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从事通讯类的工作,于是经常被身边的朋友问到:“为什么影视作品中的老外都喜欢用语音信箱留言,而国内却很少见?”
明明是很easy的技术操作难度,那究竟是老外们out呢?还是老外们out呢?
科普贴来了~
固定电话,简称固话,俗称座机,指固定在某个位置不移动的电话机,区别于移动电话(手机)
1875年6月2日——电话诞生
亚历山大·贝尔在实验室用电话叫出“沃森特先生,快来帮我啊!”,成为人类第一句通过电话传送的语音
1876年——贝尔在美国专利局申请电话专利权,专利证号码NO:174655
1880年——贝尔电话,成为许多国家第一种使用的电话,取代了电报
于是,固定电话在一群科学大佬的研究下,不管在外观还是语音质量上的技术都逐渐完善,很快就进入普及阶段。
美利坚合众国:
1936年——美国固定电话普及率30%
1941年——美国固定电话普及率41%
1960年——美国固定电话普及率78%
1975年——美国固定电话普及率90%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00年——中国第一部市内电话在南京问世
1949年——中国固定电话用户总数约26万,普及率0.05%
1978年——中国固定电话用户总数约214万,普及率0.38%
1992年——中国固定电话用户总数约1000万,普及率0.85%
1999年——中国固定电话用户总数约1亿,普及率7.95%
2003年——中国固定电话用户总数约2.6亿,普及率21.26%
(数据源于百度)
掐指一算,中国固定电话的普及晚了美国70年,在美国全村人都通电话的时候,我国的通讯还都靠邮差小哥。
于是60年代美国日常对话的内容是这样子的:
11:00
李雷:(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
17:00
李雷:(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
19:00
李雷:喂!韩梅梅,晚上一起去看电影吗?《超人总动员》了解一下
韩梅梅:哦!是李雷呀,我下午和Mike王 一起去看了,你怎么不早点和我说呢(委屈脸?)
李雷:886(电话没人接怪我咯?)
谁也不敢保证那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漏接电话是不是被隔壁老王抢占了先机
于是在语音留言的功能出来以后,很快得到国外各个家庭的追捧。
留言在手,说走就走。
而中国就不一样了,毕竟那个年代谈情说爱都是写信的。
可是改革开放后…
1983年,上海开通了第一家寻呼台,之后迅速在全国流行
1987年,中国有了第一台大哥大(摩托罗拉3200),移动通讯时代开始到来
2002年,固定电话用户数2.14亿,移动电话用户数2.06亿
2004年,移动电话用户数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数
固定电话在还没有站稳脚跟的时候,被BB机、大哥大、功能手机狂轰乱炸,甚至在智能手机还没出现的时候(2005年),手机的普及率已经高于固话了。
所以…
语音留言在中国为什么流行不起来?在美国却长盛不衰?
The very important reason is 电话普及时间差异
中国的固定电话普及与移动电话普及基本上是同时进行的(2003年),而美国的固定电话普及比移动电话早了近百年,用户已培育起使用固话的通信习惯
当然这里面也受其他因素影响,诸如:文化差异(中国含蓄,美国直白)、交流定势(中国眼见为实,美国边想边说)、构字差异(汉字以象形,英文重组合)……
总结起来就是:
其实现在美国的固定电话使用率已经大幅度下降,新的英剧美剧也比较少看到语音留言的场景了。嗯哼,毕竟新一代的朋友们都是戴着Apple watch出生。
拓展知识:中国有没有语音信箱的服务呢?
固话:自中国电信2000年经营通信业务以来,固定电话就有了语音信箱的业务了(座机支持录音),虽然业务没有推广,但是21世纪初还是有不少家庭使用过这个业务的。
手机:中国移动的“和留言”,2014年推出的业务。
Slogan:来电零漏接,安全免打扰
很明显,“和留言”的产品定位侧重在主动拒接电话的场景了,毕竟这年头谁一天没接到一个两个骚扰电话呢。
Anyway,正如乔布斯所说:
People don't know what I really want at all, until your products are in their eyes.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