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里有个情节:女主为际遇所困反复不得解,在寺庙偶遇高僧,于是向高僧寻解:
“一个缘份如何可知是良缘或是孽缘?”
高僧答曰:“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良缘孽缘,只在心中所想,与缘份本身无关。”
我也正为际遇所困反复不得解。向友人请教,友人说就象那个经典的故事,一群人被闷在密闭的房中,因无明而不觉苦。有一天一个人打破了窗户,于是得见风雨无情与世间的一点颜色,若你在其中,此时是选择从破窗中出去,或是把窗户胡乱糊上继续闷在里头?
友人睿智且清醒,伊知道习性的恐怖力量,也知我心性,故讪笑我恐怕很快就有机会重新飞一般地扑回那残破的旧世界,让我“欢喜”的事情恐怕也会越来越多。
我听出伊的不苟同,我也知晓我心底里确实害怕出去,我想继续闷在旧世界里不去闯荡。但我分明见识到了世界已有些不同了,将明未明的我无法说服自己选择那条屈辱的安逸之路。
书上给的建议是放下自我的那些筹谋安排,不要听信内在情绪好恶的声音,而是绝对的臣服,不带有目的意图结果期盼的交托,把自己完全交托出去,自我让道,让生命更高的那个智慧来接管。
既然小我已无能为力,小我多年来的的谋算心机及费心努力并没能将自己带到那个梦想的地方,那不如让位给生命的更高智慧。让来到到来,让事件与情绪流经我而不去伸手搅扰挽留,看命运之流最终会带我去到哪个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