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文化必修课》笔记3-秦汉帝国时期的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必修课》笔记3-秦汉帝国时期的中国文化

作者: Chango_雨澄 | 来源:发表于2019-07-10 08:27 被阅读0次
    秦汉王朝

    摘抄:

    1、中外历史人物的功过往往很难认定,但是只要动手破坏文化了,就永远不可能被原谅。……不管秦始皇做了多大的好事,焚书坑儒却是一件永远也翻不了案的大坏事。同样,不管汉武帝做了多少大好事,残害司马迁也是一件永远也翻不了案的大坏事。原因是这两件事是直接伤害了文化和文化人。

    2、是他(司马迁)让所有的中国人都成了历史中人,有了他李朝历代的所有王侯将相、文人墨客、大侠巨商在做每件大事的时候,都会想起身后也许会有一支记述之笔、评判之笔,笔端所蘸的不是墨汁,而是人间正义、千古是非。因此他们会徘徊,他们会犹豫,他们会苦恼,然后一笑,终于做出了比较像样的选择。

    3、这就是文化工程和土木工程的巨大区别了。文化工程最重大的构建常常完成于孤灯夜雨之中,参与者只有一个人,而且往往是不很健康的一个人。但是,正是这个孤独的人使漫长而显赫的时代,出现了超常的文化重量。

    4、我们过去总喜欢讲战争的故事,为什么不多讲讲凿通的故事呢?战争很可能是在破坏文化,而凿通一定有利于文化。因为,文化的本意就是凿通。

    感想:

    司马迁是高中作文时的常客,大大小小的语文考试中,总有他“身残志坚”的身影。不管什么题材的议论文,总能套上一套。以至于,最后都成了一个写作雷区,想出高分的学生都会刻意去避开他,原因是“千篇一律”,让阅卷老师“审美疲劳”。

    中学里,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很一般,而且答题写字也慢。一场考试里开始写作文时,往往时间已经不太充裕了。人在慌忙时总是下意识去找自己最熟悉的事物,每到这时候,也就顾不得会被语文老师批评了,在敲钟前凑够800个字要紧。所以我也就不假思索,“请出”太史公请出来救急。

    和大部分高中考生差不多,虽然我平时文思迟钝,但作文写到司马迁,也能“文不加点”、“一气呵成”,刷刷刷写个两三百字丝毫不在话下。写的太熟了,无外乎就是感慨下“腐刑”的悲惨遭遇,称赞下“人固有一死”的坚毅选择,引用下鲁迅先生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最后再往主题上靠一下,完事儿。

    人有个特点,对于经常接触的,总是会自以为很了解,很多情感关系中的悲剧就是由此诞生。放在这里也类似,用司马迁用的次数多了,以至于产生了已经很了解他的错觉。《文化必修课》中的这节讲汉朝的音频课,一下子把我对司马迁和《史记》的认识刷新了,有点羞愧、有点心酸、有点震撼、有点感动,总之,我哭了。

    以前只知道《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却不知之后历朝撰写的二十四史都是以它为母本。从司马迁手里,各朝的史官们接过了史家的笔头,于是滔滔数千年的历史长河边终于亮起了一座座灯塔。从此,即使那些高高在上、桀骜不驯的王侯将相,在一双双目光的审视下,也会畏首畏尾,犹豫彷徨;而那些看似弱不禁风的文官,在一支支笔头的鼓舞下,则是获得了力量,变成了无惧生死、忠肝义胆的铮铮男儿。大家都知道青史会记住自己,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只在一念之间。

    史书和史官,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实在是太重要了。一种文化能长存千余载,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一点,看看另外几大文明古国就明白了。例如古印度,也曾拥有徇烂多彩、不输中国的文化,而他们却习惯现实和幻想交错,历史和传说混杂。即使是最好的文化也在混乱和倾轧中遗失殆尽,连佛教也是如此。印度孕育了佛教这一世界级的终极智慧,却没能把它流传下去,最后靠从中国传回才重新恢复了传承。再来看中国,几千年中,每逢天灾、战乱,文化岌岌可危之际,总有那么几支笔头,一边记录一边唤醒,使得我们的文化总能一次次绝处逢生。有时候,忍不住会去设想,如果当时汉武帝再狠心点,把腐刑改成处死,或是司马迁没那么坚强,选择了“轻于鸿毛”,那历史会如何发展?古中国会不会也像其他三个古国一样不知何时戛然而止?有点后怕,又有点侥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文化必修课》笔记3-秦汉帝国时期的中国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iaf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