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今天我们来聊聊《檀香刑》中的女人们。
Part 4大脚美女孙眉娘
也许有人要说,明明女主只有孙眉娘一人,哪来的另一个女人呢?另一个女人其实就是出场并不多的钱夫人。
有人觉得孙眉娘是一个敢爱敢恨渴望自由的女子,有人认为她是一个放荡的女人。个人觉得她没有一些人说的那么好,也不像一些人说的那么坏。也许风流成性的老爹使她心中早已失去了对爱情的渴望或者说心中早已不相信爱情。
封建礼教的禁锢又使得她不得不嫁人,虽然她貌美如花怎奈脚大如船,在那个崇尚三寸金莲的社会环境中,如果有人愿意娶她,那这个人要么是真的爱她愿意为她不顾一切,要么这个人就是傻子。很不幸,孙眉娘最后还是嫁给了一个傻子。
要是换上一般的女子可能就真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但孙眉娘是在一个放养的环境下长大的丫头。她爹孙丙不是忙着唱猫腔就是忙着睡女人,根本没时间也没心思管她。这反而导致了孙眉娘的心中并没有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敢于随着自己的想法去做出格的事。
于是当温文尔雅,仪表堂堂的钱丁钱知县出现在孙眉娘面前时,她便爱上了他的容貌,他的学问(但她爱的不是他的心,因为她不知道他的心,她觉得自己一个民女能与钱知县这样的男人有过一段死去活来的情就足够了),也许这是一见钟情,也许这是她为自己打开的另一扇门。
孙眉娘就是这样一个单纯的女人,她愿意为了讨好钱知县而说自己爹爹的胡子不如钱丁的好;她愿意为了救孙丙而色诱自己的老公公;她愿意为了和钱丁在一起而被钱夫人羞辱。她的世界很简单,这对她来说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但不管怎样出轨就是出轨,这种行为我还是很难认同的,尽管她的确是一个可怜之人。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爱情的权利,但是请光明正大的去追求。
Part 5麻脸才女钱夫人
钱夫人在本书中的戏份并不多,但全书情节的推动却离不开她在背后推波助澜。
作为曾文正公的外孙女,也许若不是曾家走向没落,她根本就不会嫁给钱丁,也不会仅仅是一位县令夫人。她是一个出身名门,饱读诗书,可惜脚比脸漂亮的女人。
出身名门使得她有一颗向上的野心和一双动破时局的慧眼,因此她会怂恿钱丁抓孙丙,这样才有可能保住她们一家的性命,才可能保住高密百姓的性命,才有可能将功折罪。可惜她还是不了解列强,不知道中国人在当时列强的眼中根本就不算人。(据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在当时起了很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因为不能生育,她对钱丁心怀愧疚因此对钱丁与孙眉娘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作为一个妻子她又不免对丈夫偷腥的行为产生愤怒。因此她让刘朴薅了孙丙的胡子,希望能激起孙眉娘对钱丁的怨恨,因此她约孙眉娘见面却抹了她一脸狗屎,打了她几十板子。
可是当孙眉娘落难的时候,钱夫人还是冒着生命危险把她救了下来,尽管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她还是搬出曾文正公吓退了前来搜查的新军。她还是劝钱丁从赵小甲那把孙眉娘赎出来,光明正大的在一起。当得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时,她留下遗书义无反顾的服毒殉国,她并没有小肚鸡肠的担心自己死后是不是便宜了孙眉娘,她知道钱丁在国破之日不会苟活-----不过不苟活除了自杀殉国外还有另一种方式叫做奋起反抗。
前面之所以说书中的内容是钱夫人在推波助澜是因为:如果不是钱夫人让刘朴薅了孙丙的胡子,孙丙就不会放弃猫腔而结婚生女,孙丙不结婚生女他的妻女就不会被德国兵杀死,妻女不被德国兵杀死孙丙就不会去投义和拳,不投义和拳孙丙就不会杀了德国人破坏了铁路,不杀德国人破坏铁路孙丙就不会被抓起来行檀香刑。
但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其实即使没有孙丙可能会有李丙,周丙,王丙来做同样的事,在那个年代没人哪个人能偏安一隅。
Part 6 是谁放的黑枪?
还有一件让我好奇的事情就是到底是谁对赵甲放的黑枪误杀了宋三。
按赵小甲的说法枪法这么好的人只有两个,而从子弹来看这一枪应该是钱丁放的,可是觉得当时钱丁应该是在县衙里处理朱八劫狱的事情,应该没有“作案时间”啊。另一个枪法好的牛青却没有作案工具。
难道是刘朴?亦或是新军中的哪位志士?还是我算错了时间,就是钱丁开的枪?
小结:反胃的同时引起的是反思
读罢这本重口味的小说,里面形形色色,栩栩如生的人物还在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不知道这本书在让诸位反胃的同时是否也引起了大家的反思?
1.别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当成自己捞偏门的借口
2.爱,请光明正大爱,哪怕是夺人所爱也请光明磊落的去夺
3.你可以不要命,但别坑那些要救你命的人
4. 蝴蝶效应无处不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