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很多人都是从那一跪而知道有百鸟朝凤这部电影,在学校听广播的时候听到有关那一跪的新闻,疑惑为什么一部电影却要因跪才能被人们所知道,去电影院看过之后也理解为什么片方给的排片量那么少,这部没有一点商业气的文艺片,没有大腕支撑,没有炙手可热的明星吸粉,也没有让现代人唏嘘的爱情童话,有的只是平淡的师徒,父子,以及唢呐,影片围绕唢呐给我们展示了一代唢呐人对他们所坚持的文化的不可挽留的悲凉以及大势所趋的无奈。
和朋友下午去看的百鸟朝凤,开始听说排片量少还以为没有,本打算去看其他的,恰好那天有排片,于是下午跑去看,然后晚上一起吃了个饭。途中我们都没人提及百鸟朝凤那部电影,不知道为什么,其实我看完之后内心是波动的,可是却不知道如何去聊起它,尽管我们还是在很愉快的交谈和吃饭,但是自己仍然觉得内心有些沉重,直到回来的路上才和大姐诉说对那部电影的看法。如果要给电影打分的话,我觉得我会打八分,是的,并没有网上九点几的高分,因为整个影片的后半段并没有很打动我,反而前面的拜师学艺让我泪流满面。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我们都不是懂文化的人,我们只是喜欢看电影,但是大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电影的画面,电影里的故事,以及整部电影给我们的感受,而那些感受我认为才是一部电影带给我们珍贵的东西。
影片开头五分钟就将我吸引其中,破旧质朴的房子,院子里两个老人悠闲的各自忙活着自己的事,老汉抽着旱烟时不时的咳嗽两声,老妇在慢悠的摆弄着纺锤,面色温和,略微带笑,场面温馨又和谐,和《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里那一对年老的夫妇一样打动人,只不过一个是乡里的和谐自然,一个是都市里的温馨默契,不一样的风格,却同样都很温情。这时候,一对父子急促的脚步声将这个平静而又安详的画面打破,父亲时不时的冒出几句山野粗话“狗日的”,电影院里的人听到这个都笑了起来,而我觉得这并无任何笑点的吧,然后父亲一摔,额头磕出血,儿子焦急的想扶着父亲起来,却被父亲一把甩开,示意他赶紧去拜师,儿子并不是特别想学唢呐,又是对父亲对自己强硬要求的委屈,又是对父亲的心疼,那一下他反而矛盾的不知如何是好,只有眼眶里的眼泪扑簌簌的往下落。父亲爬起来,拿出那因摔已被水泊打湿的烟,本想送过去给老汉,却没成想烟已经湿了个干净,没有一支可以抽的,失落的摆摆手,和老汉说明来意。老汉显然是历经过大风大浪的人,对于这样的小场面已然可以轻松对待,听完来意后,脸上看不出他任何的表情变化,气定神闲的沉默半响,那半响对于那个父亲来说估计有一年那么长吧。老汉默默的吐了几个烟圈之后,才慢悠悠的开口说道让看看那孩子的资质,于是乎就有了后来让电影院里的人又发出阵阵笑声的水瓢训练和吸管训练,其实我仍然没觉得有啥好笑的。我想到了什么呢?我想到了我自己的父亲,同样黝黑的面庞,同样的老实质朴,不一样的是他每天都会笑嘻嘻的对着我,我失落的时候会不断的跟我说着“面对现实”的鸡汤老人,我在想,他也曾如里面的父亲一样对我的人生抱着极大的希望吧,可当我遇到打击的时候他还是笑着说“没关系,以后你就呆在家,你老爸养你。”然后我就会笑着并装的一本正经的说:我才不要嘞,我不要变成一个啃老族。所以,我为什么笑不出来,因为我过度跳戏了,也因为我看到了平凡背后的一种父子情,品味着那个孩子的心情,由他想到自己,想到我的父亲,对,就是这么容易跳戏。
之后就是那个叫天鸣的孩子学艺,只是学艺之路也并不是那么顺畅,开始师傅不带他而是选择带上另一个学徒,在电影院的时候我就在想那老汉是真的觉得天鸣资质不好不想带还是想特地培养天鸣打磨他的心性呢?起初因为主角的仪式感作祟,我一直以为是后一种,但是仔细一想,前一种也并非没有可能啊!世上并没有那么多的刻意,只是时下的鸡汤为了勉励我们把那些磨难当成一种刻意,让我们感觉到自己的独特之处,你如果走出来了倒还好,如若并未走出来那可就惨了,死死抱守的刻意只是一种一厢情愿而已。所以,一切都很难说呢~
