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作者: 飞鸟逐溪 | 来源:发表于2020-08-04 18:30 被阅读0次

今日关键词:爱

昨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看毛姆的《面纱》,在这个故事的后面,是瓦尔特来到云南深处,帮助人们战胜霍乱而自己感染离世。巧合的是下午我在腾讯上看到《医者2020》,一部讲述2019年12月以来中国武汉抗疫的故事的纪录片,从第一个画面开始,就忍不住扑簌簌地留眼泪。它叙述的冷静和克制,从另一个层面上让我感动到不行。

2020年的1月20日,结束一年的工作,我邀请自己之前的同事来家中做客。当天晚上就看到朋友圈里很多人在排队买口罩,看着这样的“疯狂”行为,我从心底里有一点不以为然,没这么严重吧。家中平时买的还有3个口罩,我想它够用了。21日,从合肥站到宣城,相约一起回家的表姐和我说,你戴口罩,在车上千万别摘口罩。在车站看到一群群人都戴着口罩,事情比我想象中严重。第一次,我长达5个小时没有喝水一直全程戴着口罩,直到妥妥当当地到家。接着就在微博上看到“武汉封城”的消息。

当我在家期间,我是一直克制地关注微博上的信息,因为我只要一看到一些和“奉献”这些字眼相关的信息,就会流泪,忍不住,就是打心眼里心疼,到后期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一些记录的文献和影片逐渐出现,我也是知道而没有查看的意愿。

前天看最新一期的《这就是街舞》,杨文韬和张灿夫妻以“喜”为题,舞了一支生命的舞蹈。他们说灵感来自武汉疫情期间,一个姑娘向暗恋3年的人告白之后,第二天确定病情就被隔离了。他们说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身边人。

在这样的解读之后,我想疫情背后的伤,也只能以爱治愈。我点开《医者》,第一次正式地认真地看一场还没有结束的战役。

除了我们已经知道的“焦点故事”“焦点人物”,我看到在做这些事时,相关人员的冷静,克制和专业。更核心的是爱,选择了医者,就只能全力以赴。

“院感防控工作”是这次纪录片中我了解到的最新的领域。救治病人是重中之重,但是如何在救治中合理地分化医院的区域,使得进院之后的人,医护人员受到尽可能小的感染,是很大一部分的重要工作。

看着这些医护人员长达几十天的生死攸关的高强度工作,他们能够尽可能地冷静和克制并不容易。我自己刚刚经历了20天的持续工作,中间喉咙失声,精神有点崩溃,直到昨天还有点情绪失控。同他们相比,自己的工作强度根本是小巫见大巫,我因此更加尊重他们。以往我一直都会期待看到别人的温和,微笑,正能量,我也这样要求自己,希望自己更加地积极一点地面对他人。可当我有一天也进入了持续高强度工作,然后又会有一些烦心的不受理解的事情,我除了勉励完成工作之余,我所有的思绪都是负面的,我本应该直接睡过去及时修复,就因为心里有堵而不想睡去,加重了自己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压力。我的7月,让我觉得每一天的日子都浑浑噩噩,难受,我不仅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我也怀疑人生的选择。

转眼今天看到纪录片里,姜利医生说,有些负面的东西只能挺过去。姜利医生还说,疫情过后有些家庭面临的是家破人亡。

而我自己没有经历这样严肃的现实,但我也深刻感受到病毒后带来的各种问题。学生长达3个月的自我学习状态,在正式上学之后,学习量的猛增和学习能力的下降,上课专注度的下降,在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上都有了巨大的改变。随之而来的还有暑期暴增的各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谈学习色变,家长一方面心疼孩子累,一方面紧张孩子成绩,还有因为经济因素等不上课的学生。而我自己也因为工作量增大,学生成绩不理想,各方面因素而心里紧张。人一紧张就会失控。

但是相对于我的前辈老师,她更加的稳定,在比我高3分之一的工作量之后,还能够心态更加稳定,我对自己的表现很沮丧和不满意。

经过这样一个我个人经历的别扭到极点的一个月,又给我狠狠上了一堂课。行动而不是声动,虽然抱怨能够倾倒心里的垃圾,我还是觉得扛过去的行动更加的可靠,抓紧时间工作,然后规律作息,不让负面的信息和情绪影响自己,除此之余,学习,学习,锻炼,锻炼。让“事”帮助自己度过焦虑,就能够更好一些。而支撑这一切行为的背后,还是爱,爱自己,不要冷静克制和冰封,而是要找到更多的爱的元素。

我想我最近把最不好的情绪留给了家人,我一方面自责,一方面也无能为力,我讨厌目前这个无能为力的自己,希望8月我能够再强大一点,能够把爱更多的留给家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3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hah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