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是随笔,描述自己内心的迷茫。没有结束,还在完善中。
每天挤公交,挤地铁,人们慌慌张张,匆匆忙忙,为生活而奔波。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思维,都想过的更好,摆脱平庸,创造自己一番事业。在前进的跑道上,大家都齐头并进,凭什么你能够胜出。看看你周围的人,凭什么你能够做得比他好?
不要意淫,不要老是盯着他人的缺点,不要把自己看的多么重要,很大程度上,你跟他都在步入平庸,并没多大区别。
2017做了很多事情,都只能做到入门,浅尝则止,没有做到杰出,精通。一个人是否碌碌无为,是否平庸,是从他做了什么事可以体现出来的。
我承认自己的平庸,而且一直以李笑来的多纬度竞争力为自己的平庸去找借口。多纬度竞争力不是仅仅去学习多个纬度的技能,拥有这些技能并不能使个人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关键在于用上其他纬度的技能,使得当前这个技能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例如李笑来写作,他用到了概率论、编程技能,这些技能使得他写作这个技能更加具有竞争力。
大部分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点。例如我,会编程,学习了写作,坚持学习英语,练口语,学习区块链,学习股票投资,周末花时间踢球,得到上每天花很多时间;工作上也是焦头烂额,也有好多新技术要学习,压力也不小。
这么多任务并行,每个技能合格都算不上。各个技能如果没有创造出价值的话,你是很难坚持学习下去的。于是学习一段时间,没有效果,感觉到付出的成本得不到回报,那么放弃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导致一个人碌碌却无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懒惰吗?但我们都做了很多事,付出了努力。做好每件事情都不容易,但我们却希望做好所有事。低估了做好一件事情所需要的努力。懒惰显然不是根本原因。
为什么经常对所做的事摇摆不定,对自己的未来不够笃定。做好了开头,但却没有收好尾。
有一些书,如《原则》,还有梁宁的《产品思维30》建议摆脱平庸的建议:
寻找那些值得花一万个小时的事,all in,走精英路线。为了找到答案,就算被羞辱也在所不惜!
这个做法当然对的,精英会自然而然选择这条路,但你不是,你很难坚持走下去。没找到根本原因就去执行,往往是走不通的。
我认同的,导致碌碌无为的根本原因
审美观太差
审美观决定一个人的高度,决定生活的质量。平庸很有可能就是低要求,低标准,低审美观的产物。优秀的人是永无止境,一直在追求完美的。如果达不到要求就不爽,而做到内心上的最好才是他的刚需。
驱动乔布斯对着工程师大吼,对着PPT练100次的不是什么毅力、勤奋、情怀、产品精神等,而是因为达不到内心审美的要求。是因为不爽才这么做的,自然而然这么做的。
也就是说,你只要维持个人的审美观在其他人之上,做到了你就很满足,如果做不到你就不爽,那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
例如写作,我这篇文章是内心的大白话,没有考虑到读者的感受,自说自话,那读者看起来当然不爽。而我竟然觉得这个样子就可以了,不去完善了,那我在写作上就很难提高。
我在写作上的审美观不高,于是我在这上面的成就就被限制住了。同样,我的同事是程序员,他们大都不喜欢写作,对他们来说,写出来,字数够就很满足了。那么,我写出来的东西他们就会觉得好。但,领导就会觉得我写的一塌糊涂,归根到底,是因为我写的没有达到他们审美的要求。
知道跟做到之间差着十万八千里。知道了审美观的重要性,并不能使自己的审美观快速得到提升,一切的现状都是过往的长期积累,是很难发生跃迁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确保我们是朝着能够提高审美观的方向在走,那么至少我们的路是走对了。
以上是个人愚见,有可能全部都是错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