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归因谬误

归因谬误

作者: 小猫藏鱼 | 来源:发表于2018-02-28 14:10 被阅读0次

人喜欢归因,有时候把先后发生的事情理解为先发生者是后发生者的原因。比如有个人肩膀疼,吃了几天药后不疼了,就认为这药起效了,真管用。其实很多时候这都是幻觉,可能就算不吃药,几天之后也好了,仅仅是两件事情一起发生了,而已。

归因谬误是人的一种及其普遍的非理性思维,几乎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这样的思维谬误。

人的非理性不仅仅只有这一种,人的非理性有海量的形式,充斥在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人的绝大多数思考里面,比如正在写的这篇文章里面,必定也有很多很多。去年看的一本书,介绍了52种人类的思维误区,每看完一个,都惊:MD,人类真笨!那本书叫《清醒思考的艺术》。可是咋办,这就是人类。不过反过来想想,也没什么不好,如果人类没有这些思考误区,那会是怎么样的世界,可能全是机器,只要执行,不要思考。难怪那句话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上帝心里想的可能是:“你们这些愚蠢的人类”。

去年还在万维钢老师的专栏《精英日课》里面了解到这样一个观点,出自哪本书忘记了,表述下大概:

人就是非理性的,而且人脑不是整齐划一的,是分为好多个持有不同观点的“政体”,就像电影《头脑特工队》一样,多个小精灵控制着人脑,最终“权力最高、声音最大”的那个来做最终决策,这些“小精灵”没有一个叫“理性”,理性是这些个“小精灵”们的“新闻发言人”,负责对最终决策的解释。

感情我们一直欣赏的那个“理性”只是一个没有决策权的“新闻发言人”啊!

我想,什么时候再认为自己非常理性,那一定是错觉。想想我确实经常有这种错觉,也因为这种错觉办了很多很多的蠢事。以后一定要经常提醒自己:你是蠢人,你思考的不对。期待这种提醒能让我减少一点点做蠢事的概率。

很久没有写博客,今天开始写了,可能是因为最近心情不那么愉快,写写字能让自己梳理一下思绪。为什么心情不那么愉快,不知道,就算说自己知道,肯定也是归因谬误。也许最不会出现谬误的解释是:周期性的,过阵子就好了。这种解释基本不会让自己做蠢事,因为只要等周期就好了。很多时候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好的办法,该干嘛就(还)干嘛。

相关文章

  • 时刻警惕错误归因

    今天看书的时候,看到有一个归因谬误的逻辑误区,于是想起了很多归因谬误的例子,到这里来总结一下。我把归因谬误分为两类...

  • 归因谬误

    基本归因错误描绘人们在考察某些行为或后果的原因时高估倾向性因素(谴责或赞誉他人)、低估情景性因素(谴责或赞誉环境)...

  • 归因谬误

    雄鸡一唱天下白,字面解释:公鸡一叫,天就亮了。但这句显示了一个我们当今非常常见的现象——归因谬误,例如我们现在所见...

  • 归因谬误

    人喜欢归因,有时候把先后发生的事情理解为先发生者是后发生者的原因。比如有个人肩膀疼,吃了几天药后不疼了,就认为这药...

  • 归因谬误

    ​嗨,你好! 今天是我陪你走过的第745天,感谢一路有你。让我们一起终身学习、运动,不负时光、不负卿。以下将我每天...

  • 归因谬误

  • 向人工智能学习新认知模式

    在《何帆:北大读书俱乐部》“我们和他们3:你有没有犯基本归因谬误?”一节里,谈到认识他人时的“基本归因谬误”:我们...

  • 基本归因谬误

    基本归因谬误 基本归因谬误是指,系统性地高估人的影响,在解释某些东西时低估情境因素。 简单点说,就是过于关注人儿很...

  • 归因的谬误

    update 感觉之前看法还是太消极了 还是得琢磨下 1.前几日看书,说到的关于错误归因的习惯很有意思:即人们经常...

  • 基本归因谬误

    基本归因谬误是指,人们在评估他人的行为时,即使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但仍总是倾向把原因归于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一定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归因谬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vmb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