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清风屡屡 ‖ 杨凝式入伏避暑帖

清风屡屡 ‖ 杨凝式入伏避暑帖

作者: 78a894cd0966 | 来源:发表于2020-07-24 12:54 被阅读0次

古人云:“大暑乃炎热之极也”,一个“极”字,概括了这一节气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热!传统上在二十四节气之下,又分了七十二候,每一个节气都有三候,各占五天。用来更细致地描述这一节气的天候特征。大暑自然也有三候,分别是:“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时节,天气渐热,夏天让人回到自然,从一切矫揉造作的生活环境里解放出来。历代书法家的妙笔夏天,则充满了独特的韵味,给人带来无限的欢乐。

杨凝式《夏热帖》,是唐末五代书法家杨凝式传世不多的几件作品中唯一的草书作品,是他苦于夏天署热而写的一封短札。内容大致是,因天气炎热,送给僧人消夏饮料“酥密水”表示问候。卷后有宋王钦若,元鲜于枢、赵孟頫,清张照等四家题跋。卷前后及隔水上钤有宋“贤志堂印”,元赵孟頫,明项元汴,清曹溶、纳兰成德、清内府等鉴藏印。另有数方古印不辨。曾经明内府、项元汴,清内府收藏。《石渠宝笈初编》《式古堂书画汇考》《珊瑚网书跋》等书著录。

《夏热帖》,纸本,草书,纵23.8厘米,横33厘米,8行,每行6字不等,共32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凝式啓:夏熱體履佳宜,長□酥密水,即欲致法席,苦□□□乳之供,酥似不如也。(以下数字残损难识)病?(下二行残损)。

《夏热帖》是杨凝式写的一封信札。内容大致是,因天气炎热,送给僧人消夏饮料“酥密水”表示问候。这一书帖笔画雄强劲健,线条较粗者却没有臃肿肥软的毛病,大多用方笔、折笔,显得刚劲有力;线条较细者也不存在细弱轻浮的毛病,笔力遵劲,点画飞动。有的笔画尽情伸展,非常痛快;有的笔画之间曲折宛转,紧密相连,气势连贯,整幅作品疏密错落,攲侧变化,并且在草书中夹杂了行楷书。

《夏热帖》局部

欣赏这一书帖,我们可以发现它在用笔、结体上,与颜鲁公书的《刘中使帖》、柳公权的《蒙诏帖》等有相似的地方,都具有笔力劲健、结体宽博的特点,杨凝式正是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在行草书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夏热帖》局部

宋代书法家李建中曾题诗:“枯杉倒桧霜天老,松烟麝煤阴雨寒。我亦生来有书癖,一回入寺一回看。” 表达了对杨凝式书法的倾慕。此帖笔势雄健纵逸,锋芒灼耀,结体富于变化而不失法度。

在晚唐书法衰落的形势下,杨凝式挺然崛起,独树一帜,是一代承唐启宋的著名书法家。他的书风直接影响北宋书坛,宋人对杨凝式顶礼膜拜。“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深受其影响。苏轼评曰:“自颜、柳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汩没者。”

《夏热帖》局部

《宣和书谱》等典籍称杨凝式喜题壁,久居洛阳,好游佛寺道观,两百多寺院均有其壁书,风靡一时。如无杨凝式墨迹的寺院,往往会先粉饰其壁,摆放好笔墨、酒肴,专门等杨凝式来题咏。杨“若入院,见壁上光洁可爱,即箕距顾视,似若发狂,行笔挥洒,且吟且书,笔与神会。书其壁尽方罢,略无倦意之色。”

黄庭坚至洛阳遍观僧院壁间墨迹,他说:“杨少师书,无一字不造微入妙,当与吴生(吴道子)画为洛中二绝。”又说:“有晋以来,难得脱然都无风尘气似‘二王’者,惟颜鲁公,杨少师仿佛大令尔;鲁公书今人随俗多尊尚之,少师书口称善而腹非也。欲深晓杨氏书,当如九方皋相马,遗其玄黄牝牡乃得之。”此后,书坛以“颜杨”并称。连挑剔的米芾也赞其“天真纵逸”“如横风斜雨”等等。

 杨凝式是何许人?

唐昭宗时进士,官秘书郎,后历仕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官至少师太保。卒于任上,赠太子太傅。凝式善文辞,工书法。《宣和书谱》等典籍称杨凝式喜题壁,久居洛阳,好游佛寺道观,两百多寺院均有其壁书,风靡一时。如无杨凝式墨迹的寺院,往往会先粉饰其壁,摆放好笔墨、酒肴,专门等杨凝式来题咏。杨“若入院,见壁上光洁可爱,即箕距顾视,似若发狂,行笔挥洒,且吟且书,笔与神会。书其壁尽方罢,略无倦意之色。”他的书法初学欧阳询、颜真卿,后又学习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一变唐法,用笔奔放奇逸。无论布白,还是结体,都令人耳目一新。

在晚唐书法衰落的形势下,杨凝式挺然崛起,独树一帜,是一代承唐启宋的著名书法家。他的书风直接影响北宋书坛,宋人对杨凝式顶礼膜拜。“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深受其影响。苏轼评曰:“自颜、柳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汩没者。”

相关文章

  • 清风屡屡 ‖ 杨凝式入伏避暑帖

    古人云:“大暑乃炎热之极也”,一个“极”字,概括了这一节气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热!传统上在二十四节气之下,又分了七...

  • 资料 | 通许时氏与杨凝式《韭花帖》

    通许时氏与杨凝式《韭花帖》 《韭花帖》是唐末五代杨凝式,于后汉乾佑元年(948年)所书。行书,墨迹麻纸本,高26厘...

  • 选一个入手

    赵孟腹赤壁赋 杨凝式韭花帖 智勇千字文 王羲之圣教序

  • 浅谈书法笔中有物

    书法要既有文采又有内在的质地美。 何为笔中有物 颜真卿《祭侄稿》、杨凝式《韭花帖》、李建中《土母帖》和张旭《古诗四...

  • 临习杨凝式《韭花帖》

    方幅。69*69。临习是一种修行。在临写中创新。

  • 节临杨凝式《韭花帖》

    《韭花帖》为杨凝式所写。被称为天下第五行书。黄庭坚赞其: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

  • 杨凝式作品分析:闲静与狂纵

    韭花帖 [五代] 杨凝式 纸本 无锡市博物馆藏 释文:昼寝乍兴, 輖饥正甚 忽蒙简...

  • 韭菜帖

    传奇书作《韭花帖》出自五代杨凝式,帖上有明末文人徐守和的题跋:“八百年来谁作祖,十三行外自成家”。意思是《韭花帖》...

  • 行书《韭花帖》

    2021年9月24日,开始了第五行书杨凝式《韭花帖》的学习。这次换了一种风格。 为了写好,...

  • “疯子”杨凝式

    《中国书法史笔记-(隋唐五代卷)》(十一)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大唐帝国,终究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风屡屡 ‖ 杨凝式入伏避暑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gsjl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