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带班 |家长微信群规怎么定?
接手新升七年级,一切都要重新开始。
学生报到的第一天,我们就组建了家长微信群,并打印群二维码,贴在教室门口,供家长扫码进群。
新群成立,订立规则是十分必要的,以免今后与家长交流时,因没有提前约定,而出现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班主任在订立微信群规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一、表达友好
群规虽不是正式的组织规章制度,也算家校之间今后沟通的重要渠道,将承载着多种任务:发送通知、记录成长、解决问题……
作为一个以班主任为核心的非官方组织,班主任在新建群之初,对家长的相信加入表达友好的接纳和欢迎,是十分必要的。
如:
各位家长:您好!
非常荣幸您把孩子送到
XXX中学
2020级3班学习、生活,
我们将与孩子共同度过初中美好时光!
二、声明定位
如今,每个人的手机微信中都会有不少于十个群,家庭、同学、同事、好友、爱好……各种群五花八门,很多人会分不清群的性质而在不同群间无规则地点击跳跃。
班级群,定位为家校联系用的交流群,一定要向家长声明这一定位,让家长知道群性质,有助于区别其他群特点,聚焦家长与老师的交流,而不是闲聊的场合。
三、明确身份
家校联系群中的成员,一般应为学生家长与老师。
在最初订立群规时,一定向家长声明,把自己的备注名修改为“孩子姓名+称呼”的模式,以便于明确群成员的角色身份,以暗示其教育的职责,共担教育的任务。
当然,这样也便于班主任、老师记忆各成员与学生的关系,直接把家长与学生联系在一起,便于有针对性的交流、教育。
四、限定内容
群规要明确限定交流的内容,必须与与孩子相关的话题,可以建议家长在群里转发家教、学习、励志美文等信息,相互激励,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而转发广告、游戏、推销等内容,则要明令禁止,并提出相应处理措施。
如“违反一次警告,两次禁言,三次将清除此群”。
“丑话说到前头”,反倒能让家长明确群交流的内容边界,有所忌惮,反而更自由。
五、设置例外
微信群作为一个网络虚拟的交流场合,也属于公共场所,可以交流班级发生的共性问题。
如果个别家长要与班主任老师交流自己孩子的个别问题,不宜在群里交流怎么办呢?
其实,虚拟场合,也适用现实规则。
可以引导家长与老师单独交流,采用私聊的方式,可以满足家长个性化的要求。
也可把班主任或各科任课老师的电话号码发到群里,方便家长遇到个别问题或紧急情况时,及时沟通。
六、时间边界
微信毕竟是建立在网络畅通的基础上的虚拟沟通方式,但与现实又紧密联系。
可能会出现网络不通,不能及时回复等问题;一般学校又明文规定,上课期间不准老师带手机进教室,也会出现家长微信留言,没有立即回应的现象。
班主任在设置群规时,也把这一点告诉家长:
您的微信留言,可能做不到秒回,我会在无课时间,看到后,马上回复,敬请理解!
七、分担责任
在群规中,一定告诉家长,教育孩子不只是学校老师的事,更是家长的事,双方沟通交流,也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引领孩子健康成长。
在群规中阐明“教育责任共担”的原则,也便于今后的交流基调,避免出现家长推卸责任,单向指责老师,甚至“5+2=0”现象的发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建群伊始,就订立规则,是一种对事不对人的交流原则,是一种界线清晰的组织纪律,一种防患未然的处事策略,班主任务必做到早计划早明确,才能避免误解,减少冲突,服务家长,教育学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