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金句】
1、一只站在树上的鸟,从来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它自己的翅膀。
2、我们都是一只蜗牛,蜗牛感受到的不是世界本身,而是自己的壳。我们感觉到了这个壳,但误以为它是世界。安全感来自一个无形的壳,世界本身是否安全,其实并不十分重要。
3、生活中的所有波动,都会被拿回去和曾经的那些感受进行对比,而且无法超越当时的感受。
4、我们并不是今天的自己,而是背负着从出生开始所有的情绪体验。那些体验一直都在,从未消失,或休眠或躁动。
5、生活中最大的幸福就是,坚信有个人永远在我们的背后爱着我们;人生最大的痛苦是心灵没有归属,或者转身后没有什么期待,不管你知不知觉,承不承认。
【本书重点】
001 究竟什么是安全感
我们很多人都把没有安全感挂在嘴边,于是去追求那些使自己看上去更加安全的东西,而且要比别人多、比别人好才行。可是到头来却发现这些东西带来的安全感并不能持久,这又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安全感不能等同于安全,而是我们对于安全的主观感觉。
拥有安全感就是相信无论怎样,都会有人爱我,无论飞得多高、跌得多惨,都会有一个温暖的怀抱在等着我们。安全感强的人即使处于人生逆境也能怡然自得,对未来充满希望。
002 安全感的一个重要来源与载体,就是重要他人
所谓重要他人,就是与我们有着亲密关系,我们非常信任的人。在遭遇挫折、伤痛时,我们会第一时间想到他们。小孩子跌到受伤了,第一个反应就是回头找妈妈。甚至很多成年人,生活中遇到了挫折,都会回到家里寻求疗愈。所以说,父母,就是我们的第一个重要他人,是我们安全感的重要来源。
一方面,3岁之前,孩子与母亲的依恋关系,就已经决定了我们基础安全感的好坏。
另一方面,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度也会影响我们的人际安全感。
003 曾经的伤痛经历也会在我们的心里留下永久的印记,影响我们的安全感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总是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下才会感到不安?面对相似的情境,我们的情绪反应甚至都是相同的?
其实,我们的记忆会不断闪回,闪回到之前创伤性体验之中。有些经历记忆深刻,我们能够回想起当时的体验。而有些经历我们早已忘记,但是当时的感受却留在了潜意识中。那些使你忐忑不安的情境,很可能就是潜藏的记忆又跑了出来。
004 替代满足和延迟补偿
替代满足是用性质相似、心理唤醒水平相等的活动来代替原本想要的东西。比如一个孩子想要一个苹果,那么你给他一个梨来代替,让他获得跟苹果一样的饱腹感,这就是替代满足。
而延迟补偿,可以看作是时间间隔比较久的替代满足,即现在不能满足的某种需要,在日后用其他方式进行补偿。如果一个人在幼年时无法得到足够的爱、关注与认可,他就会在成年后不断追求这些。可以说成年后的延迟补偿,都是替代满足。
这两个原理在我们寻找人生另一半的时候最容易发生作用。为什么有的女孩儿特别喜欢找大叔型男友呢?很可能就是因为他们童年时没有从父亲那里获得足够的爱与照顾,长大后,她们希望找一个类似父亲那样的人来疼爱自己,补偿缺失的父爱。
遗憾的是,我们虽然有了弥补自己的能力,却往往会忘了,自己丢失的究竟是什么。这种求而不得的无力感,会促使我们一方面不断从他人身上索要安全感,另一方面企图绝对掌控自己的生活,从中获取安全感。
005 缺乏安全感的人也无法好好地对待自己
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都患了“爱无能”症,这种爱无能,也是缺乏安全感的一种表现。我们不会爱别人,更加不爱自己,也无法被人爱。
你可能会认为,这个世界上谁不爱自己的?可就是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不只不爱自己,甚至会进行自我攻击。前面我们说到,缺乏安全感的会攻击他人,可是当外界没有人让他攻击或者攻击不动他人时,这种攻击力就会转向内部,攻击自己。比如,有的人特别容易自责,当生活中出现一点小问题、小差错,他们就开始无限地自我贬低,觉得自己懦弱无能,注定要搞砸一切。
这样的人非常敏感,并将负能量都向内发射,常常郁郁寡欢,非常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006 缺乏安全感的人也无法好好接受他人的爱
能好好地接受他人的爱,也是一种能力。但总有些东西会阻碍了我们被人爱的能力的成长,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种就是小时候被爱得太过了,也就是我们说的溺爱。很多家长都会不由自主地溺爱孩子,认为这是为他好。
另一方面就是小时候没什么人爱,在冷漠的环境中成长。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会对亲密关系很冷漠,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
007 我们要学会自我觉知,从正性体验中获得治愈能量
这个世界上,自我可以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了,我们每天观察他人、在乎他人,却唯独忘了与自己相处。许多人不爱照镜子,觉得镜子中的自己很陌生、很丑陋,就是不愿意面对自己的某部分,这部分也许是痛苦的回忆,或者是不满足自己的现状。
自我疗愈的开始,就是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察觉到内心的伤痛与恐惧。那么,我们如何进行自我觉知呢?你可以尝试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的样子,你的发型是什么?脸上有几个痘痘呢?你当下的感受如何?哪里觉得不舒服呢?静下来,倾听自己内在的声音,倾听那些伤痛带来的噪音,找到它的源头。
008 想要自我疗愈,还需要源源不断的能量
能量来自于生活中那些正向事件,那些快乐时刻。
那么,有哪些体验可以给我带来幸福感呢?高峰体验与心流时间,都是生活中的正性体验。所谓高峰体验,就是在那一刻,你体验到一种兴奋与欢愉的感觉,体验到发自灵魂的战栗、欢快与满足。运动员获奖、学生考上理想的大学、毕业后获得倾慕已久的工作机会,这些时刻,都是人生中的高峰体验。
还有一种叫做心流时间。对于这个概念,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我们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往往会全情投入,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屏蔽了外界的一切干扰,内心愉悦而平和。
009 我们还需要与他人建立连接,从亲密关系中修复断裂的人格
我们都已经习惯了孤独的生活,以拥有享受孤独的能力为荣,宣称自己也可以过得很好。但这只不过是在否认自己的真实感受。孤独久了,我们内心的不安也会愈加强烈。
人格的形成离不开重要他人,那么想要修复它,就也离不开与人的关系。对他人动情,收到正确的反馈,我们的人格才能得到修复。恋爱、结婚和生子是我们人生中的3次重建人格的机会。这些经历都是在我们生命中增加重要他人的过程,在与他人重新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到人格中的断点,并且重新修复它。
010 我们要练习改变认知模式,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认知主义心理学认为,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影响了我们的情绪,也就是说,世上事物都是中性的,本没有好坏之分。你之所以觉得不爽,是你看待事物的信念出了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不合理信念。比如说你认为自己工作能力强,对工作付出又多,理应比同事工资高。这就导致了当你得知同事实际上比你赚得多时,内心肯定不是滋味儿。其实你同事的工资多少,只是一个客观事实,你没有完全看到他对工作究竟付出了多少,无法评价这究竟公平与否。但你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后,你就认为这是不公平的,由此产生了负面情绪,这就是不合理信念在发生作用。
所以说我们对待事物时,要尽量理性客观、避免不合理信念,学会用积极的认知模式面对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