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想一下,我们身边是不是总有一些人特别容易受到影响?是否也有一小撮人总是特立独行,显得不是很合群?
群体中的个体差异也是非常巨大的,这也是社会心理学关注的内容。
在考察从众的个体差异时,我们主要考察人格、社会角色、文化三个因素。
关于人格,
上世纪60~70年代,研究者想要找到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但是他们发现两者之间只有非常微弱的关系。与环境因素对人行为的影响程度,人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很难进行测量。
后来,发现在坐过山车时,有人会感到兴奋,有人会感到恐惧,这时候起作用的应该是人格。研究者提出假设“当社会影响非常弱时,人格也能很好的预测行为”,比如,米尔格拉姆的实验其实时创造了非常强大的情境,在强化情境对人行为影响的同时,也忽略了人格的影响,在他的实验中,我们其实也能发现,很多人的服从程度是有很大差异的。比如两个人坐在客厅里「没有特定情境,环境影响很弱」,这时候个体的人格就很容易显现。所以,我们可以的到判断,就像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说的:所有的心理事件都取决于个体的状态,同时也取决于环境,尽管他们的相对影响在不同环境下是有差异的。
关于文化,
关于情境影响行为的实验,心理学家在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做过,发现服从率都非常高,慕尼黑的服从率高达85%,让人难以置信。
有人这时候就会问,那文化因素能够帮助我们预测从众行为吗?
确实可以,
不信接着往下看,
心理学研究者在7个国家重复了阿施的从众实验,实验发现多数国家的从众比例较为接近,黎巴嫩:31%,巴西:34%,津巴布韦的班图族:51%「因为这个部落会对不服从命令的人进行强制惩罚」。
而在米尔格拉姆的实验中,发现挪威和法国的学生的从众行为是较少的。还有人对17个国家的133项研究进行了分析,证实了文化确实对行为是有影响的。试想一下同样的情境中人们的行为在日本和在美国一定是不同的。
关于社会角色,
莎士比亚曾说过:“世界就是舞台,大家都是演员,有登台有谢幕,一生角色难数。”
我们各自的社会角色很大程度上确实都会影响我们的角色。一生需要扮演的是专业、高尚的社会角色,而流浪汉就相对自由多了,在冬天的他“只是在等待夏天”。
我们的行为不经取决于情境的力量,而且取决于我们的性格。
通常,角色都是成对出现的,比如“父母:孩子”,“老师:学生”,“医生:病人”,“雇主:雇员”。如果能够互换角色是有着很大的积极力量的,同理心就是这里道理。
关于“谁会从众?”这个问题我们很难给出答案,只能找到影响的因素。
对于人格我们确实知道它能够影响从众行为,但实际上我们无法量化它对行为的影响。只能通过在降低环境影响的前提下,测量人格的影响。
无论在东西方社会从众都是普遍存在的,但是,文化的不同是的人们拥有更丰富的社会敏感性。
社会角色不仅是我们谋生的手段,同样也是社会赋予了我们的期望。如果大家能够切换角色,也能够更理解对方的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