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个人都个性、爱好及承受能力而定。
先讲个身边的例子吧。座标东莞,我有个前同事,2008年,从某国有银行东莞市某支行行长(相当科级干部)转到某事业单位做科长。
我们那时很好奇,他怎么光鲜的银行行长不做,来清水衙门事业单位做科长?
后来混熟悉了,忍不住问他。
我生怕问到他什么隐私,正惴惴不安中,结果他的回答让人很意外,“银行每年有放贷和存款任务,我主要负责放贷。如果放贷金额少,考核通不过,要扣奖金,还被批评。若放贷完成任务,有坏账烂账,金额大点的,是要追究放贷人责任的,严重的会坐牢。人的精神压力很大。”
“而且银行每月都有内部培训学习,还要考核,随着培训学习强度越来越大,学习的新知识新技能越来越多,我的年龄一年年增大,我感觉越来越吃力。你看,我35岁,头发白了一半。”
这个同事至今还在之前的事业单位做科长,收入稳定,生活平静,平安干到退休。
他的性格和善、平和,不喜欢和人争抢。他说挺满意现在的工作。
现在,一些在银行上班的年轻人取笑自己是“金融民工”,银行一样需要卖保险、推销信用卡,拉业务,难度不小,竞争进一步加大。
确实,银行金融发至今在,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银行系统网点急剧减少、很多银行都经历了大裁员,银行业务必须努力创新,适应市场需求,银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我接触的市级国有几大行银行从业人员中,高管是复合型人才,更容易出彩。如有的老总科技金融很厉害,带领同事做理论和实践创新;有的老总很善于立足某个细分市场指导创新设计银行金融产品或服务。
而且,金融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好。国家提出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科技兴国,发展创新金融,提到重要位置。银行作为金融业的传统一哥,面临新时期重大的机会和挑战。
因此,如果你真正热爱金融,勇于挑战突破,能承受压力的话,选择在银行上班,挺不错。
但如果想要安稳点的生活,还是考虑进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比较好,而且学经济或金融的,进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比较容易出挑,谁叫大部分考上的都是文科生呢。
你可以先办理银行入职,再抽空去考乡镇事业编,多个机会多条路,而且有考试经验,再去考省市地级的公务员或事业编,比较容易过。
一句话,人生的路只能永远向前,没法回头,所以不要委屈自己,结合自己的性格、爱好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