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难教,恐怕这是很多语文老师的共性问题。往往我们会把学生的作文优劣归结到其个人的阅读积累上。当然,不否认学生作文质量确实和其阅读历程有关,“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经典话语并不是空谈,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大脑的思维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得法于阅读,还有一定的困难,所以阅读积累只能提升语感,真正关键的,还是得在于老师方法和技巧的引领,这才是根本。统编教材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在作文教学上做了很好的编排,特意设立了习作单元,单元中每一项内容的安排,目的都指向习作能力的培养,它遵照一单元一话题的原则,一篇一支架,一课一习得,让老师们有据可依,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习作引导。所以,只要我们紧跟单元要素,精准定位每个篇章的训练要点,就可以清晰地交给学生一套行之有效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比如六年级上册的习作单元(第五单元),本单元的话题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围绕这个话题,确立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习作要求是“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为完成单元习作要求,教材精心安排了精读课文(两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两篇)、习作五个内容。每个教学内容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使学生在一环环的学习与训练中,写作方法逐渐明朗起来。
一、精读课文。
精读课文的主要功能是从阅读中学习写作的方法。
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从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要懂得“要想把中心意义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就需要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有生命物体成长、无生命物体的成长、人的成长)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动植物、山、水、铁轨、柏油路等)来写”。
第16课《盼》,从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又懂得“在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要将重要部分(我放学路上惊喜的发现下雨了,兴冲冲地跑回家,想借买酱油的机会,穿上新雨衣,却未能如愿)写的详细些、具体些,才能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二、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的主要功能是:结合对精读课文的分析,梳理总结从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即:围绕中心意思写清楚的方法,一是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可以把中心意思表达的更全面,更充分;二是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要将重要的部分写得详细一些、具体一些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环节起梳理和总结的作用,为学生的习作给了很明确的支架。
三、初试身手
初试身手的主要功能是:让学生尝试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简单的表达练习。教材安排了两个练习。第一个,“围绕戏迷爷爷”,对已提供的材料进行判断,选出“适合的材料”;第二个,依据给出的题目,思考围绕中心可以选取哪些事例或从哪些方面写。本环节可以说是学生从习得到习作的一个过渡训练,是达到会写作的一个跳板,即把学到的写作方法先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呈现,好为下文习作做好铺垫。
四、习作例文
其主要功能是:为习作提供范例,继续体会写法。与普通单元不同的是,普通单元都是精读课文+略读课文的形式编排的,而习作单元貌似没有略读课文,那么,我在教学过程中,是把习作例文做为略读课文的性质处理教材的,即让学生自学,迁移运用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也是作为习作范文的形式呈现的。同时给以整个单元的总结,即本次习作(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方法,适用于不同文体写作,如散文(《夏日里的成长》)、记事(《盼》)、写人(《爸爸的计划》)、写景(《小站》)等。
五、单元习作
单元习作是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习作方法进行实践,是“学以致用”的具体体现。从课文中学到的习作方法,终究是要拿来用的,这也是学习语文的目的。本单元习作以“感受最深的汉字”为话题,要求学生从教材提供的几个汉字中选择一个汉字,围绕中心意思进行习作。学生根据所学方法,确定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先列一个提纲,根据“围绕中心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重要事例写具体”的方法,选择材料完成一篇习作。本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围绕中心意思写的能力。
当然,方法终归是方法,它不是准绳或真理。于学生,我们不能循规蹈矩,还是要灵活自己的教法,在熟练掌握教材教法的同时,还得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升执教能力,给学生正确的引导,教会学生圆融。不能让方法变成框架,禁锢了学生思维的灵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