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全能自恋”是如何破坏我们的生活

“全能自恋”是如何破坏我们的生活

作者: 曹桂芸 | 来源:发表于2017-09-11 15:09 被阅读407次
    我想要的一切都会给我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很多时候别人不听我们的建议,别人不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做,或者是去政府/银行等机构办理事情时,我们会发脾气,甚至还会大声责备别人这样处理方式是有问题。

    很多时候,我也会这样,在以前还没有关注心理学,还没走入自我成长路上的时候,表现更加明显。

    当自我觉察足够高的时候,事情边发生,会同时不断关注自己的内在。大礼物就在觉察中产生。

    今天上午准备了资料,带着去银行办理“学生互助金”自助扣款的事宜。

    去到银行,领了号就在那里等着,由于自己已经具备碎片化手机完成工作事务的能力,所以等待对于自己来说,并不算一件很难过的事情。

    带着耳机听着歌,手机上用印象笔记整理着分享稿的素材。

    然而声音太大,还是让我抬起了头,取下了耳机。

    两位女士和大堂经理发生了争执,原因是因为排队排了很久,但是似乎没有正常叫号。

    看着这两位女士和大堂经理争执的过程,我清晰感受到我们习惯的语言表达方式都是指责。

    有时候,这样的方式似乎能够达成所谓的目的,但是我们静下来想想,这个过程给自己和对方又带来什么感受呢?

    我们可能会因为今天的争执产生的不爽影响到工作状态,甚至客户关系,家庭关系,而这些隐性影响是我们很少去关注的。

    往大里说,还会影响我们对一些职业中那些人的看法。

    举例:比如交警、银行柜台人员、政务中心办事人员。

    当然,我不得不承认每个工作都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但是并不代表这些人不需要理解和关爱。

    后来问银行人员,才知道平时都是三个柜台,有一个柜台的人员辞职了,今天就没有来上班。而周一又是人最多的时候,所以办理起来就特别慢。

    银行上班对于我们外人看来,是非常有面子的工作,但是真正去了解他们,并不一定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轻松。

    看到他们的争执让我更加确信,指责别人这样的方式并不能真正满足自己,和对方彼此的需要。

    事情到此告一段落,我也确信自己是具备这样的能力去表达沟通。然而,更大的礼物在后面。

    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轮到我,我把资料带到柜台准备办理。

    银行的人员告诉我,你不是户口本上的户主,办理未成年人的事项需要出生证明。

    背景介绍一下:孩子的银行卡是学校统一办理的,我之前都使用这张卡存取过钱,但是很奇怪的就是互助金每次不能自动扣款。

    仔细询问了银行柜员原因是怎么回事,银行人员核对了信息并不是因为信息不全,说是很可能是他们系统升级时,信息真实性核对流程没走,不是我的问题,但是不能给我办理,需要我把出生证明带去。

    耐心地等了一个多小时后,却不能办理,关键是他们之前的业务流程漏洞,却要让我买单。

    心里还是升起了情绪,我看了看手机,之前备份过出生证明的电子版,我问银行是否可以打印出来。对方说不可以,还解释说洗黑钱的问题。

    对方越说我越有情绪,那个当下我尽可能觉察我的情绪来源于什么。

    我的脑子里其实有一堆的对话......

    “我按照基本的业务带齐了资料,户口本,身份证,现在还说要出生证明,还说因为我不是户主才会需要,这是什么逻辑呀。”

    于是,我就周旋在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流程上,我是孩子的妈妈,一家人户口本在一起,我带着身份证、户口本,以前是以前办的卡(还不是新开卡)都不能解决问题。

    因为带着觉察,我理论了几句觉得也无效,就离开了。

    回来的路上,我问自己为什么会生气,原来我特别渴望人性化,特别渴望流程的制定是符合人性便利需求的,而不仅仅为了安全因素做了更多让自己工作不便、也让他人不便的规则。

    想到这里,我也就放松了下来,看到自己那份愤怒情绪背后的美好,是因为我渴望更多地彼此的方便,更多和谐的因素。

    当我看到自己的需求后,我也就能体会作为金融机构的需求。

    涉及到资金问题,安全肯定是第一位,他们何尝不想便利,可是资金一旦有任何问题,都是很大的问题。

    他们也是人,他们也有家庭,银行上班也只是他们的一份工作。

    我在自己的内在完成了双方的同理,当我有了对彼此的同理后,我开始思索自己做事情的方式可以改善哪些方面,让自己尽可能避免这样无谓地浪费时间还没办成事。

    当一个人开始反思,不责备自己、不抱怨别人的时候,才是心智成熟的表现。

    在印象笔记中,我建立了孩子证件清单。

    下次再去办理任何业务之前,看看把该带的证件都带上。

    同时,我在印象笔记中写下,如若再遇到不清晰的业务,可以提前打电话咨询官方机构。

    这个事件的发生,让我想起我时间管理导师常常说他办理护照等证件比别人快捷、不会反反复复很多次的事例,我想他能想到这些策略,是因为从心里上他已经跨越了被自我情绪掌控的这个阶段。

    所有成功人士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反思。

    反过来说,反思才会让人成熟。

    成熟的人才能创造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在心理学界,我一直喜欢的武志红老师说过:“多数的痛苦,是关于自恋的痛苦。”也多次提到巨婴的概念。

    什么是“全能自恋”?

