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一座大坝,众人所看到的是轰轰烈烈的建坝工作场景,其实前期的许多工作都类似于隐性。例如勘查选址,勘探收集地质资料,施工设计等很多工作都是在正式开工之前好多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前就一经开始了的。有些项目甚至开始了“三通一平”工作后又搁置的都有。拿三峡工程来说吧,早在一百多年前,中山先生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了这个设想,之后也有过几次动作,可又几次搁置。直到解放后新中国成立,毛泽东一直心中挂牵着三峡工程,从1953年到1958年不到5年的时间里6次召见林一山(林一山,当时中南局的水利部长,后来的长委,长办主任,长期主持长江流域的水利工作),详细了解有关三峡工程的可行性及其他情况和相关知识,有些地质知识他老人家都能夠脱口而出。更有他老人家留下的美篇美句“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所寄托的百年三峡工程之梦。到三峡工程全部竣工,差不多一百年整,真可谓是百年梦想,百年工程呀!
建设大型水利枢纽,选择恰当的坝址很重要,这包括地面的环境和地下的地质等方面。有时要沿着河流上上下下好多趟,反复考查比交论证才能决定下来。还以三峡大坝为例来说,从西陵峡口到三斗坪(现三峡大坝坝址)四十公里的距离,在筛选坝址时就选了15个点,后经专家二十多年的反复考查论证,最后落址在三斗坪。然后又经三年的钻探取样(总钻深530OO米),把岩心提供给专家作岩石力学实验。另外还有许多其它的资料收集论证,你要设计能抵御百年一遇洪水的大坝,你就得收集这条江河很多年份的水文资料做依据呀。凡是由宜昌乘船游三峡大坝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船入西陵峡口,两岸山峰壁立,头上如一线天,可船近三斗坪,天空却豁然开朗,四野开阔,另是一番景象,何也?原来三峡大坝和葛洲坝都是重力坝,须要开阔的施工场地,故选取三斗坪做坝址。其实在构思论证三峡工程的过程中葛洲坝工程也早包函在其中了,所以,葛洲坝工程又称为三峡工程的实验工程。在三峡工程之前,葛洲坝工程是中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中国水利建设史上没有过的大型水利工程。葛洲坝工程的修建为三峡大坝的建造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本集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