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97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97

作者: 秋一梦 | 来源:发表于2023-05-01 17:41 被阅读0次

    在之前的课程里,我们—起学习了原生家庭不等于原罪家庭。那些因为爱的太用力、有条件的爱、匮乏的爱、或者不平等的爱而造成的伤害,看见它们、梳理它们,是为了我们重新在心田里开荒僻地、完成自我成长。

    无论父母爱或不爱,其实最终的责任,都在我们自己身上。今天的课程,我们继续从萨提亚的理论里,汲取一些成长的方法和力量。

    一位朋友问:为什么明明很颓废但还是很难做出改变呢?他说:“明明知道自己现在的生活,在他人看来很颓、很没追求。不管学习还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从来都是能拖就拖,打鸡血啥的根本没用,每天淡定的混吃混喝。就连自己也讨厌自己散漫无所事事的样子……我这种情况,怎样才能真的开始改变呢?”

    这个问题里,我听到两个重要信息。第一,“在他人看来很颓”;第二,“就连自己也讨厌”。这两个信息呈现的顺序,显示出提问的朋友潜意识中,为了他人看法而改变的成分,比发自内心想要改变的成分占比更重。而这一点,恰恰是无法改变的根本原因所在。因为,当我们期望自己的行为为了迎合外界的价值判断而改变的时候,潜意识里常常会同时升起一种阻抗,用你听不见的声音说:“凭什么听他们的?为什么我不能做自己?”这个声音,你仔细回想,一定不陌生,当小时候父母、老师们对你有所要求的时候,它就在那里了。

    所以,要想真的变得更加积极有行动力,你需要做到表里一致。只有你真正渴望积极的生活、而不是为了活给他人看的时候,你才能获得成长的力量。就像我一直分享的观点: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改变是自然而然发生的,那就是成长。

    萨提亚从四个角度阐述了成长模式下的人,是怎么发展的。分别是对关系的定义、对个体的定义、对事件的定义、和对改变的态度,我来一一分享我的理解和感受给大家:

    首先看关系:成长模式下,关系中的人是相互平等的,具有同样的价值。角色只在某一阶段某种特殊关系下有作用,角色本身不等于人。比如,我们都是父母的子女,但这只是角色,即使家庭关系对这个角色有伤害,也不意味着我们一辈子都只能生活在伤害之中。

    再来看个体:成长模式下,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来自内部的力量和自我确定来定义自己,这个自己与他人之间,因为相同而有所联结、因为相异而有所成长。这是萨提亚最重要的观点之一,我经常用来教给大家如何看待和应对冲突。面对冲突,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想:哇,原来还有这样的人、还有人会这样看待这个问题、人性还有这么多不同的侧面……我们就会升起一种“生而为人、我的经验更丰富了”的成长喜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9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hwo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