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高考不仅仅是应试的比拼,更是思维的竞技

高考不仅仅是应试的比拼,更是思维的竞技

作者: 创趣天地 | 来源:发表于2019-11-06 09:41 被阅读0次

近日,一对双胞胎的高考分数引人注目。四川成都石室中学的一对双胞胎理科兄弟分别以705分和718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一本大学。

  令人惊奇的是两个男孩11月以后才进入紧张的高考复习阶段,却考出了优异的分数。

从高一开始,张家杰便一直在备战信息技术的学科竞赛,高二和高三加起来有一年半没有进班级上课,并且取得了全国信息技术学科竞赛银牌,并在去年暑期与上海交通大学签署一本协议,今年高考又获得北京大学的20分加分。

  而张家豪去年4月到11月,都在参加物理学科竞赛的集训,拿到了全国物理学科竞赛银牌,也是11月以后才进行高三复习的。凭着优异的竞赛成绩,张家豪与上海复旦大学签署一本协议。

没有紧跟高考的紧张步伐,却也能考出如此优秀的成绩,这是为什么呢?如果说知识点的掌握是关键,那么优秀的创新思维能力才是根本。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它对人的创造行为和创造结果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和影响作用。富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他的学习则是有机的、能动的,他会自觉地将从书本中学习到的知识加以融会贯通来认知并解决身边的事物和问题,他会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主动运用知识,结合实际,提出新的问题,进行新的思考和探索,产生知识的创新。

当今社会已进人到高科技、信息化、国际化发展时代。创新,是这个时代最具有代表意义的特征之一。时代要求知识创新;时代需要凝聚创造力强大势能的推进!时代呼唤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

提高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提高人的创造力和创造力水平的基础,或是一个主要因素。具备很好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实质上,它使人具备了拥有创造力的基本素质;它使人处于一种开放的心态;使人的大脑处于了一种积极探索研究的状态;使人养成了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习惯;也使人能够主动掌握和积极运用各种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方法,有效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呢?让孩子从小接受“编程思维”教育。通过让孩子学习编程,并融入STEM教育理念,让其掌握一整套高效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从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成功创造事物。

让孩子接受STEM教育的好处

激发对事物的好奇心,开发积极探索的能力

通过对模型,模具的观察,打开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在玩耍中探索事物构建的原理,积极思考物品制造的过程,让他们形成独立思考的意识,从而开发探索未知的能力。

锻炼创新性思维能力,提升动手能力

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会发现问题,例如:当发现车子运行得太慢了时,是什么问题导致这一结果的呢?老师会指引孩子去思考,和学员一起探讨并分析问题,最终得出结论:我们首先需要检查轮子是否正常,有可能是传感器影响运行。之后,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该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呢?让孩子们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工具,去实验,直到问题的解决。在整个过程中,不仅思维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动手能力也随之提升。

加强挫折意识,提升抗压能力

物品创建的过程中一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孩子们会经历无数次的失败。有的孩子在上课时看到其他同学已经完成作品,而自己的机器人却无法正常运行的时候就会急躁、会失落,甚至还有孩子会流泪。这时就需要老师们正确引导和积极安抚,老师们要耐心指出错误,让孩子自己思考,动手解决问题。同时也要鼓励孩子们互帮互助,共同进步。长此以往,孩子么就会学会独立思考,懂得交流,互助。不仅加强了团队意识,还锻炼了坚强的意志,无形中提升了抗压能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考不仅仅是应试的比拼,更是思维的竞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hgy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