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8天,发文二十多篇,阅读量二位数。
寻思得跟广大简友取取经了。正好主页上看到两篇文章推荐,读完挺香的,在此记录和分享一下。
PS:感恩两位简友的醍醐灌顶之恩~
辛苦更文没人看,咋整?
我看到的第一篇文章,正好是作者在给另一位简书新友解惑。跟我一样,这位新友也是因为发的文章没人读,感觉很扎心。
作者文里有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当你不明白别人为什么很少读你的文章、跟你互动时,可以问问自己这个问题:
你读别人的文章吗?你给喜欢的文章点赞吗?你对触动自己的文章写评论吗?你关注其他作者吗?
简言之:互动。
写文章不是唱独角戏,我们当然希望自己写的东西有人看、有人认同啊。
可对于“写的东西有人看”这点,我此前的认识一直停留在:我应该用心打磨自己的文章,在定位、内容表达、价值传递上去下功夫,带给读者价值。
没毛病。
但这位作者的灵魂四连,在信息传播层面扎醒了我——躲在冷宫里唱戏,没人听啊!
显而易见。读别人的文章、跟大家产生互动,这本身就是个增加自己曝光的过程,而且远不止于此 —— 互动更重要的作用是,建立信息通道。
读别人的文章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跟对方的价值观产生互动,或认识、认同,或反对。产生互动,即产生连接。跟更多的作者、读者产生连接,也就接通了信息往来的通道。随着通道的增多,就结成了信息网,各种各样的资源自然就丰富起来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所以想要自己的文章有人看,就需要先制造出流动的、充满活力的信息通道网络,这才是“互动”的意义所在。
此外,多读别人的文章还有个巨大的好处,那就是——平衡认知偏差。
许多作者尤其是新人作者们(我寄几),都喜欢闭门造车,自嗨得板。但闭门造车最大的危害就是,我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以为自己的创作有价值、以为自己写的东西别人爱看,从而进入一种自以为是、自说自话、不接地气的境地。这一点,可是几乎所有内容创作者都遇到过的大坎儿。
所以,一定要多看、多学、多交流!
你也不知道,惊喜在哪个旮旮等着你
第二篇文章的作者,是在某天惊奇发现自己文章的点赞量突然就增加了。查了下原因,TA发觉自己不知不觉中,已经日更50天了。系统给TA暗戳戳地发了一枚50天的徽章。点赞量的激增,就是在得到徽章之后……
(莫西卡西忒……)
啊,先不管是不是因为徽章背后的算法推动吧。但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 如果这位作者没有坚持这五十天,那TA很有可能就不会拥有这次幸运。
这就是坚持路上的惊喜buff吧~
我自己呢,典型的三分钟热度,做事情很难坚持。很多事只要做几次没看到效果,那基本上就放弃了。现在回想一下,如果当初好好坚持下去,说不定我已经登上人生巅峰了。
有明确目标的事情往往更容易坚持。就像这个50天徽章,如果系统明白告诉你,只要连更50天,你的文章就会被推荐、你会获得更大的曝光度,那你肯定会激.情满满地坚持下去啊。
但实际上,不管是平台规则还是人生中的各种选择,都是不会给我们类似“只要怎样做就会获得什么成就”的明确答案的(如果有,那肯定是拼夕夕)。
所以目标虽然容易定,但也很容易放弃。放弃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看不到在确定时段内能取得什么确定收益。
所以,到底怎样才能让自己既坚持下去,又不白白坚持呢?
3. 摒除杂念
为了避免轻言放弃,很多人都会想到给自己制定计划,然后逼自己按照计划坚决执行的方式。但这样做会遇到两个难点:
一、考验毅力。只要短期看不到回报,还是多半会放弃。
二、无效坚持。比如变成没有感情的日更机器。
这真的是千古难题了。对此,我个人的应对方法是 —— 摒除杂念。
(在讲废话嗦……)其实,让我们坚持不下去的原因,表面上看是因为收益不明确,但再往下挖就会发现,“收益不明确”它其实源自一个限制性信念,即我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价值/回报。
且不去讨论这个信念本身。我们要做的就是直接把它打包,就当它是个辣鸡杂念。然后,我们要练习的事情就完全简化了—— 摒除杂念。
价值、期待、收益,这些东西都统归为杂念。杂念是什么?是思想,是妄想,是人们想象出来、规定出来的东西,其实根本不存在。而摒除杂念不一样,因为它是个实实在在的动作。
在我们写文章的每一刻,都要关注自己的念头。一旦思维越出文章内容本身,开始出现担忧、期待,开始思考自己写文章的意义时,一定要立马捏掉!(就算你要想也等写完再想啊,但我赌你写完文章以后就啥也不会想了)。
这样,我们就能非常好地专注内容本身了。
END
不管是写作、看书还是做任何事情,本质上都是在磨练自己只专注于事情本身的能力。所以说入世才是最好的修行啊。
所以,希望你我都能利用每一段经历,摒除杂念、放下期待,只专注于好好修炼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