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3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3

作者: 清风8351 | 来源:发表于2021-10-07 14:27 被阅读0次

第65章 善为道者

第三节    复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译文】

古代善于遵行“道”的人,不是教导人民知晓智巧伪诈,而是教导人民淳厚朴实。人民之所以难以治理。乃是因为为他们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机。所以用智巧心机去治理国家,就必然会危害国家,成为国家的灾祸;不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幸福。了解这两种治国方式的差别就是一个法则,经常了解这个法则,就叫作“玄德”。玄德深不可测,远不可及,和万物一起复归到道的真朴,然后才能极大地顺乎自然。

【解析】

通过对老子这一章的解读,我们可以透悟人生的一个规律:做事情的时候,只有遵循大道,做到敦厚朴实,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老子在本章中说,如果拥有了心智,人心就会变得伪诈起来,而国家也就难以治理了。我们可以把这个道理推延到个人:如果我们心智过多,不但会感到劳累、困顿,还会导致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逐渐恶化。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狡诈、善变和满怀心机,都想着如何满足自己的欲望,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变得虚伪、狡诈和面目可憎,这样的话,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里,还有什么乐趣呢?

任何人都不愿意生活在一个伪诈的环境里,也没有人愿意和虚伪的人打交道。如果我们想摆脱嘘伪的环境,避免与虚伪之人交往,那就必须从自身做起,无论环境变得怎么样,我们都要保持心灵的自然纯真状态,在待人接物的时候都要秉承自然淳朴的特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返璞归真,悠然自得,享受人生的欢乐。

相关文章

  • 初识《老子》第65章

    第六十五章七十四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多知也...

  • 读《道德经》章句所思

    《道德经》是我的案头书、包中书,随时阅读,且我打算用一生去阅读。 早上起来,读了几页《道德经》,读至第六十五章,合...

  • 2019.01.23晨间日记

    起床:8:10 就寝: 心情:开心 午休:30min 昨日感悟: 《道德经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

  • 经典整理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整理时间:2019-04-23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经典整理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

  • 295、第六十五章 你若有德,后世楷模——恒知此两者,亦楷式也

    恒知此两者,亦楷式也 各位亲爱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聊老子的《道德经》。我们今天接着来聊第六十五章,第六十...

  • 读书笔记|道德经65

    这是我参加勇气读书会打卡第200天 阅读书目:道德经 阅读时间:20:00-21:00 阅读题目:第六十五章 【原...

  • 读书打卡 day111/200

    《道德经》国学经典教育读本 下篇|第六十五章 经典原文——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

  • 悟我之心第六十五天🌺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古代善于为道的人,不是教导人民知晓智巧伪诈,而是教导人民淳厚朴实。人们之所以难于统治,乃是因为他...

  •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六十六章)诗解创作 作者:李府钟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善为道者)诗解创作 作者:李府钟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

  • 心观《道德经》(67)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六十五章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hrr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