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如何阅读哲学书,这个问题第一次想,标题内容来自于《如何阅读一本书》。
看了两遍没看懂,但书中20页关于如何阅读哲学书的论证,却是作者对这一主题的深度思考。
我在思考的是,除了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方法,那书中一个章节或是某一篇文章,有效的阅读方法又有哪些呢?
目前能做的是摘抄其中觉得有道理或是有感触的句子。
这一章节从孩子问“十万个为什么”伟大的问题与哲学家提出的问题作了联想和类比。引出最伟大的哲学家所提出的深刻问题正是孩子提出的问题。能够保留孩子看世界的眼光,又能成熟地了解到保留这些问题的意义。
文中指出,哲学家指出的问题,不是存在,而是跟改变或形成有关。
哲学家提出的问题,是从注意事物的存在到事物的转变,并试着将存在与改变的关系建立起来。
哲学有两种主要不同的领域,第一组,关于存在与变化的问题,与这个世界上存在与发生的事有关,这类问题在哲学领域中属于理论或思辨型的部分。第二组,关于善与恶,好与坏的问题,和我们应该做或探寻的事有关,这是隶属于哲学中的实用部分,这个是规范的哲学。
思辨或理念型的哲学主要探讨存在的问题,属于形而上学;规范哲学探讨的问题,与变化有关的是自然哲学,探讨知识则属于知识论。
就理论与规范哲学的区分,如关于如何过好生活,个人行为中善与恶的标准,这与伦理学有关,这就是理论哲学的领域 ;如关于良好的社会,个人与群体之间的行为问题,则是政治学或政治哲学的范畴,这属于规范哲学的领域。
哲学是一种思考,别无他物。
哲学是要找出改变是什么,事情为什么会改变,即没有特殊的现象可供观察,更没有文献记载可寻找阅读。唯一能做的就是思考本身。
哲学有5种风格:哲学对话、哲学论文或散文、面对异议、哲学系统化和格言形式。
在阅读哲学作品时,最重要的是要发现问题,或是找到书中想要回答的问题。
哲学问题的最大特色就在每个人必须为自己回答问题。
面对教义神学的书,许多读者会犯一两个错,第一个错是拒绝接受,作者首要原则的经文。结果,读者一直跟这些首要原则挣扎,根本注意不到书的本身;第二个错则是认为,既然整本书的首要原则是教义的,依据这些教义而来的论述,这些教义所支持的推论,以及所得出的结论,都必然属于教义的。实则不然。
在阅读某些必须要当经典的作品时,读者会抱着“一定要用虔敬的心来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