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完,有时候问:孩子你读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孩子的反应可能是,啊!好像没什么印象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假阅读,那如何让假阅读变成真阅读呢?
有思考去阅读
这种思考甚至可以从一本书的封面开始,比如我在给孩子介绍《罗伯特的三次报复行动》时,通过书名和封面,有意引导孩子去思考,推测故事情节,以及还不够明朗的线索,留下疑问。带着这些思考与疑问去书中探索,这样,不仅增加了阅读兴趣,阅读后的印象也更加深刻。
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用提问的方式 引导孩子思考,比如: 他为什么那么说......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作者想告诉我什么?.......通过不断的提问,慢慢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
有目的的阅读
目标可以让我们的行动更加的聚焦,读书也是这样。假如,现在给你一段文字,是一栋房子的介绍。第一种情况,你没有任何的想法,只是看看。第二种情况,你想买这一栋房子。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情况你会记住更多的信息?毫无疑问是第二种,对不对,所以有目的去阅读会更高效,也会让人更专注。
在引导孩子读书的时候,就可以帮助孩子设定一些目标,比如我在给孩子推荐《精灵鼠小弟》时,我给孩子总结:这本书写了家的温暖,朋友的友善,还有奇趣的冒险,当然也有偶尔的不如意,这些都是成长过程中最美的样子,所以你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呢,也用心的去感受一下这些美好。有了这些目标,孩子们在读的时候,不仅更投入,对作者的这些天表达也会感触更深。
最大程度调动已知知识
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帮助孩子,最大程度的调动他的已知信息。因为如果孩子在接收新的信息时,和他们原来已知的信息毫无关联时。他的大脑会将其判断为不重要的信息,然后被忘掉了。所以很多孩子,读了很多书,最后大部分都忘掉了。就是因为他读到的信息和他原来已知的信息没有产生链接。被他的大脑当做不重要信息遗忘了。
打个比方,我在跟孩子介绍长城长度,我说长城长21,196.18千米。这么说,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串数字,很快会忘掉。如果我说:如果把长城拉直了,可以从北极一直拉到南极,还要多出一段距离。那长城的长度在孩子的印象国就深了,这就是记忆钩原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