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互联网大厂频刷存在感,从996、PUA到“35岁魔咒”,从内卷、“员工监视”再到打工人,互联网人谈论的热点都与职场文化与职业发展息息相关。
最近,在职场社交平台上又有一名大厂员工爆料称,自己从某数科跳槽到了某金服,下班时间也从晚上10点延长到了凌晨12点。
然而这些都是小case。作为互联网人,加班可以说早就成为了家常便饭,但半夜两三点的工作群里发来的必回信息,可能真的会成为压倒打工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话说曾在大厂打工的笔者,也有这样的经历。很多时候,晚上至凌晨都会有领导的微信过来,某一次睡着了没回复,领导就去找没睡的同事把事办了,等我清醒的时候,是满满的尴尬。所以之后我都不敢睡太实,手机也不敢有静音,有动静时刻操起手机看。最苦逼的是每天凌晨,偶有早起的长辈群发短信我忘记设置静默提示,不断的信息提示声,能把我整到神经衰弱……
到了去年年底,“逃离大厂”忽然成为了新的职场热词。在各个社交平台上,有关逃离互联网大厂的各种话题也在不断发酵,热度甚至一度与“逃离北上广”不相上下。
大厂打工人的职场生态到底有多可怕?为什么里面的想出来,外面人的又趋之若鹜的想进去?
01、加不完班的背后是成为“工具人”的迷茫
大厂究竟有多忙?996早已成为了很多互联网企业的默认工作时间。
2020 年的最后一个普通工作日,晚上9:45,北京海淀区后厂村,滴滴打车显示的排队人数为 200 人,还需等待 180 分钟。
而这里聚集了腾讯、百度、网易、新浪等众多中国头部互联网企业,10点前后也成为大厂人的下班高峰点。
还是在2020年,“网红”公司快手因为厕所顶部装了计时器而喜提热搜。这个计时器,可以精确到秒,显示里面的人蹲了多久。
快手员工吐槽:“装上这个计时器, 大家都知道你拉个屎花了多长时间。”虽然随后官方解释称这是为了统计员工排队情况,以便规划移动厕所数量。但显然网友并不买账,快手的花名也变成了“快解手”。在避免员工划水这件事上可谓煞费苦心。
今年,拼多多23岁女员工猝死在深夜的乌鲁木齐街头令无数网友哗然。而随后爆出的“13休1”更令拼多多荣登“996是福报”的头把交椅。
而比996更可怕的不是9点上班+12点下班+一周工作七天,而是身体被掏空,头脑陷入迷茫。
在高强度的工作之下,“人”与“工具人”之间的界线已经逐渐模糊。而“打压式管理”、“机械式工作”、“信任缺失”、“年龄焦虑”等诸多问题更让很多年轻人待不下来,也走不出去。
当互联网行业走入下半场,红利期接近尾声、创新乏力、在焦灼中寻找增长,成为大厂和大厂员工的一种常态。
02、流水的员工,永远的内卷
有人说,大厂打工人最怕的不是忙,而是瞎忙、白忙。
为了显示自己更努力而留下来加班,或者为了不让自己看起来“不合群”而留下来加班已经成为常规操作。
这种通过拼命剥削自己,以获得少量竞争优势的行为,正是互联网打工人们所遭遇的内卷。
比如:
架构调整/人员优化后≈更疯狂地加班;
白天都在开会,开完会已是晚上,然后开始处理自己的工作……到深夜;
工作做完了,也最好留在办公室进行自我充电;
旁边组的都还没动,自己怎么好意思走……
人在这种加班的氛围中“被熏陶”,久而久之就会对加班习以为常,逐渐麻木。
这种自我消耗如影随形:一方面本身工作内容就多,你不得不自己压榨自己;另一方面氛围摆在那,非正常工作时间也必须“被迫营业”。
不知道从何时起9点前下班≈即将完蛋。害怕被边缘化,更害怕被优化走。
也不知从何时起,请三天假都变得犹犹豫豫,害怕被贴上工作不积极的标签。
更不知从何时起,两次跳槽之间想休息半年,约等于昭告天下:自己想出局。
互联网大厂,要么退出,要么继续。
03、逃离大厂的年轻人
今年年初,脉脉曾公布了一份《互联网人才流动报告2020》。报告显示全国19家互联网头部公司的员工平均年龄是29.6岁,其中字节跳动和拼多多的员工平均年龄更低至27岁。
而随着大厂员工平均年龄的走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也在逐年下滑。据《人才吸引力报告2020》的调研结果显示,互联网职场人的工作满意度在各行业中排名倒数第三。
虽然薪酬福利顶呱呱,但幸福满意度却拉了胯。
在脉脉最新发布的《人才流动与迁徙报告2021》中,超过一半的职场人表示,理想的职业状态是“生活与工作的平衡”,薪酬福利已不再是择业的首要标准。
毕竟,濒临垮掉的身体亟待被拯救,不知明天在哪里的焦虑感更需要被治愈。相较于国企和民企,互联网公司虽然能让你感觉到包容和平等,但焦虑感也“形影相随”,让打工人们时刻不敢懈怠。
当互联网走入下半场,公司日趋困难的高目标需求和重压之下的员工身心健康不匹配,成为“公”“私”双方的最大矛盾。
没有人能青春永驻,但互联网大厂却从不缺少新鲜血液。然而一代又一代的后浪,又能在日新月异的大厂奔腾几年?
所以一些职场“老炮”都在调侃,与其在大厂做996“工具人”,还不如找一份清闲的工作,再买那些加班最狠公司的股票,才是聪明人的选择。
或许逃离大厂不算困难,但人在职场就难以逃离内卷。无论是互联网大厂还是安稳的体制内,无论是创业还是自由职业,没有哪一种职业可以真的远离“江湖”。
打工人归根结底还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在此基础上再寻找职业生涯的主线。如此才能抵抗噪音,穿越迷雾,坚定按照自己选择的道路和节奏走下去。
04、写在最后
虽然渺小如我们无法改变这个社会和时代,但这并不代表作为个体的我们什么都做不了,只能躺平任凭命运的车轮随意碾压。
减少对外界环境的过分关注,增加对自身能力和状态的洞察。为有更多可能性的未来坚持努力,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谋划未来的同时谨记活在当下。
不要让行业的内卷,成为人心的内卷。
其实那些能穿越经济周期的好工作,都掌握在每个人自己的手里。如果有清晰的认知自我,进行职场规划,很多令人纠结和焦虑的现状就能找到解决之道,甚至还能找到另一条“康庄大道”。
本文由经理人分享(ID:manashare)原创,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申请授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