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尼
有闲时,发呆是日常生活中一种最安静的喘息。总有人间一两风, 填我十万八千梦。
我爱极了发呆。安静的水杯、沉默的石块、孤寂的树叶、闭着嘴唇的云朵…看久了忽然就觉得它们都动起来了,轻轻的、晃晃的,象有了生命,却保持着一个姿态、一个表情,忽然就觉得原来还有那么多和自己一样的生命,忽然心里就多了点慰藉。
发呆的确可以帮助我们减轻疲劳,对大脑来说,是很好的休息。它能给予心理一个缓和的空间,回归本真的生活方式。一直相信,一种自然的安静,就如同日常生活有种自在又松弛的美。
一段慢时光,乡间小路,观一出日落黄昏,听一曲知了吟唱,慢风拂面,感觉时间都慢了些许。把心静下来,多读书,也是为了活在一种开放式的学习状态中,不断打破自己的认知桎梏,这样,灵魂从视野狭小的底层爬到了高层,人就慢慢走向了开阔的高处。
“小我”谦卑收敛,继而获取无我的力量感,洒脱与豁达,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做好自己一切都按着自己的步调走。
闲暇时或邀三五好友,或与家人围坐,沏壶好茶,再配上各类“小食儿”,围炉而坐,侃侃而谈。
把稍纵即逝的光阴和情感存放进一件件喜欢的物品里。或一个茶杯或一个杯具也能让人赏心悦目,世间的美好有千千万万种,最美好的人生不在别处,就在当下、就在眼前。
把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做好,尽量做得完美,让自己满意,如此感到的喜悦才是不掺杂功利考虑的纯粹的喜悦。
生活的重心本就在自己身上,每个人的运行轨迹并非围绕他人,真正对你有强大吸引力的,是你对这个世界的定义。开心或者不开心,走过的路会留下痕迹。
放下浮躁,放下懒惰,放下三分钟热度,静下心来好好做我们该做的事。生活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要学会享受过程。
有很多的束缚不在他人,而在我们自己心中,摆脱心中的枷锁需要一种力量,突破成长需要一个过程。
以前我也会因为别人辜负了我的心意,而觉得伤心和破碎,然后长久地沉溺其中。后来才发现这没什么意思,执着又何意义,不甘心又何意思,“我非要勉强”又有什么意思。
人生就是一个苏醒的过程。每天不断的消除着自我的狭隘,偏激和片面。
气候在变,万事万物都在变,人生也在变,人的一生在于悟,学中悟,悟中学,活到老,醒悟到老。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可成。
朝闻道,夕死可矣!新的一天,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