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原创】 读《终身成长》松龄有感(2)2020-2-26

【原创】 读《终身成长》松龄有感(2)2020-2-26

作者: 黄松龄 | 来源:发表于2020-02-27 00:00 被阅读0次

          一、 关于能力和成就

          关于能力和成就,我们很多人都有一些错误的想法,特别是一些人在讲诉名人的能力和成就的时候总是喜欢夸大并加入一些传奇的色彩。让我们逐渐认为,是那些孤独、聪明的人突然间发明了了不起的东西。

          其实不然,举个例子吧,就拿爱迪生来说,他其实并不是一个孤僻的人,在关于电灯泡的研究工作中,他有30名助手,其中包括训练有素的科学家,研究工作是在一家当时最高水平的实验室里进行的。电灯泡也不是突然间被发明的。事实上,灯泡并不能说是一项单独的发明,它是由多项旷日持久的发明创新组成的,每一步都需要一名或多名化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工程师及吹制玻璃的工人来协作完成。爱迪生不是一个单纯喜欢鼓捣小发明的人,也不是不谙世事的书呆子,他是个天才,但是他并不是从小就是天才,他的传记作者保罗˙伊斯雷尔通过对他所有信息的了解,认为他当时在家乡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男孩。为什么他最后出类拔萃呢?

          最终令他出类拔萃的是他的思维模式和努力。他从始至终都是一个好奇心强烈、喜欢拆拆补补的小男孩,不断寻找着新的挑战。他对自我提高和发明的热爱从未间断过。因为爱迪生就属于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当他面对实验失败的时候,则动用自己全部的能力来学习,来调整。虽然自己也会有招架不住的时候,但他采用的应对方式却是坚持不懈,全力以赴。

          现在想想,我们身边总有些“不愿努力”综合征患者。这些人在面对挑战或者艰难的转折期时,总是把它当成一个巨大的威胁,威胁着他们可能因此暴露自己的不足,从胜利者变成失败者。所以他们最后,不为了学习,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那些自我意识,放弃了努力,总想做些简单容易的事情,因为怕努力后也达不到要的结果,所以不努力反而显得不那么难看。这就是他们不努力的原因和借口。一次次用这样的借口来麻痹自己,来说服自己。

          这就是那些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固定性思维模式会限制人的成就,他让人的头脑中充满了干扰信息,让人们不屑于努力,毁掉学习策略,也会让其他人变成审判者而非我们的同伴。其实想达成重要成就都需要明确的关注点、全身心的努力、无穷无尽的策略,还有那些学习中的同伴。

          你认为艺术才能一定是天赋吗?再讲个事例,《用右脑绘画》这本书中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些学生在参加了短期绘画课后的自画像对比,可以说让人特别的惊讶。

          左边是学生们刚进入培训时的自画像,而右边是五天的课程结束后他们的自画像。在一开始,这些人看上去没有什么艺术天才,但是短短几天后,每个人都可以画画了!作者爱德华兹说“这种情况非常典型,大部分人将绘画看作一项神奇的才能,只有少数人才拥有,而且永远也只有少数人能拥有。但这是因为人们不理解绘画能力的构成部分——那些可以学习的部分。事实上,这根本不是绘画的技能,而是观察的技能。是人们对边、空间、物体之间的关系、光影以及整体的观察的技能。绘画要求我们去学习其他各个构成部分的技能,然后将他们组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工艺流程。有些人可以在生活中自然地获取这些技能,而有些热必须通过学习才能将这些技能联系到一起。”

          这种说话,我非常的认同,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作画的大师,但是会画画这一点是可以通过训练达到的,因为我小的时候画画就发现,我画的好的原因就是我比较善于观察,我可以看出我所画的和实际物体哪里有差别,从而进行调整就可以画的越来越好,越来越像,会抓住物体的特点而已,并不是我比别人有天赋。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有些人可以通过少量或零培训做到某些事,并不代表其他人在培训后做不到这件事(有时会做得更好)。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太多太多的人认为,一个人早期的表现就可以告诉你有关他们的才能和未来的一切,其实那些都是可以后天再进一步开发和学习的。

          二、 “标签”

          这里的标签可不是指的衣服上的那种标签。而指对人的一种评价,当然标签有肯定标签和否定标签两种。如果人有成功的潜能,那如何才能对自己的潜能有信心呢?如何才能给予他们大步向前的信心呢?很多人会说,夸奖他们,听上去很有道理,可是你会真正有效的“夸奖”吗?看了这本《终身成长》让我明晰了很多的困惑。

          心理学家们对几百名学生进行了一项实验,这些学生大部分处于青春期早期。开始的时候,给这些学生十道非常难的智商测试题,他们大部分完成得很不错。研究特意把对他们的赞扬分成两部分,对一部分学生的能力进行赞扬,“哇,你做对了8道题,这个成绩非常棒,你在这方面非常聪明。”他们被放在了“你太有才了”这个位置上。至于另一部分学生,则对他们付出的努力进行赞扬:“哇,你做对了8道题。那你一定非常的努力。”他们并不会感到自己拥有什么特别的天赋,他们受到赞扬的是他们为了成功付出了努力。

          这两组人的起点是完全一样的,但是在夸奖之后,他们的走向开始不同,对能力的夸奖让那些学生们陷入了固定型思维模式,他们表现出了所有固定思维模式者拥有的特征:放我们让他们选择的时候,他们对有挑战性、可以让他们从中学习的新任务表示拒绝。他们不想做任何可能暴露自己缺点的事,为了避免别人对他们的才能提出质疑。相反,因为自己的努力而被夸奖的学生中有90%的人希望挑战可以让他们学到新知识的新任务。之后的实验中,继续给这些学生们一些新的难题,他们完成的都不太好,被夸奖有能力的学生们此时此刻已经认定自己一点也不聪明,并对做题失去了任何的兴趣,就算给他们一些比以前还容易的题也无法挽回。而那些被夸奖努力的学生,困难意味着付出更多的努力,他们依然热爱难题,并且很多人说,难解的题是最有意思的。当他们回到较简单的问题上时,他们的能力早已远高于此。

          看了这个实验,不知道大家作何感受,却为我敲响了警钟——是我们的夸奖方式将普通的孩子变成了骗子,我们告诉他们,他们是非常聪明的,最后却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很愚蠢,做出蠢事,但依然声称自己是聪明人。当我们把“有才能”“有天赋”“杰出”这些标签贴在孩子们身上时,其实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并不想剥夺他们对挑战的热爱,阻碍他们掌握通往成功的秘诀,但我们的做法却带来了这样的结果。因为当你被贴上肯定标签的时候,你害怕会失去它,而当你不幸被贴上否定标签的时候,你会害怕自己正如标签所说。

          所以你还会给孩子贴上标签吗?这个孩子是艺术家,那个孩子是科学家。请记住,你这样说并不会帮助他们,即使你可能是出于好心的想称赞他们。请换一种夸奖的方式,用一种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方式去夸奖他们,比如对孩子的努力进行夸奖。创造条件去教会你身边的大人和孩子掌握成长型思维模式吧,让他们即使被贴上否定的标签,依然可以掌控自己的努力和学习。

    ……未完待续!

    写于2020年2月26日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创】 读《终身成长》松龄有感(2)2020-2-2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gvnc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