用10年,就是为了10年以后继续做个穷学生吗?就算你努力10年,出国留学,你回来之后能过上你所谓的“好日子”吗?而我手下的销售,干得好的,半年的提成就有30万。所以,小姑娘,赚钱靠的是脑子!

    这段话真的扎心了!不量化计算过的努力,其实有时候是毫无意义。

    最可怕的是,很多人毫不自知。

    写在最后

    回到文初,我想谈谈自己为什么那么喜欢姚晨。

    她从《武林外传》咋咋呼呼的郭芙蓉出道,后来红透半边天成为“微博女王”,一度因为离婚事件被闹得沸沸扬扬。一起一落之间,多少人早就会放弃继续拍戏这条路。

    然而,她生娃沉寂之后第一次拍电影,是一部口碑爆棚的《找到你》。

    她奔跑在深夜的垃圾桶前,声嘶力竭地呼喊;她在冰箱前遇到可能的女儿尸体时,瞬间骤变惊恐万分;她独立自信,也可以因为惶恐变得柔弱、苍白、憔悴不堪……

    我真的心生感慨:那个成熟的女演员,姚晨,回来了。

    她和《都挺好》的苏明玉一样,是个目标明确的女人。

    她是个演员,不是流量小花,始终拥抱着初心。

    我相信她一直践行着12年前出道时的目标,也量化计算了当演员这条路的回报,并且果断地、较劲地、坚韧地走下去。

    我佩服这样的女人。即使失去流量,即使几度起落,人生不就是那样为一个简单目标而前行吗?

    愿你也从今日起,拿目标、量化两个原则算一算自己的投资:包括钱,包括时间,包括你的初心、精力和满腔热情。

    (来源:维小维生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都挺好》那点臭钱是怎么赚回来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grq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