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左传》:“郑人恶高克,使帅师次于河上。久而弗召,师溃而归,高奔陈。郑人为之赋《清人》。”这是关于这首诗最早的记载。原来这支军队的统帅是高克,他率领的军队是清邑之人,当时,狄人跨过黄河,卫国在黄河以北,郑国在黄河以南,因此常常受到狄人的进犯,郑文公欲加强防守,就派他所讨厌的大臣高克率领清邑的士兵到黄河边防“彭”、“消”、“轴”进行防御。很长时间郑国国君也不召他回朝,清邑军队最后兵败,而高克也溃逃到陈国。
《左传》中记载的内容比较简略,高克最终兵败的原因是什么呢?答案就在《清人》中,面对随时可能进犯的狄人,戍守边防的军队理应是战备状态。边防生活是怎样的呢?在后世的诗歌中多有提到,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在《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漠漠荒野,一望无际,寸草不生,人迹罕至,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首先要克服的就是无尽的孤寂,要战胜心魔,耐着性子,集中精神,专注于工作。其次,将士们的生活也很艰苦,少吃缺穿,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之下,将士们严守边境,他们肩负着保家护国的重大责任,他们背后是自己数万亲人,而他们是国家的钢铁长城。“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清人》的军队亦在边防,他们的生活如何呢?“驷介旁旁”、“驷介麃麃”、“驷介陶陶”,战马披甲,马匹强壮,奔驰如飞,何其威武,“二矛重英”、“二矛重乔”,二矛,指插在车子两边的酋矛和夷矛。《周礼‧考工记‧庐人》:“酋矛常有四尺,夷矛叁寻。”酋矛,古代兵器名。一种短柄的矛。夷矛柄长2丈4尺,是“五兵”中最长的兵器。“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也。”郑玄笺:“二矛,酋矛、夷矛也,各有画饰。”军备精良,单从这方面看,对战势有十足的信心和把握。
既然如此,为何会失败?仅仅因为对方力量太强大?“河上乎翱翔”、“河上乎逍遥”,郑卫相邻,狄人很可能进犯郑国,战争的阴影笼罩在黄河之上。高克率领的边防将士不是“金甲夜不脱”,疏于备战,却在“翱翔”,在“逍遥”。两军对峙,敌人又是长于武力进攻的狄人,有丰富的战争经验,他们想必也在时时侦查黄河这边的情况,看到“翱翔”和“逍遥”的对方,狄人应该会很高兴,这是怎样的对手。清邑高克再精良的装备也无法掩饰玩忽职守的内心,战时军心涣散如此,兵败已在意料之中。
网友评论