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认识到经典作品的价值,有了想读一些经典的想法,并下定决心付诸行动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做些准备工作吗?
我认为是需要的。
开始读经典之前,我们做好下面几件事,可以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1.选定书目
古往今来,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以书籍为载体,数量可谓汗牛充栋。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我们应该首先优先选择那些真正有价值的、适合自己思想文化素质层次的、自己感兴趣的、迫切需要学习了解的作品来阅读。
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列出一些作品来,再征求师长的意见调整和添补书目。也可以请师长先开列一个书单,再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和添补书目。
我们遵循先易后难,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的原则,先列出10本书的书单,精读完以后,境界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这时候再开列更长的书单,分为必须精读的和需要泛读的两部分,有条理,有重点地突破。这样逐渐地学习和积累,才能成为一个博学多识,思维敏捷,学有所得,学之能用的人。
2.次第进行,精进不懈怠
给要读的书目标上阅读顺序,以便按次序进行阅读。对于精读的书籍,一定要逐字逐句,逐段逐篇地认真品味,充分吸收其中营养。第一篇没有读懂或是没有读过关就坚决不读第二篇。第一本书没有读通吃透就坚决不翻开第二本书。切忌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好高骛远。要学以致用,不能光学理论,学而不练。学一大筐“花拳绣腿”,华而不实,自己欺骗自己,最后没学到“真功夫”,只会“心虚腿软”,徒遭别人取笑。
3.选一个好的版本,并准备好工具书以备随时查阅
有的经典作品可能有很多版本。我们选一个通行的版本即可。另外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下译注者和出版社,尽量使用一个译注准确通达,校对认真负责的“善本”来阅读。
阅读时,手边准备好《现代汉语词典》或《古代汉语词典》,以备随时查阅。
4.对作家和作品,以及时代背景有一个粗略的认识
我们现在拿到手的经典作品,一般都是译注本了。可以先读一读前言和序、附录和后记,对作家和作品、时代背景,以及译注者的观点和角度有一个粗略的认识,这样理解起正文来才能有所凭依,不致误入歧途。
现在,就请你带着我上面的叮嘱,开始你的经典阅读之旅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