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得水中这个张一曼很有意思,是四个教师中的唯一女性,作为女性的代表,却以放浪的形象入戏。
确实很特别,看了网上的评论,大抵是从真放浪还是性解放出发。然而我想说的是,这个设定其实是人的本真状态啊。她象征未被文明社会化的原生人类形象,具有向往美好的天性,带着性的本能。
社会化其实就是功利化,无论是以何等高尚的名义。功利化下的人们有的不择手段,操持着靠不住的权力(孙校长),有的醉心于个人利益(裴魁山),有的保有初心却最终慑服于强权(周铁男)。而原生人类终究是不能融入这功利化社会的,于是张一曼疯了。如果结尾的枪响解读成张一曼的自杀,那就是表明她完成校服后清醒了,但是决心不再屈从这社会化进程,选择自决就是编者对原生精神的保留:宁愿身死,决不同流合污。
张一曼这个角色我很喜欢。演员选的也很讲究,身材好,眼神动人,脸蛋儿不佳。就好像在说原生精神看起来不怎样,但是确实是真材实料啊。哈哈,也是情节需要,要真是脸蛋也好,就不至于要到农村去了,总归有人收留的。
至于孙佳,这是为了配合主旋律塞进去的,相当于话剧中的旁白。
还想说说张一曼和裴魁山、铜匠的故事。裴向张一曼表白,一曼笑他是第一天才认识她啊。话中之意裴如果真喜欢她,何至于今日。现下的喜欢不过是捡破鞋和施恩惠以及被撩的受不住了,反正必定不是出于爱的本心。后来裴反目骂一曼比婊子还贱,可见一曼感觉很对。至于铜匠,一曼先是看着了他裆部,于是把他当牲口撩拨上了,这于一曼就是最平常、最正常的男欢女爱。而铜匠显然被激发了热情,唱歌表露,一曼一笑而过,并不特别在意。可以推想,那一夕男欢女爱并不特别令一曼难忘。因此就事论事,铜匠并不是合格的炮友。所以铜匠要羞辱一曼时,一曼自扇耳光,问满意了吗?这应是不屑的举动,但看电影时演员脸上有痛惜之色。对一个人无所谓时才会不屑,对人有感情时才会痛惜。或许一曼对铜匠有过那么一点感情吧。
后来一曼被强迫剪去头发,在看见镜子时精神崩溃,唯一一次痛哭出声。感觉电影处理得略仓促,没有给出镜头,看不出一曼的神情几番剧变。没有人,特别是久经考验的一曼,会那么容易崩溃的,必定有些隐性因素。这个电影完全没有表现出来,一曼剧变后躲到桌下,抄袭痕迹过重,忽略了她的心理转变展现。
一曼从自扇耳光开始,就已经开始自我否定。校长是她的精神导师,在校长给她剪头发时,精神导师亦垮台,而后唯有寄托于做新校服。奈何新校服完工,仍没有等来一份歉意或关怀。可以说,一曼之死,校长首责。校长同情她,但是却用这种同情换来一曼的忠心,进而完全地利用了她。收获一个人的忠心却不能给她心灵的出路,就好像收养孤儿做杀手。
很多评论说张一曼必须死,但是我不服。每个人都需要社会化,是因为我们到最后只有依靠自己。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也好,高福利社会也好,只要在能保障个人基本需求,并能给予人足够宽容的社会,人完全可以保留足够的天性和本能。
但愿那一天能早日来到,愿张一曼不必自杀,愿我的孩子们不必阉割天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