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饭后我洗碗,女儿在吃饭时就小声嘀咕着不爱吃红薯稀饭,直到我快洗完碗筷的时候,女儿才抱着还有半碗的稀饭悄悄的来到厨房,压低声音跟我说:“爸爸,你把我碗里的稀饭赶紧倒掉,记住哦,倒掉后要马上冲走。”向我说话的时候,眼睛里闪着一丝狡黠。
一瞬间我意识到,女儿这个时候的表现可以用弗洛伊德的人格三结构来分析,“本我”部分依据着快乐原则,因为晚饭不可口而且在晚饭前吃了一根香蕉和一个烤红薯,吃完碗中的稀饭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了,就“本我”有着这样的冲动——让自己舒服而拒绝吃完碗里的稀饭。这个愿望是与平时对女儿的教育所不符合的,在家中吃饭都要把碗中的饭菜吃完。怎么办?人格中的“自我”部分启动现实原则,积极寻求能够适应现实的办法而完成本我的愿望,于是想到了让我来悄悄的帮着倒掉剩余的饭菜,一来自己的罪恶感降低,二来这样处理不会被她妈妈发现。这个时候,由于“自我”的功能充分发挥,所以女儿显得很兴奋。
我怎么办呢?如果我按照女儿说的做,无异于强化了女儿的这样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至少现在看来,我不太赞成这样一种处理问题的解决办法;如果我一口回绝,总感觉没有起到足够的教育力量,简单的拒绝并没有给女儿提供充足的反观自己想法和行为的机会;一套啰嗦的将道理,显然效果差强人意。想法被拒绝了,比如心中会有不悦之感,在情绪不好的情况下,道理会变得极其空洞。
在一瞬间,我想到了镜像原理。在人本主义流派中有这样一观点,适当的复述对方语句中的关键点,注意仅仅是复述而不能带有任何的判断和主观感受,这就为对方提供了一次重新观察自己的机会。人,特别是缺乏内省觉察的人,当然包括儿童,经常是凭借一时内心的冲动而做出某种决定,并不了解自己做出决定所经历的心理过程。当能够再听到一遍自己的言说时,会引起一些奇妙的反思和内省。
我微笑着对女儿说:“嗯,多多让爸爸把碗中剩下的饭倒掉,要悄悄的。”当女儿听到了这句话时,突然间意识到了什么,马上端起碗来说了一句:“粮食是不能浪费的,是不能倒掉饭菜的。”然后就大口大口的剩下的饭菜全吃完了。
女儿突然意识到的是什么呢?应该是刚才沉潜在潜意识中的超我部分突然间进入到了意识层面,运用道德律控制了自我及本我,打消了之前的内心冲动。或者说由“超我”部分依据道德原则所产生的心理驱动力更加的强大而抑制了“自我”“本我”两部分的冲动。
以上都是以精分流派人格结构理论进行的分析。简单的来说,就是给孩子一次面对自己所想的机会,让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真实的发生了什么。这让我想到,在日常的教育中,能不能做孩子的一面镜子,家长和老师持有一点耐心,把孩子的言行客观的再现出来,让孩子进行一次面对自我的观察。我相信,在人格健康的孩子中,是有能力充分启动“自我”的现实性和“超我”的道德性来重新调整个人的心理驱动力方向的。而且,孩子每通过一次这样的方式有效的控制一次自己的言行,那么就收获了一次降服自我的成功经验。
这样做的难点不在于孩子,而是作为教育者的家长和老师。能够作为镜子,就得有能力原原本本的照见真实,这确实很难。当面对孩子的时候,还未等孩子开口说话,大人心中已经盛放了慢慢的天下道理,只等孩子犯错后,就可以滔滔不绝的宣讲了。心中充满了自我的大人,怎么能容得下孩子的真实言行,大人向孩子反馈的内容中,有太多是对孩子言行的认识的扭曲,自然孩子会逆反。逆反还好,如果顺从更可怕,因为顺从的孩子将从父母那里得到了一个被扭曲的自己模样,因为充分主观感受和前提预设的父母就像哈哈镜。
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本身也因该是受教育者,通过反省和修炼,净化自我做到心如明镜,如何反映出孩子们真实的模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