天鸣好几次都想回家,好不容易回了一趟家但是看到家里人的期望又不得不回来,只是回来之后又并不被师傅所器重,各种矛盾的心理不正像我们现代在外面的城市打拼的人吗?想回家,但是又害怕自己混得很惨让家里人丢脸,灰溜溜的样子略显可怜,想在外面混出来,可是外面的人才是何其之多,哪里有自己的领地,矛盾的进退两难。最终还是背着行李回到师傅那里,这时候老汉才给了他一个唢呐,说那是他当年学艺的时候用过的,看着那孩子大滴大滴的眼泪扑簌簌的往下流,却不知怎的自己的眼眶也湿润了,或许有种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感觉吧。但还是不知道老汉这次是磨练天鸣的心性还是因为看到了这孩子的善良所以才同情的给了唢呐,就像我们不知道老天给我们的一些磨难是要磨练我们还是这就是属于你该的吧~
还有一场特别打动我的戏,是天鸣在用芦苇杆吸水,连过路的庄稼人都说这孩子天天在这里吸不会把河水都吸干了吧,这当然是电影的一个小小的笑点,但是可以看到那善良单纯的孩子是多么的坚持,下雷阵雨的时候他仍然在练习着,直到老汉披着蓑师娘拿着伞来接他回去,那一刻,我真的很为那执着的孩子打动,而思忖着自己就从未有那样坚持执着的时刻,看到的是自己身上深深的惰性面,不由得自惭形秽。
电影中有好多片段刻画了天鸣的善良和单纯,例如起火的那段,割麦子的那段,看出这孩子不算是个机灵的人,甚至有时候觉得是个很木讷的人,但是他木讷的让人舒服和心疼,反而他师弟的油滑不一定很讨喜,最终他成为了老汉的继承人,这在影片里也是毫无悬念的,因为影片的很多细节都一一作了铺垫,只是影片又揭露了一个现实,你真的觉得单纯善良的人都会有一个很圆满的结局吗?继承家业,然后娶个漂亮媳妇,本分的守着家业,踏实安分的度过幸福的一生么?答案是我们很多人都被这样的励志故事安利了,世界上有童话,只不过童话前面请加上暗黑两个字,你以为灰姑娘的水晶鞋既浪漫又励志,可是你忘了那两个恶毒的姐姐因为穿不下水晶鞋而被削平的脚跟,水晶鞋上是滴着血的。你以为白雪公主终于战胜了恶毒后妈,幸福的和王子生活在了一起,可是那不是用七个小矮人作为备胎而换来的么?连童话故事都会有那么多细思极恐的桥段何况是在生活中。所以,单纯善良的天鸣并没有因为接手游家班而风光无限,取而代之的是世风日下的苍凉光景,以前的唢呐师傅都是坐在太师椅上受人敬仰,后来的唢呐师傅却被当做是卖艺的,更别提行什么拜师礼了,所以才有焦三老汉的暴怒,以及葬礼上的血染唢呐。焦三有一场喝醉了酒然后吹起百鸟朝凤的戏,那场景又让我想起了有一次我老爸喝醉了酒之后的异常兴奋的唱起了小曲,也让焦三这个人物变得更加的真实。焦三老汉无疑使固执的,他固守着他的理念,坚持着他的原则,到死都没有改变,有些让人扼腕。只是有时候我一直在想,坚持有时候是不是一场罪过,没有父亲坚持要天鸣学唢呐,也就没有之后的天鸣因为只会唢呐而为生计发愁,没有焦三所坚持的原则,天鸣或许可以和其他人一样另谋出路找到其他生存的法门,没有天鸣坚持听着师傅焦三的,或许他会想到将唢呐进行改良从而将一些西洋乐器那些新起之秀给PK下去呢?是吧,我毕竟是不懂文化的,因为文化或许就是需要那样一种坚守才可以得到传承,否则,都会被同化而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后面的一些镜头就给我感觉像在拍记录片,我竟然有些看不下去了,所以我也能明白为什么排片量这么少,毕竟我们生活在这样的都市,我们需要娱乐来满足和刺激我们的神经,那种喜悦的多巴胺的分泌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神经上的愉悦之感,而这里只有沉重的唢呐以及朴素的日常生活,由此可见,我们身处于一个多么浮躁的时代啊~我们是多么浮躁的人类啊~我也不知道我想表达什么?或许是坚持,或许是师徒情,或许是父亲与孩子,或许迷茫的探路人,或许是矛盾的共同体,或许只是浮躁,也只有浮躁而已~
还是浮躁的被生活中的各种小事而折磨,相比那些大事,总觉得自己有点拎不清的嫌疑,小事上有各种纠结病,譬如今天就为吃了一天的年糕君而耿耿于怀,心理把自己默默骂了十遍,但也就是各种波澜不惊的小事组成了我那可笑又可爱的生活,还好,尽管周围的很多人和事再不断的提醒着我一些事情,我仍然觉得自己是个好笑又可爱的人~为了那个傻傻的可笑的可爱的自己,我敬你,此刻,现在~而此时不知道是谁在这边吹着笛子,管他呢~好听就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