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一个看似不怎么值得拿出来说的话题,如何讲明白一件事情(不为教化,仅列举一些想法,粗框架,没有挖细节深度的一段随笔)。
生活还是工作中总会遇到一些人,沟通起来非常费劲,如非必要真想快速逃离尬聊现场。同样,看到一些人提交上来的报告或者方案,洋洋洒洒好几篇,但3秒就想打回。但一些思路清晰的人,即便讲出或者写出的内容没有什么洞见,至少让人原意听或看完,退而求其次也可能会部分采纳。如此一来,时间长了还会被人误解为对某人有成见。
(在此不赘述场景)同一件事情,先不论个人观点和情绪色彩,就事情本身的描述从不同人口中讲出来,别人接收到的信息是效果完全不一样的。有不少人讲话的时候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讲的自己急赤白脸的,听众仍然一脸懵不知所云。接收者本身还需要剥离情绪和事实进行判断,表述者再没有逻辑性简直就是灾难。
要把一件简单事情讲明白,看似这么简单普遍的事情,其实真不见的人人都能做得到,更遑论复杂的工作和商业洽谈了。这一个起码的基本能力,就决定了成功属于少数人。
简单搜了一下,发现其实这并不是小众的个例现象,有很多口才、沟通类的课程里面都提到这个话题,他们是作为一门生意来做的。简略翻了翻一些相关课程粗汇了一下,基本上大多是基于几个思维模型拓展的。对照到工作生活中,选择当下场景合适的模型就能解决一大半的实际问题。融会贯通穿插使用,像乔大爷那样达成现实扭曲力场也未可知。
5W1H:经典的记叙文框架,从小学时代开始写日记的格式要求(不展开赘述)。适用于描述某一具体简单的事实,复现事情的过程原貌,让听众了解情况。5W1H字面意思很简单,提其中who和why两点(现实中经常需要追问到的)。who(讲述人)用来描述人物的时候,常常会除了当事人外忽略掉相关其它关键人物而缺失完整性。why(听众)用来判断归因时,常常会被代入(讲述人)个人情绪,需要听众自行剥离。现实中5W1H多用于即时表述,如果有准备的时间或机会可以润物无声地夹入自己的思想。
人事物理:这是得到学习训练营中的一个用来学习、研究、输出的基础框架,小到一件事情,大到一个行业甚至学科都适用。抓关键人,列关键事,看关键物,想关键理。写了四个“关键”,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字面意思剔除零散信息,二是提取对当下目标、话题有价值的信息。比如去面试,除准备漂亮的简历和了解岗位需求外,可以先行查一下这家目标公司的班底规模、出身(人),看看是不是草台班子或者江湖骗子;翻一翻公司年鉴事项(事),了解一下业务状态和口碑;如果可以的话,提前试用一下服务或者产品(物),想想自己是否原意成为背后的螺丝钉;看看公司的商业模式和理念(理),是不是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这样综合一轮下来,在面试环节如果面试官要是问道“对我们公司/行业有过了解吗”这样的问题,把上面这一串讲出来,简直不要太爽。这些信息获取很简单,只要有名称百度一下满大街都是。这里仅列举一个面试场景,其它任何需可以提前准备的场景,都可以尝试用这个模型。
是什么(结论)为什么(判断依据)凭什么(结论依据):这是多用于书面方案报告类的一个极简模型,可在目标明确的大框架中作为子项拆解思路,或用来拆解简易的棘手事件(要围绕目标切忌跑偏)。可以描述一个想法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凭什么认为这个想法靠谱;可以用来写一个产品是什么,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产品,凭什么这个产品能解决问题/比别的好;可以讲一个什么样的解决方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方案出来,凭什么这个方案可行。这是我自己做事的兜底模型,实在没有想法/办法的时候,套着这个模型往里面填信息。先依据前置目标把能填的干条条先填进去,不一定能够想全面,一点点往外扩充完善,剩下的就是想方设法编了(大量查阅资料,看竞品怎么做,看别人怎么说,结合自己的场景融入进来)。
极简描述:这是《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所讲普世智慧中的一个观点,用一个极简的表述来讲明白一个复杂的事情/道理。此等高深心法,我还没有窥探出门道,待日后慢慢品吧。
除一些可用的模型外,结合自己窥探一些优秀的人做法,个人再给出几个非常非常实用的建议:
*·结论先行:(大多时候)讲话要结论先行,日常中别人没有耐性(有的人没有理解能力)听你慢慢推理演绎,把这个过程收到脑子里进行,直接做总结归纳;之后有必要再把脑子里的推理演绎过程选择性复现出来;
*·少发/不发大段语音:在线沟通的时候,要么语音电话要么打字,不要上来连续60s的语音一大串,如非必要(对面是不熟悉电子产品的老者,下属对领导,乙方对爸爸,舔狗思春等)情况下,大多数人是没有时间和耐性听的;尤其是普通话不咋标准的人,看看自己发出的大段语音被识别文字之后还是原意么?另外,文字信息不但有利于快速读取,而且便于检索。
*·不要用大长段:一条信息洋洋洒洒好几屏,不赘述,自己品(尤其是工作中用话术的人);
*·一定要加标点:额~不展开,品,细品!!!
*·恰当的断句断行:同上!
不要受应试教育的后遗症影响,不要怕是不是这句话说出去会错,成年人的世界很多事情不是对错判断,只有合不合适。合适的场景说合适的话,说的不合适了,想想下次怎么说就得了。
开篇就讲了,这篇没打算深写,仅仅是罗列一些自己的想法记个流水账,内容很散,没有前后注解直接引用一些资料,可读性不强。洋洋洒洒扯了这么多,就这样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