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封闭、孤立、以邻为壑、零和博弈不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吸纳、融合、求同存异、海纳百川才是世界包容性发展的应有之义。可以说,开放的思维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的能力。回顾我国改革开放40年,充分论证了开放兴盛世,开放出强国的真谛。身处这个开放的时代,我们的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都需要敞开胸怀,如此才能避免裹步不前,从而拔节生长。
在经济领域坚持开放思维,有利于优化产品,提升服务水平;也有利于国与国之间加强贸易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市场有开放就有竞争,竞争催生压力,倒逼企业以人为本,不断优化产品功能和服务。例如当下大众支付手段日益便捷,公众服务体验愈加良好,这正是得益于开放的市场环境,使得支付宝介入传统银行,形成良性竞争的局面。此外,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故步自封必然影响经济的蓬勃,唯有顺势而为,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允许产品贸易进出口,允许资本自由流动,各国人民才能共享经济增长的红利。近年来,我国“进博会”的举办,“一带一路”的建设,都是通过开放,在不可能中实现一种可能,在不确定中找到一种确定。
开放的思维还能促进文化交流,让一种文化能够包容另一种文化,不仅有利于文化自我更新,更能促使文化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不断发展壮大。有开放,就有文化的自我更新,文化就有了再生的能力。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中国传统文化也由此不断丰富完满、百花争艳。有开放,也就有文化的吸纳和融合,文化就能生生不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共生共荣;唐代通过丝绸之路等与外界保持沟通,取长补短,开辟了“开元盛世”。我们正是因为秉持开放之姿,以“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的气度,促使自身文化生生不息。因此,文化不应强迫人,排斥人,而要秉持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弘扬平等,拒绝傲慢与偏见。
此外,开放的思维还要求政府在顶层设计上也要做好开放的大文章,并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包容审慎,鼓励创新。政府管理的开放能够促进各种经济模式蓬勃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近年来,通过一系列大政方针的指导,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打破了“信息孤岛”,实现了互通互享;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人才争夺战”,让更多人能留在向往的城市生活当下;对于新业态新事物,政府从追求绝对共识向尊重差异转变,在守住底线的同时,也尊重新动能,允许多样性的存在,从而使得共享经济、微商等新生事物有序发展,给百姓生活带来了便捷,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因为开放,所以不封闭,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实现万物互通;因为开放,所以不狭隘,我们敞开胸怀,见证这个世界的日新月异和瞬息万变,进而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坚持开放思维,其实,我们是在拥抱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