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对读书的感受经历过好几个阶段。
1. 应试阶段
从小我对课本外的书就很难提起兴趣,记忆中为数不多的自己主动阅读课外书籍,也仅限于高中时的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以及零零散散的几本世界名著。当时我是个“功利主义者”,只做能快速提高考试成绩的事,于是像阅读这种投入周期长但见效慢的活,自然就被丢在了一边。例如许多课后扩展阅读文章,如果不在考纲范围内,就根本不会引起重视。记得当时我们的语文老师在发现这种情况后,多次苦口婆心地劝道:“如果你们今天错过了这些优美的文章,这辈子都不会再回来看了”。现在想想,一语中的。
2. 泛读阶段
不爱读书的特点直到大三才发生改变。记得当时在一堂新东方的GMAT课上,老师跟我们聊起了读书的话题。虽然我现在已经记不清当时的具体内容,但印象中那是我第一次发觉“原来读书这么有用”以及后悔自己过去没把时间花在阅读上。
于是从那时起,我主动去找书看。我开始习惯每天泡在图书馆里,开始路过旧书摊会停下脚步买两本看上去有趣的书,我开始发现过去自己的生活是那么得狭小,认知是那么短浅。这种习惯直到工作后一直保持着。虽然是漫无目的的选书,但我对读书的感受已从过去的功利至上到拓展自己的视野和认知。
3. 主题阅读阶段
泛读的一大好处就是,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能派上用场,虽然有时仅仅是一些表面和浅显的作用。记得刚毕业时面试一家韩企,终面时老板让我说一本印象深刻的书,刚好那时读完韩国作家崔仁浩的小说《商道》,于是投其所好,最终获得录用。但是,泛读的弊端也渐渐显现,尤其是一本书读完后不久就忘,甚至几个月后重新拿起来,发现脑海中完全没有印象,像是在读一本新书。
花费数小时读完,结果除了大致轮廓,收获全无。这使我认识到自己阅读的方法需要好好改进,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围绕某个主题阅读。以投资为例,我的大量阅读书籍都是围绕着“价值投资”的主题,从最基本的“道”,到实操层面的“术”。围绕一个主题阅读的好处在于,相关知识和认知被反复激活、强化,于是原先的“读了就忘”慢慢转变成如今的“信手捏来”。
4. 与作者“交朋友”阶段
有“与作者交朋友”这番认识,最初是来自于巴菲特副手查理芒格的一番话,他认为读书最享受的就是能与许多已经不在人世的人“交朋友”。后来我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看到了类似的内容,大意是,书中许多文字都是作者用心良苦反复琢磨后的精华。如果我们能从作者的角度,就能对一本书的内容有更好的理解和认识。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脑海中不断回忆过去二十多年来对读书的感受,直到行文至此,才发现原来这么些年已有如此大的变化。我对读书的感受,是从最早的“单纯输入”,到后来的“输入+思考”,再到目前的“输入、思考、输出”的转变。小时候记名人名言时常会用道:“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虽然那时全然为了写个高分作文,但现如今看来,我未来的成长,一定少不了阅读的陪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