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其结构或成分的探讨来定义共情同感,Davis (1996)认为共情同感包括个人和情境的因素、发生在共情者身上的过程和共情同感的情感性结果及非情感性结果三种必要成分,并... 将共情同感分为四个部分,换位思考 (perspective taking,又译作观点采择)、 想象、个人负压 (personal distress) 和共情同感关注 (empathy concern)。
伸延阅读:
刘聪慧、王永梅、俞国良、王拥军 (2009)。〈共情的相关理论评述及动态模型探新〉,《心理科学进展》(北京),17卷5期,页964-972;在线阅读 https://[journal.psych.ac.cn/xlkxjz/CN/abstract/abstract2432.shtml/> 心理科学进展网 (北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