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还是继续说武侠小说吧,算是我一个金迷对金庸先生的纪念。
武侠小说作家里,看过最多的就是金庸和古龙吧,金庸小说看的次数多,古龙的作品数量多。梁羽生我看过《冰川天女传》和《风云雷电》,还都没看全。温瑞安我看过四大名捕里的一部《骷髅画》。柳残阳看过一部什么我忘了。黄易我完整的看过《寻秦记》,半部《大唐双龙传》,一点《翻云覆雨》。还不知道把黄易归到武侠作家,别人会不会不高兴,反正我看过的两部觉得算是武侠小说吧。卧龙生我没看过,就没资格说了。
古龙先生的书,我印象中最好的应该是《多情剑客无情剑》,但是写的太苦,看起来也太苦,我只看过一遍,再也不想去看第二遍。整部书是潇洒的壳包着苦涩的核,李寻欢拥有绝高的武功,却是失败的人生。他出让爱情成全友情,真是比较狗血的设定,他以为这样就体现他的博大,却害了包括他自己,林诗音,龙啸云在内的所有人。在古龙的小说里,我更喜欢《武林外史》的沈浪,喜欢六条眉毛的陆小凤,喜欢作弄人的小鱼儿,他们活的相对轻松而少负担。但他们更像生活在不同圈子的一类人,只是赋予了不同的爱恨情仇。古龙善写人心人性,他甚少写招式,武功的极致就是快,就像小李飞刀,不见出手,刀已封喉。古龙的小说起伏比较大,有非常不错的,也有个别作品我觉得就是为了换酒钱的。我们无法苛求浪子古龙的天天伏案创作,但依然承认古龙先生在武侠小说的江湖里不可替代的地位。
梁羽生先生中国传统文化造诣很深的人。看过的《冰川天女传》和《风云雷电》,印象不深了,甚至已经想不起主人公姓名。印象中,《冰川天女传》前半截很精彩,可是一半过后,突然了无趣味,没有了再想看的欲望。当年不知道怎么形容这番感觉,看过某评论家说梁先生前边精彩后边平淡,这叫才气不足,我自己是没资格这样评价的。听过一个金庸梁羽生先生的争论,就是在《射雕英雄传》中,黄蓉求医一灯大师途中,遇到渔樵耕读中的樵夫时,樵夫吟诵了元人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梁羽生觉得宋人唱元曲不妥,而金庸辩说很多散曲是从民间收集来的,民间早有流传。这件事情的是是非非,我们不去管它,却能看出梁羽生先生写书做人比较严谨,但是反过来看就失之呆板了。
温瑞安的书,仅看过一本《骷髅画》,还是《四大名捕》系列里的一本,连四大名捕都没出现全,故事情节也不记得了,因为那本书被我弄丢了。模模糊糊里,我觉得温瑞安行文有些古龙的感觉,但是又不太一样。就这一点来说,我觉温瑞安先生是成功的,写出了自己的风格。至于柳残阳,好像也看过一本,连名字都不记得了,实在不好意思说啥的。
黄易的作品里边,《寻秦记》《大唐双龙传》我都是既看过小说,又看过电视剧的,《大唐双龙传》原书看了大半。对黄易作品,我算是有些了解。我个人觉得,论故事的格局,黄易先生功夫不俗。比如寻秦记,项少龙从现代穿越,然后参与秦朝历史,改变历史的设定非常棒,而且能自圆其说,比那些被雷劈下就穿越的高明多了。只是框架大了,细节就显得有点粗疏毛糙,有时拿一些香艳的内容来凑,反倒把书的档次拉低了。框架太大了,里边就显得松散了些。而且黄易的书,基本都很长,大唐双龙传我忘了看了多久,觉得怎么都看不完。
金庸先生自不必说,我自己写过不少,可能以后多读点书了,我还会去写,甚至推翻以前的观点,这或许是金庸小说的魅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