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次的学习笔记,我们来学习kotlin中的面向对象,相信所有之前用过java的同学学起来应该都是无压力的。
-
类
我们先来看看kotlin是如何定义类的,kotlin中类的声明使用关键字class
这和java没有什么区别,类声明是由类名和类头(参数类型,主构造函数等)加上大括号构成如果一个类没有主构造函数,那么大括号也是可以省略的。
class Person{
}
- 构造函数
class Person constructor(name : String){
}
构造函数用关键字constructor
声明,跟在类名后面声明的构造函数也称为主构造函数,如果构造函数前没有任何注解或者可见性修饰符,那么关键字constructor
可以省略
class Person (name : String){
}
注意一点,主构造函数中不能有任何代码,kotlin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代码块init { }
来进行初始化操作
class Person (name : String){
init{
Log.d(TAG,"test")
}
}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次构造函数的定义
class Person(name: String) {
//同样是用关键字constructor定义
//这里的次构造函数使用this关键字委托给了主构造函数
constructor(name: String, age: Int) : this(name){
}
}
顺便说一下,如果非抽象类没有主次构造函数,那么它会生成一个默认的无参构造函数。
- 类的成员
- 构造函数和初始化代码块
- 属性
- 函数
- 嵌套类与内部类
- 对象声明
本篇文章主要讲下属性与构造函数,剩下的成员将在之后的文章中来讲
-
属性
kotlin中声明属性字段可以使用关键字var
或者val
,两者的区别在于var
声明的是变量,而val
声明的是不可变量,这个val
我的理解是类似java里的final
修饰符
定义属性
class Person{
var hobby: String = ""
var age: Int = 0
}
要使用一个属性,直接用引用.属性调用即可
val p = Person("gunner", 16)
val hobby = p.hobby
官方文档给出的声明属性的完整语法如下:
var <propertyName>[: <PropertyType>] [= <property_initializer>]
[<getter>]
[<setter>]
其初始器(initializer)、getter 和 setter 都是可选的。属性类型如果可以从初始器 (或者从其 getter 返回值,如下文所示)中推断出来,也可以省略。
通过上面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写法p.hobby
,这在java里就是类调用自己的public
属性,但是在kotlin中意义却不一样,这里其实是kotlin对getter setter的隐式调用。当然我们也可以对其进行自定义是实现。这里先讲一个概念幕后字段(Backing Field) 起初我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个字段,后来知道Kotlin中不允许在getter,setter中使用本身局部变量,因为对属性的调用其实就是对get的使用,会造成递归。所以提供了field来替代
如果属性至少一个访问器使用默认实现,或者自定义访问器通过 field 引用幕后字段,将会为该属性生成一个幕后字段。
官方例子:就没有幕后字段
val isEmpty: Boolean
get() = this.size == 0
- 幕后属性
如果你的需求不符合这套“隐式的幕后字段”方案,那么总可以使用 幕后属性
从各方面看,这正是与 Java 相同的方式。因为通过默认 getter 和 setter 访问私有属性会被优化,所以不会引入函数调用开销。(backingproperty):
private var _table: Map<String, Int>? = null
public val table: Map<String, Int>
get() {
if (_table == null) {
_table = HashMap() // 类型参数已推断出
}
return _table ?: throw AssertionError("Set to null by another thread")
}
总结
这次的学习笔记记录了类,构造函数和属性的概念,当然面向对象里的很多东西还没有介绍,将会在接下来的笔记里学习,如果文章中有任何错误,欢迎各位指正,共同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