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士/海滨:自我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0-06-21 20:17 被阅读0次
    安居士/海滨:自我

    大约在三十年前,为了给青春期的精神困惑寻找答案,我先后阅读了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姆的《逃避自由》《自我的找寻》《爱的艺术》等一系列著作的中译本,相较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引论》和《梦的解析》,我更喜欢艾瑞克·弗洛姆深入浅出、条理分明的阐释与论述,虽然此后还接触过精神分析学派的其他一些论著,但是弗洛姆对于一个处在青春期的思考者而言,对其自我意识的健全发展与精神成长产生的影响,无疑是广泛而深远的。弗洛姆促成了一位青年在二十四岁年那年完成了大约三万字左右的《自我面临的三重世界:表象·符号·生命》的写作提纲。这是一次对自我意识在个体深度与广度上的大胆探索与开掘,当代文学理论家李建军先生曾经看过这份写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手稿。

    以后你会走很多的路,也会遇到很多的人,余生没那么长,抬起头挺起胸,你得活的像自己。弗洛姆认为爱是人与人之间的创造力,而不是感情。他以此创造力把各种经常来当作“真爱”的证明的自恋神经症和性虐待倾向区别开来。弗氏相信爱的本质有四大元素: 关怀、责任、尊重和了解。认为“爱情”的经验只代表一个人未能真正了解爱的本质。弗氏利用圣经里约拿的故事说明在现今人际关系中,关怀和责任的特质已十分少见。故事讲述尼尼微城镇的居民有罪,要承受恶果,约拿却不愿意去拯救他们。弗称现代社会的人缺少对别人的自由的尊重,更不了解别人真正的希望和需要。弗洛姆认为,爱是一门艺术,要求人们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但是大多数人认为者爱仅仅是一种偶然产生的令人心荡神怡的感受,只有幸运儿才能“堕入”爱的情网。人们产生这种错误的想法有三种原因:①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②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③人们不了解“堕入情网”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要掌握爱的艺术,一是掌握理论,二是掌握实践,三是即要把成为大师看得高于一切。或许真正属于自我意识觉醒的道路探寻,才刚刚启程,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但那份手稿的基本框架和内容,依然清晰地镌刻在我的记忆里,似月光挥之不去拂还来。


    长按赞赏码,感谢您的鼓励支持!

    安居士/海滨:自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安居士/海滨:自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idd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