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王阳明大传》有感

读《王阳明大传》有感

作者: 纳马夸兰 | 来源:发表于2018-09-27 10:09 被阅读111次

    读这套书之前,我曾在喜马拉雅上听过讲王阳明的,以讲故事的方式让我了解了王阳明的一生,但是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只觉得怎么写了这么细,连游山玩水的细节都给写了,一到关键的地方,也会把古文原文写出来,会不会太细致了,但是在再思考一下,想要了解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本不就应该这样全面,深入的去了解吗?本书的作者冈田武彦,我从书里就能感受到他的认真,还有他的诚恳态度,如果想要从详细,专业的角度来了解王阳明,这本书值得推荐。

         王阳明是明朝最杰出的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和政治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圣人之一,据说能到做到三不朽的只有两个半分有人说是孔子、王阳明、曾国藩,也有人说是诸葛亮、王阳明、曾国藩,但不论怎么说,王阳明和曾国藩是实至名归,两人都是能把学问在事业上表现出来。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湛甘泉为他写的墓志铭足以概括:出溺于任侠之习,在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词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正德丙寅,始归正于圣贤之学。阳明五溺说记述了王阳明年轻的精神历程,他年轻时善感多变,心无定性,最初沉溺于“任侠”,后又修习弓马骑射之术和兵法、沉溺于辞章诗文,执着于道教神仙,最后却又迷上了佛学。直至35岁时,转投圣贤之学,开始笃奉儒学。

         王阳明12岁母亲去世,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挫折,但他志存高远,心思不同常人,少年时期就认为科技并非第一等要紧事,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20岁时,受朱熹思想通过格竹子去领悟世界的真理,但是王阳明方法错误,格竹子失败,他得出结论,格身外物,徒劳无功,真正德道理,应该是存在于人的内心,使他对《大学》中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体会,也因此开创了它的新学。

    龙场悟道

         王阳明在弘治十二年参加会试,一举成功,后来参加殿试,被赐予二甲进士出身第七人,从此进入他的仕途。

         正德元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贬值贵州龙场,王阳明一路被刺杀被迫害,顺利到达龙场后,获悉自己的父亲也因此被罢免,想到自己的遭遇不免心中涌起生死之念,他结合自己历年的遭遇,日夜反省,忽然有了顿悟,也是最著名的“龙场悟道”:他认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意思是:原来圣人之道蕴藏着每一个人的心中,一直以来所沿用的向心外求理的方法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总而言之,王阳明认为:“格物致知”是超脱生死之念的唯一之道。

    格物致知

         其实“格物”“致知”最早出现于《大学》,是“八条目”中的一条,《大学》有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三纲领和八条目都是修己治人之道,修己重在修身,它主要体现于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治人重在经世,它主要体现在齐家、治国、平天下,两者共同构成了儒学的根基,且儒学中修己和治人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后王阳明研习佛教,但是佛家的“无相无想”使他转而批判佛家与老庄思想,因为佛家的“无相无想”与老庄的“坐忘”都是没有以人为本,没有顾及人的本性,这一转变对王阳明意义深远。

    知行合一

         正德四年,席元山向王阳明请教“致知”和“力行”究竟是一层功夫还是两层功夫,王阳明告诉他,知行本自合一,不可分为二事,也就是“知行合一”。关于知行合一,在《传习录》里记录王阳明的阐述: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治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王阳明从“知觉与好恶之意是一体”以及“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的立场出发,对“知行合一”说进行了阐述,“好恶之意”其实就是“行”。人们认为的“学问”是知,“实践”是行,在王阳明看来并不对,王阳明认为:学问就是行,行就是知。《传习录》中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行合一是为良剂,知不弃行,行不离思,慎思之,笃行之。另外《传习录》也说:立志用功,如树使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与知行合一同理,此处指回到事物的本原,不前瞻后顾,心无旁骛地、纯粹地去做一件事。我想不会有比这更“活在当下“的人生态度。

    致良知

         王阳明看来:儒学的本质是“良知”,而佛教和道教虽然坚持虚无,但是他们追求更多的是长生不老和脱离生死苦海,说到底追求的还是自己的私欲,所以他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虚无,同时他也认为,佛教的“本来面目”其实就是“良知”,如果能明确认识良知,就没有必要再去提“本来面目”。良知的本体是“本自宁静”,“本自先生”,本来“无善无恶”“善恶自辩”,但佛教却非要做“欲求宁静”“欲念无生”,非要求一个“无善无恶”,这也正体现了佛教的自私自利之心。

         王阳明在晚年悟得“心即理”的本体就是良知,且“良知即天理”所以他才能从“心即理”的角度进一步发展“知行合一”说,并且认为最终还得靠“致良知”去“穷理”。在他看来《书经》所说的致知就是致良知,致知中的“知”是指对“是非”先天性的判断,也即他所理解的“良知”。要想让“知”达到极致,就必须通过实践,故“知行”是“合一”的。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是阳明心学的观点,大概意思是:心本来是没有善没有恶的,有善有恶时便是自己的思想在活动,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并能够区分善和恶,这就是良知,但是只是知道还不行,为善去恶是要把不善的意去掉,把善的意发扬光大,这就是行动也就是格物的过程。就如王阳明说的:人必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

         王阳明哲学思想的核心,归纳至极简,就是六个字:致良知、做圣贤。而他的信念,就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回归本心与良知,人皆可以成圣贤。王阳明说:“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王阳明的精神,需要我们现代人传承与坚守,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从点滴的小事上,把自己的道德认知落实到道德实践中,只有这样才可能有良好的社会风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王阳明大传》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ins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