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的概率,孔子说过,仁者为人,想做人,就要明白仁的意义,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描述,个人要有一种在群体中的融洽关系,这种融洽在中国人的意识中有了升华,到了道德层面,仁者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仁者为人,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称作为人。
其实孔子这句话很朴素,方为人者,都有道德教化成长的过程,只是其熏陶领悟因个人资质差别不同而己,现在国学热,于丹用诗意通俗的语言讲《论语》,听过的人不少,二千多年前孔子和弟子们说过的那些话,让人感觉着当代人受用也是价值无限的,就是现在的知识分子也没有他们那种深刻,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历史是循环的,或者是历史是断裂的,就是说人的认知到了一个高度受到某种伤害一下子断了,人在一段时间中沉寂,重建中,认知重新启蒙,发育发展。
中国历史一直没有断过,但是中国历史上明清典籍确实很多,可以再现这一时期的历史,明之前基本上都是政治史,大多是官家朝代史,民间的记叙很少,到了汉之前,那就更少,民间生活如果想还原的话,难度就太大了,现在拍的历史剧,不是历史,只能算文化消费品。
同样我们看看西方,孔子时代前后的西方主要是环地中海这一段,古希腊人在这里也思想出人类的深刻,现在的一些城市遗址里被人们夸耀的是古希腊雕塑,特别是一些人体雕塑,我们不得不承认,那个时候的古希腊已经对人理解深刻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不管是战场上的战士还是奥林匹思山的众神,那些雕塑在美的意义上,太深刻的不说,就说人体黄金分割比例以及肌肉纤维的明淅的一条条的那种感觉,同时期的秦兵马俑与之相同就有点缺少些什么的感觉,当然兵马俑同样也是伟大的,两者比较对于人的意义,古希腊应该更为丰满些。
环地中海就是古中国的中原地区,古代一直是欧洲文明的中心,去过希腊的人都被那里宜人的环境所吸引,当代如此,古代也一样,爱琴海诸岛,岛岛都是奥林匹亚山诸神谈情说爱的地方,浪漫这个词就是在这片海屿被希腊哲学家感悟出来的,地中海四周的蛮族对这片天堂总是贪婪地窥视,地中海的强权有雅典和斯巴达,周边有更多蛮族游牧民族,所以这片地方征战不战,民族大融合在这里有着常态化状态,和平时期小城寡民,相互贸易为主的生活方式,所以这里就有了规则的基础,公平和平等,就是当时斯巴达很强大,它出征都得经过元老会同意,如果不同意,斯巴达国王是调不了城邦军队的,如果执意要打仗,也只能带领自己的近卫军而己。
我们回到古希腊雕塑,这种雕塑风格被古罗马人所继承,大卫王的雕像,维纳斯像,那种极致的美感里面有很多人文的意思,对于人的概念古西方已经有了定义,柏拉图的健硕的身材,以及古奥运会那个时候已经诞生,西方人心灵里人的定义已经有了,运动,战士,以及竞技,这些都是包涵着人这个定义意义里的那种东西,人应该是那个样子的,古代西方人的人体雕塑就是这种表达特点,当然它们也有道德的表达,大卫王雕塑人体的那种表达以及对人,以及应该成为人的内外在的方面都有体现,身体轮廓的完美诠释不用说了,凡是人都应该是这样子,或者通过运动,竞技让自己成为这样子,裸体男性的那个部位的表现却是很小的,这点就有点道德的含义,因为它代表欲望,人在追求自身完美时,没有错,但是还要抑制欲望,有一种象征的意义,即理性要战胜欲望,这也是宗教精神的一种底线诉求。
古代西方人生活在地球最适宜人生活的地方,他们自己都认为是上帝天选的子民,这种优越感使得他们中一些人清淡,思辧,诡辩,各种思潮被一群自称为爱智慧的学者称之为哲学,比起孔子诸子的思想都有想像力,面对优美的自然环境他们抒怀,在思想中找寻何为如此的自然精神,西方人的绘画里将自己周边的侵略者画成魔鬼的样子,古波斯人就是这个样子,古巴比伦人也是呲牙咧嘴的,都是半人半兽状的,唯有他们伟岸挺拔,俊美卓越,以及于比利时人第一次到非州看见黑人,当时西方人在讨论黑人和黑猩猩的区别,黑人是不是人的讨论。
当然现在关于人本,人文都是西方的定义的,现在意义上的大部分观念都是从西方来的,孙中山当年提出的民享,民治,民有也是西方来的,一度儒家思想的声音也较弱了,关于人的定义,几乎都是西方的叙述,我们被迫称其为洋人,中间的酸楚应该还在记忆里,可以总结一下,西方定义人的意义比东方的内涵要丰满,近百年东方一直是学习兼融的过程,知耻而后勇的例子也不少,现在渐成东西方两大山头,东方兼融改良的文化模式走入佳境,这也是西方紧张和焦虑,关健还是在人,学习超越型比之守成型还是更有所图谋的勤奋和坚持,天行健 君子当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这个君子已经有了新的赋予,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可以做各自的解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