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早起,就是为了一睹阿里山的旭日东升。

早上3:30如约而至的醒来,4:00匆匆的洗漱,整理完部分行李,老公就开车出发。我们一行四人在人迹罕至的山上开车,突然发现前行的队伍中有了同伴。一条长长的登山车队自然形成,在黑漆漆的路上变得异常明亮。
早上的阿里山超冷,我们把上海冬天的衣服都套上了,还是觉得丝丝凉意。在山上的7-11超市里买了关东煮和三碗泡面,共花费225元台币。吃饱了,才能让身体暖和一些。在景点区的价格都不是太过分,平易近人。

在售票大厅里面人满为患 我们提前买好票,就不需要紧张的去抢票了,笃悠悠的去楼上排队。

我们一行四人坐上了小火车,白天时车厢空空如也,晚上车厢里站满了人。这一列火车从阿里山开到祝山,一天早上最多两班车。第一班车的时间是前一天下午四点后定的。如果准备上山看日出,一定要提前买票,早上这样的排队,真觉得一票难求。一辆小火车最多只能塞350个人,早上买票风险极高。

到达山顶为早上六点一刻,这里的日出和其他地方不同。其它地方看的是刚刚升起的太阳,从天边由红色慢慢变成黄色的过程。而这里的日出,是已经升起的太阳从山后窜出整个时间只有16秒,之后就无法用眼睛正视。阳光洒满大地,高高挂起。这里是116观日出排名第16位的观景点,要的就是那霎那间的从山间跳出升起的感觉。
太阳还没有出现,已经在山顶上产生出一道光晕。肉眼根本无法辨识太阳升起的地方,通过手机全景拍照可以看到一些端倪。

天慢慢变亮了,太阳蓄势勃发,我们都在找寻太阳升起的点。

突然之间,看到太阳跳出了山顶。就在那一霎那间,红红的太阳露出了脸蛋,调皮的伸个懒腰,用力一撑,把整个身体从山顶上拔了出来。

突然之间,太阳光变得异常刺眼,在还没任何感觉中已经光芒万丈。

在此不得不提的是这位大伯,从我们达到山顶开始就和我们“讲笑话”。阿里山的三宝有三宝:芥末,茶叶,桧木。芥末不好,会破坏生态,他们都不再养殖;阿里山的茶叶和阿里山的姑娘同样的出名;阿里山的桧木,我真还是第一次听到。昨天有看到上千年的桧木,有看到子子孙孙自然繁殖的桧木,但不知道有什么用。从桧木中可以提炼出一种黄金精油,这种精油由他而言是没有老年斑,蚊虫叮咬一涂就不疼不痒。皮肤光泽有弹性,酸疼一抹一揉即刻见效。
当然这位神乎其神的推销员,非常敬业,从口袋里依从摸出用桧木做的大小苹果,手串等,像变魔术一样从衣服口袋中掏出,打发又冷又无聊的观日出时间。他也有说到,日本来阿里山不是看日出,是来天然的桧木氧吧中,等有太阳升起时,吸取天地之精华。故事编的有点夸大,他也为了反衬出桧木的重要性。

我们上山看日出,本来怀着忐忑的心,不知道是否可以看到日出。来的路上云雾缭绕,但随着海拔的升高,眼前的景物慢慢变得清晰。上山后,看到月亮、星星高挂,觉得这次有希望。而讲解员或说是推销员也好,证实我们这次观日出是近几天以来最好的观测时间,很荣幸看到一次不一样的阿里山日出。下次再来台湾,也不知道是否会再上山看,毕竟凌晨山上的温度很低,裹着所有的衣服也不觉得热。


远处的云渐渐多了起来,周六的早上旅行团一车接着一车,我们也结束了两次登山的行程,没有遗憾的接着后面的行程。

不得不提的这次住店的名宿阿婆,非常的热心。她一个人有好几个摊位,卖茶叶,又做民宿,身体很健壮。第一次进名宿,因为没有电梯,他让他老公帮我们提箱子去楼上。
我们两次进山,是她热心提醒我们车票可以在24小时内多次进山。而我们看完日出,从山上下来,早已过了早饭的点。我们依然看到粥、面包和小菜原封不动的放在那里,等我们回来吃完再收拾。
知道我们喜欢喝他们家的阿里山茶叶,在临走时塞了很多包给我们。她说外面都是喝的香片茶,这茶包是她自己亲自做的,很好喝的。还不忘告诉我们,以后订房间直接打电话,能更优惠一些。网上要抽佣金,双方都不合算。有这样一位和蔼可亲的店主,我们如果再来阿里山也愿意光顾。

我们整装出发,进入下一个景点。上山时是黄昏,由于以为仅仅是路经的山头,没怎么注意。下山时看了一下风光,还是有不少奇特的地方。在居民闲散的地方,用梯田式的种着为数不多的茶叶,看上去是家里自给自足的那种。路上的树也随着海拔不同而变化,竟然发现在半山腰还有庙宇。路上处处是惊喜,只要用心去看,总能看出不一样的。


第二站,我们去了彩虹村,一个孩子的天堂。话说这是一个被拆迁的小村落,住着一位95岁的老爷爷,他在墙上作画,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和观赏。至此这个小村落也被保留了下来,彩虹爷爷的画迹也遍布了整个村落。

彩虹村整个村落的墙上地上都是彩虹爷爷自己画的,很卡通,小孩子们的最爱。

大宝喜欢画画,带她来看看不一样的画风。

第三站我们的中饭,在珍珠奶茶发源地。我们一点多吃午饭,这店好的依然要排队。楼上楼下,还有店铺外全部都满员,我们只能拆两桌吃饭。
老公知道我喜欢喝珍珠奶茶,特意带我来这家店,过过瘾。珍珠很小,很Q弹性好,冷的是把冰打成刨冰,热的带走的直接把奶茶装进咖啡杯里。味道不错,吃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对吃要求不高,好吃就行。

我不爱吃主食,老公特意叫的豆干、盐酥鸡、水晶饺、腐皮卷、鸡爪。我比较爱吃盐酥鸡,鸡肉不是胸肉,没有干干的感觉。水晶饺的外皮竟然是糯米做的,像在咖喱味的汤团。

第四站是高美湿地,一排排电力发电的风车整齐得排成一排。高美湿地是去看日落,抓螃蟹的。可天空不作美,成片的云挡住了太阳。我们就下海在湿地上踩踩水,过过瘾了。下一次早点过来,让孩子可以多玩一会儿。



一天的行程紧而有序的结束了,我们到道回府,回台北过年。临近过年,出台北的车辆明显增多,高高耸立的建筑物有点像在上海的错觉。

回到台北市热闹的市中心,霓虹灯争奇斗艳,眼都看花了。八点多的街头,灯火通明,好不热闹啊。这里我们第一次住宿的地方很近,这里可以停车,可以自己烧,就预定了。

这次我们终极住宿在台湾青旅,预知详情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