    全能自恋,是每个人在婴儿早期都具备的心理,即:婴儿觉得我是无所不能的,我一动念头,和我完全浑然一体的世界(其实是妈妈或其他养育者)就会按照我的意愿来运转。

    巨婴,指巨大的婴儿,即心理滞留在婴儿水平的成年人,是由于在幼儿阶段缺乏正确照顾而导致的心理缺失。

    出生至6个月大的婴儿都处于“全能自恋”状态,即认为所有事情都能够实现、所有需要都能被满足。

    但若这些需要无法得到监护者的准确照顾,婴儿会产生强烈的无助感,并会演化成一种心理缺失,从而致使其在今后的生活中再次追求回到“全能自恋”的状态。

    成年人的全能自恋非常有杀伤力,可能导致一个人将其他人和万物都当做自己的棋子来对待,而不能较好地尊重对方。

    想想,在我们生活中,遭遇了一些挫折,于是退行到一个比较低级的心理发展状态中去寻求满足。比如发脾气、谩骂、指责或者惩罚性语言。(退行,是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发明的词汇)

    很多和孩子发生冲突的家长,何尝不是在遇到挫折时出现的一种心理退行呢?

    婴儿早期的自恋全能必须得到满足,若不能被满足,那就意味着婴儿会陷入可怕的无助感中。

    事实上也是,如果没有大人的帮助,婴儿连一只苍蝇都对付不了。

    所以好的母亲要给婴儿无微不至的照顾,及时满足婴儿的各种需求。

    这样婴儿就会觉得自己是全能的,一饿就有乳房;一冷就有怀抱……

    不过,想想完美的照顾是不存在的,所以,婴儿的全能自恋也不会得到百分之百的满足。

    这也就是为什么自我成长如此重要。

    假如婴儿如果照顾得足够好,就大致能获得一种整体感的感觉:我基本对我的世界有所掌控。

    有了这种感觉后,就基本上能获得一些恰当的挫折了。(很多不太懂心理学的父母,错误理解了挫折教育)

    但是如果婴儿严重没有得到满足,他就无法获得一种整体掌控感,也就永远滞留在自恋全能的幻想里。

    然而,我们曾经都是婴儿,在婴儿时期没得到满足的,会让我们卡在全能自恋中。


    在关于自恋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们把一个人的生命能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自己,一部分是他人或整个世界。

    最好的级别是,是自信和热情。

    自信,即相信自己能做成自己想做的,并且有胜任感,效能感,自我价值感,同时很靠谱;

    热情指的是你还能滋养对方。


    其次的级别是,是自大和对理想化外界。

    自大,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但缺乏一些事实支持,但还是有一些支持的;

    理想化是很容易把自己崇拜的人理想化,但也不至于看成全能的神。


    较差的级别是,是疑病和恐惧。

    疑病是自体虚弱的一种表现。

    恐惧,指的是对外界客体还是有一些好感,但是他们严格而苛刻,你必须倾其所有,才能获得他们的认可。


    最差的级别是,是自恋妄想和被迫害妄想。

    自恋妄想就觉得自己是神,无所不能,已然开悟,并且完全缺乏现实基础;

    被迫害妄想,觉得外面有个很牛逼的人,构建了一个体系来迫害自己,但也缺乏现实基础。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很多强人,都是卡在全能自恋中。

    他们从小不能获得父母的支持,内化一个强大的父母,而是从小就学到:什么要靠自己。

    这种人在事业的初期和中期,会有很理想化的目标,这种目标会让他们取得很大成功。

    但是你会发现,他们觉得自己像神一样,可以满足家人和员工的一切要求。

    这会导致他们很容易有不切实际的目标,而且活得非常得累。

    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只活在理想化的想象中,而现实总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所以为了保住他们理想化的想象,他们会逃避和否认现实问题。

    比如他们不愿意做管理和财务,因为这些细致的工作都很现实,而且管理和财务也让感觉受到束缚,破坏了他们的自恋全能,所以,财务和管理都会成为自恋者的敌人。

    朱元璋之所以对知识分子产生敌意,不是只是因为知识分子不听话,关键是知识分子的理性,是自恋全能的大敌。

    如果民众都崇拜他,全是瞎子,笼子,和僵尸,那他就可以不用看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了。

    心理学家哈洛的实验证明:养育孩子时,情感依恋重于物质满足。

    觉察自己的“全能自恋”,才能走向真正的成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全能自恋”是如何破坏我们的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hzx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