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青枫分享素材库
我书架上的神明(一)

我书架上的神明(一)

作者: 卢玉珠 | 来源:发表于2021-02-21 21:04 被阅读0次

今天是周日,春节后唯一的一天假日,妹妹照顾父亲的生活,我回锦苑休息。儿媳找到了工作,早上九点上班,比去年的工作时间晚一个小时上班。儿子请了换休假在家工作,3月1日上班。而我,也就接棒下午5点接孙下幼儿园的工作。今天对我来说,也是难得的休息日。

成都立春后的气温节节攀升,一路升到了20℃,炎炎烈日酷似盛夏。尽管不外出,室内的温度也有21℃。央视的财经频道“第一时间”天气预报说,祖国各地的温度较去年,仿佛进入了四月。因为要照顾父亲的生活,随心所欲地放飞自己,好像只在去年除夕的下午。那次行走在太古里的方所书店,每每回忆起来,购书的环境是多么惬意。最近,读了一篇文友的文章,他说到了自己参加了,在“毛边书局·桃蹊书院”的活动。锦苑到书局的距离,乘公交车40分钟左右,很想去“毛边书局·桃蹊书院”打卡。窗外的烈日,毫不客气地巡视客厅,让人感觉一阵阵燥热,犹豫着自己今天去不去“毛边书局·桃蹊书院”。

顺手从沙发上,拿起昨天看青鹿提到的《我书架上的神明》,继续阅读。《我书架上的神明》这本书的副标题,是“72位学者谈影响他们人生的书”。当时,买这本书,也是想从这些学者的阅读和治学中,学习深度阅读。读完以后,就束之高阁,内容及书籍忘到了九霄云外。尽管昨天晚上就找出来,手上捧着这本书,却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以……

《我书架上的神明》这本书,72位学者的文章,是按学者姓名的音序排列。第一位是女学着艾晓明,文学博士。她的书单是《文学讲稿》,作者是美国纳博科夫著,申辉慧译,上海三联,2005。

艾晓明

没有听说过纳博科夫,更没有读过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这本书对于艾晓明的心路历程有何影响。于是问度娘,才知道纳博科夫是出生在俄罗斯,美国小说家、诗人、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文体家,是全球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973年因其终身成就被美国授予国家文学金奖。《文学讲稿》中,纳博科夫以简洁明晰的语言、深入浅出的方式,明确地表达了,他对所讨论作品的看法。另一个特点,就是从本文出发,从分析作品的语言、结构、文体等创作手段入手,抓住文中要点,具体分析,充分突出了作品的艺术性,点明了作品在艺术上成功的原因。《文学讲稿》还有一个特点,即较多地引用了作品的原文。这一方面保留了此书原为课堂讲稿的本色,另一方面也具体说明了作者的见解是如何形成的。

《文学讲稿》这本书,是艾晓明的好友王小波送给她的。王小波告诉艾晓明,应该像《文学讲稿》这样来上课。艾晓明在文中说,纳博科夫认为,要做一个优秀读者,并不是一定要参加一个读书会,或者是与书中主人公认同,或者是自己也要写东西,而是:一、须有想象力。二、须要记性。三.手头应有一本字典。4.须有一定的艺术感。这最后一点,纳博科夫说他自己也要不断培养。他还有一句妙语,朋友在下面也画了一道铅笔线:聪明的读者在欣赏一部天才之作的时候,为了领略其中的艺术魅力,他不只是用心灵,也不全是用脑筋,“而是用脊椎骨去读的”。可以看出,纳博科夫倡导用心阅读。其中,艾晓明还谈到了香港作家西西,博尔赫斯,昆德拉,卡夫卡的阅读及写作特点,有利于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理解作品。

就我个人而言,我更感兴趣的是纳博科夫出的考试题。如:《包法利夫人》一书的考试题,有18个。其中有:讨论福楼拜对“以及”(and)这个词的用法;爱玛读过什么书,至少举出四部作品及其作者;描述爱玛的眼睛、双手、阳伞、发型、衣着和鞋子。不过,我怎么也读不懂“讨论福楼拜对“以及”(and)这个词的用法”这道题。即使如此,沉浸在这样的阅读里,也是一件多么有益有趣的事啊!

阅读完艾晓明的这篇文章以后,就会不自觉地对比自己的阅读、思考及写作。学者所说的,的确有醍醐灌顶,如梦初醒之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书架上的神明(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hqc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