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弟昨天提交了2020年的详细计划,内容及细节让我惊讶。在病情肆虐的今天,她仍然能够静心、观己,写出详细、反思深刻、目标明确的规划,真的很棒!
前面两天,把40集的《天龙八部》追完了,追完了以后,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了自己成为里面的那个扫地僧,简单、平静、平凡,却又如此的厉害。(针对这部剧,我还会写篇文章,聊聊自己的感悟)
就在把剧追完后,我开始意识到,如果这种疫情防控是一种常态,我该怎么办?是不是还要拿天灾来给自己做不努力的挡箭牌。
常态和变数
我的师父11年前跟我分享过一对词,就是常态和变数。那个时候我的女儿刚满一周岁,突然发烧拉肚子,吓坏了我们一家人。
我焦急万分,师父就告诉我,孩子长大三冬四夏(经历了3个冬天4个夏天,孩子就7岁了),总是要经历一下头疼脑热的小病小灾。这是常态,不用太过于焦急,只要正常饮食和防护就可以了。拉肚子很快就会好转,就过去了。
这是看似变数的常态,心里要知道,它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还有一种是看似常态却隐藏着很大的变数。如果还拿人举例子,那就是中老年人的生病,不再是不疼不痒的小事了,而预示着身体的变数。
恰恰很多人在这个时候反而疏忽了,认为对自己身体很有认知,觉得没啥大问题,殊不知,这里面可能潜藏着大的风险,而这个风险一旦发作,就无法控制。
今天的新冠状病毒不是常态,它对于我们绝大部分人来说是天灾。
在没有解决方案出来之前,我们拿它无能为力,只能做到不出门,减少交叉感染。可如果短时间内没有办法解决它,对我们来说,就变成了一个常态的生活环境。
应对这样的常态生活环境,我们该怎么办?
我个人是这么做的:
1、清醒的认识到,保护好自己就是对环境最大的贡献。
觉得无所谓,耐不住寂寞,总觉得自己是幸运儿的人,看起来很豁达,实质是对自己和别人的不负责任。
所以,一天两餐,在家呆好。
2、刻意练习,正逢其时。
在家呆着也有好处,就是终于有时间好好的做下自己一直以来想做却又拿时间当借口的事了。
比如:练字、打坐、读书、写作等等。
练字练着练着就发现,自己想要的和做学生时被逼的,真的感受有很大的不同。能想到现在的孩子如果没兴趣,被逼的效率是极其低下的。
重不重要,有没有用不是别人认为的,而是自己认为的,就像我现在练字,不是别人认为我需要练字,而是我觉得自己要练,所以很有效率。
接下来的每一天,我打算花3个小时阅读,并做笔记和输出文章。毕竟时间花在哪里,成果就在哪里。
3、结合自己的大规划,找到增长点。
用一个词来形容现在的大环境,叫弯道超车。疫情的蔓延,恰恰又给了一个机会,全国人名都在恐慌和虚度的时候,你在默默的超越。
这个超越跟自己的规划有关系,而如果你现在没有规划,那就正好静下来,好好想想自己的规划,有很多时间去思考和打磨,相信这份规划也会很有深度和操作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