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去看了《绿皮书》,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 影片围绕一位著名的黑人钢琴家南方巡演展开,一路上他与白人司机托尼利普经历了一连串事件,彼此也是矛盾不断,然而在一次次的危难时刻,彼此又互相帮助,在最后巡演结束回到家乡时,两人最终成了好朋友。影片从头至尾就是将一个故事娓娓道来,甚至有些平淡,没有像武打片那样令人热血沸腾,没有科幻片那样令人脑洞大开,但它却总是在一些不经意间带给人欢乐和温暖。
我想从几个角度谈谈影片中带给我的一些温暖和启迪。
(一)人物。
影片开头展现的是这样的一个人,夜总会的保安,大块头,经常斗殴,按照他自己的话说负责"处理人际关系";讨厌黑人,将来家里维修的黑人喝过的杯子扔到垃圾桶。这样的一个人很难让人喜欢上他。
但是另一方面呢,他又是这样一个人,爱妻子,爱孩子,爱家人,为了能缴上下一个月的房租费,他参加了吃热狗大赛,最终以26个的成绩夺冠,赢得了50美元;为了挣得更多的钱养活家庭,他还是愿意去当一个黑人的司机;在巡演的过程中,尽职尽责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不断地给妻子写信,表达自己的思念。这样的一个人,你怎么会不喜欢呢?
影片就是将这样的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鲜明地展现在观众的眼前,让你觉得很真实,仿佛他就是你身边一个认识的人或者就是你的某一位朋友。
(二)家庭
托尼.利普的家庭并不是很富裕,托尼.利普为工作发愁,家庭为账单发愁,但令人感动和羡慕的是一大家子人生活得喜乐融融,没有一个人去抱怨其他的家庭成员,他们在一起看棒球联赛,为每一次的好球欢呼;托尼的妻子也没有因为生活的窘迫而责怪他,相反,他们深爱着彼此,妻子不舍得丈夫出远门;托尼的家里总有很多朋友来玩,托尼的妻子给她们朗读托尼寄给她的信;圣诞节一家人幸福地团聚在一起吃饭唱歌。
我越来越觉得幸福真的不是由多少的物质条件所决定的,它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喜悦。家庭里的每个成员相亲相爱,有困难时共渡难关,彼此给予对方支持和鼓励,这就是最大的幸福了吧。
(三)音乐
都说音乐具有治愈人心的力量,在影片中它甚至消除了种族之间的隔阂和偏见。看完影片后,我在想托尼.利普这样一个难以忍受黑人的人何以在整个巡演过程中如此尽职尽责的照顾博士,并最终两人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呢?我觉得是音乐,在博士第一次巡演时,站在台下的托尼.利普就被深深的震撼到了,大概从那时起在他内心深处对黑人的偏见的冰山就慢慢消融了。
(四)孤独
影片中有一句话给我很深的印象"人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不敢迈出第一步。"在巡演过程中,托尼一直在给妻子写信,而博士呢,始终孤独一人,他说自己不清楚有没有家人,托尼鼓励他联系自己唯一的哥哥,而他却说他哥哥知道如何联系他。想想我们自己在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呢,我们似乎一直都不习惯于表达自己的情感,都在等待着对方先卖出第一步。两个人相爱,彼此都不敢迈出第一步,最终遗憾地擦肩而过;朋友争吵时,谁都不愿意第一个让步,最终沦为路人。这样的例子总是很多,而在《简单的逻辑学》一书中,作者告诉我们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对方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要让对方猜测自己的心思,想要什么,勇敢地表达,勇敢地迈出第一步。而令人欣慰的是博士最终迈出了第一步,和托尼成了好朋友。
(五)尊严
如何获得尊严?在影片中托尼和博士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托尼习惯于用武力,而唐呢,他始终以贵族阶级的一举一动要求自己,他从没有直接用手吃KFC;不会像托尼一样跪在路边和一群人赌博;受到侮辱时不会用恶语反击,相反总是笑脸相迎,;对于别人无理的要求总是默默接受,例如影片中他返回自己的住所上厕所,然后再返回会场进行演出。他觉得只有用贵族阶级的一举一动要求自己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影片中两人的绝大多数矛盾都是因为这个不同的价值观所引发的,而最终两人竟然达成了惊人的一致,托尼没有揍那个餐厅的负责人,唐没有进行他的最后一场演出,两人在暴风雪的夜晚回到了纽约的家乡。我觉得他们都捍卫了自己的底线和尊严。
《绿皮书》不失为一部好的电影,抛开所谓的政治正确,光是这些平凡的细节就足以给人以温暖和慰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